助考知识要点
◆体育建筑等级:特级(耐火等级一级)、甲级、乙级和丙级(耐火等级二级)
◆观众厅安全疏散距离:30m(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疏散门或安全出口≥2个),+25%(设自喷)
◆观众厅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净宽度≥1.40m、不应设置踏步(门口内外各1.40m)
◆室外疏散通道:净宽度≥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分析思维导图(图1.5-1)
图1.5-1 体育馆防火思维导图
范例情景描述
为承办每年全省高校运动会,某高校新建一栋体育馆,由比赛馆和训练馆两部分组成,建筑高度为23m,总建筑面积1.70万m2,采用框架及大跨度钢屋架结构体系,耐火等级二级。比赛馆为单层大空间建筑,可容纳观众席4446个,其中固定席3514个,活动席932个;其比赛场地共设有8个净宽均为2.20m疏散门,其中两个疏散门与比赛馆直通室外的门厅连通,6个疏散门与附属建筑的疏散走道连通;其观众厅共设有12个净宽均为2.20m疏散门,其中6个疏散门与比赛馆直通室外的门厅连通,6个疏散门与附属建筑地上一层屋顶室外平台连通;比赛场地和观众厅内任何一点到达疏散出口的距离均不超过30m。训练馆地上2层,局部1层,内设有篮球、游泳、乒乓球、健身等训练用房,设有两部楼梯净宽均为1.40m的敞开疏散楼梯间。该体育馆共设有6个防火分区,其中最大一个防火分区的使用功能为比赛场地及观众厅,其建筑面积为5000m2,每个防火分区均至少设有两个安全出口。该体育馆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内容归纳解剖
5.1 体育馆防火基本参数
根据范例情景描述,归纳体育馆的基本参数见表1.5-1。
表1.5-1 体育馆的基本参数
5.2 范例问题分析
问题1:确定该体育馆的建筑等级,体育馆耐火等级设为二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分析:体育建筑等级分为特级、甲级、乙级和丙级。情景描述中体育馆的主要用途为举办地区性比赛,根据《体规》[5](JGJ 31—2003)规定,该体育馆的建筑等级应为乙级,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满足规范要求。
问题2:体育馆消防车道设置要求有哪些内容?
分析:(1)依据《建规》第7.1.2条规定,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2)依据《建规》第7.1.8条规定,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2)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
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
5)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3)依据《建规》第7.1.9条规定,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消防车道和救援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4)根据《体规》第3.0.5.3条规定,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当因各种原因消防车不能按规定靠近建筑物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满足对火灾扑救的需要:
1)消防车在平台下部空间靠近建筑主体。
2)消防车直接开入建筑内部。
3)消防车到达平台上部以接近建筑主体。
4)平台上部设消火栓。
问题3:该体育馆防火分区划分是否符合要求?
分析:根据《体规》和《建规》的规定,该体育馆的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体育建筑的防火分区尤其是比赛大厅,训练厅和观众休息厅等大空间处应结合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使用要求加以划分。
(2)体育馆的比赛场地和观众看台之间无法进行分隔,因此可以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而观众休息厅和周边赛事用房可作为另一个防火分区考虑,这样既考虑了体育建筑空间的特殊性,又可以避免观众厅防火分区面积的无限扩大。
(3)一、二级耐火等级体育馆地上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体育馆观众厅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4)综上几条内容,该体育馆防火分区划分符合规范要求。
问题4:训练馆内疏散楼梯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分析:该训练馆为2层(局部1层)的多层建筑,设有两部楼梯净宽均为1.40m敞开疏散楼梯间,依据《建规》第5.5.13条规定,可设敞开疏散楼梯间。依据《体规》第8.2.5条规定,疏散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m。综上,疏散楼梯间符合规范要求。(www.xing528.com)
问题5:体育馆比赛场地和观众厅内任何一点到达疏散出口的距离均不超过30m,是否符合要求?
分析:依据《建规》第5.5.17条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因此,该体育馆比赛场地和观众厅的安全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问题6:该体育馆比赛场地和观众厅的疏散门净宽为2.20m,是否满足要求?
分析:依据《建规》第5.5.19条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满足要求。
问题7:体育馆室内装修要求有哪些?
分析:(1)依据《体规》第8.1.5条规定,用于比赛、训练部位的室内墙面装修和顶棚(包括吸声、隔热和保温处理),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当此场所内设有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室内墙面和顶棚装修可采用难燃烧体材料。
(2)固定座位应采用烟密度指数50以下的难燃材料制作,地面可采用不低于难燃等级的材料制作。
规范考点延伸
(1)《建规》第5.5.19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2)《建规》第5.5.20条: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
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0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2)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1.5-2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1.5-2 体育馆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注:本表中对应较大座位数范围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对应相邻较小座位数范围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
3)对于观众厅座位数少于3000个的体育馆,计算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时,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应小于表1.5-3的规定。
表1.5-3 体育馆(座位数少于3000个)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4)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3)《体规》第8.2.5条规定,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要求:
1)踏步深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m。
2)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
(4)《体规》第8.1.3条规定,观众厅、比赛厅或训练厅的安全出口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5)《体规》第8.1.7条规定,比赛训练大厅的顶棚内可根据顶棚结构、检修要求、顶棚高度等因素设置马道,其宽度不应小于0.65m,马道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其垂直交通可采用钢质梯。
(6)《体规》第8.1.8条规定,比赛和训练建筑的灯控室、声控室;配电室、发电机房、空调机房、重要库房、消防控制室等部位,应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一种作为防火保护:
1)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墙体和耐火极限不小于1.5h的楼板同其他部位分隔。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2h。
2)设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当不宜设水系统时,可设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但不得采用卤代烷1211或1301灭火系统。
(7)《体规》第4.3.8条规定,体育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设计时,规模较小的设施宜采用接近下限值,规模较大的设施宜采用接近上限值。安全出口宽度不应小于1.1m,同时出口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倍数,4股和4股以下人流时每股宽按0.55m计,大于4股人流时每股宽按0.5m计。
案例每日一练
计算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回答下列问题:
(1)疏散外门总净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疏散外门数量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该体育馆观众席4446个,依据《建规》5.5.20条3的规定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5-4。范例中观众厅共设置净宽均为2.20m的12个疏散门,总计净宽度26.4m,大于计算所需的最小净宽度要求。因此,疏散外门总净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表1.5-4 体育馆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
取体育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人计算,4446÷400≈12,安全出口数量约为12个,安全出口净宽度为23÷12≈2.0,设计时,按照4股人流计算,4×0.55=2.2(m),满足规范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