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技术是劳动者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受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需要职业培训需求与供给两侧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运用。特别是职业培训机构,应根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环境等合理选择适当的职业培训技术,或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调动参培者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职业培训的效果。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为时间节点,职业培训技术分为传统培训技术和现代培训技术两类。
(一)传统培训技术
传统培训技术类型众多,按其特点可分为演示培训法、体验培训法、实地培训法三类。
1.演示培训法
演示培训法指培训者通过演示职业培训内容、促进参培者接受职业培训内容的方法,具体包括讲座法和视听法两类。其中,讲座法包括团队讲座、客座发言、座谈小组三种具体形式。视听法(Audio Video Method)是基于视觉、听觉、嗅觉等人体感觉,利用幻灯、电影、录像和录音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的方法。由于视听法未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故仍称其为传统培训方法。
2.体验培训法
体验培训法要求受训者亲身参与职业培训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实现学习目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对促进参培者掌握隐性知识极为有效。从目前职业培训实践看,体验法主要分为角色扮演(Role Playing)、仿真学习(Simulation)、行为示范(Behavior Modeling)、案例研究(Case Studies)、商业游戏(Business Games)5种具体形式。
3.实地培训法
实地培训法是在工作场所(或具体工作岗位)实施职业培训的方法,主要包括学徒制(Apprenticeship)、在职培训(On the Job Training,OJT)、实习法(Internship)、职务指导培训(Job Instruction Training,JIT)以及职务轮换、教练法6种具体形式。实地培训法也可称为现场培训法,指在真实、自然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实施培训,以客观、接近自然和真实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实施培训。
在实地培训法中,改进后的学徒制培训形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14年9月,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5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提出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2016年9月,G20杭州首脑峰会达成《二十国集团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倡议》,明确提出高质量学徒制为劳动者接受培训、增长经验、获得收入提供了独特机会,同时对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23]。
(二)现代培训技术
现代培训技术可分为多媒体培训、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培训、E-学习、自我导向学习4种具体形式。
1.多媒体培训
多媒体培训是将传统的视听法培训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与参训者互动的方式,将职业培训的具体内容通过文本、图像、图形、音频、动画、视频等形式表达出来的职业培训方法。与传统培训方法比较,多媒体培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培训内容具体、形象,可以使学习者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参培者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多媒体培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让参培者把握重点学习内容,突破难点内容,提高培训效率。实践证明,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职业培训可有效地将各个工种所涉及的抽象的、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参培者一目了然。同时,虚拟演示和实验过程还能让参培者对设备和仪器进行任意实验与操作。(www.xing528.com)
有学者详细归纳了多媒体培训的应用优势[24],认为多媒体培训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了学习效率、化解了工学矛盾、实现了职业培训进度的自我控制,且具有互动性,内容及传递方式具有连续性,具有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反馈及时、储存空间大等诸多特点。多媒体培训可用动画、图像的形式实现虚拟实验,借助相应的教学软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缩短了培训时间、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多媒体培训将电视媒体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且可以即时反馈,学员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的课程,可发挥参培者的学习主体作用,增强学习欲望。此外,多媒体培训可提高参培者的创新思维,使学员的个性、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当然,多媒体培训也存在课程开发费用昂贵、不尽适用人际交往技能培训以及参训者对运用新技术有所顾虑等缺点。
2.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培训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职业培训(CBT)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职能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两种具体形式,表现出实用性、简便性、交互性、集成性、普适性和智能性等特点。
CAI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典型的教学软件代表作有“开天辟地”和“万事无忧”等。进入新世纪后,基于计算机技术,许多培训思路与培训方法、培训内容结合,以基元形式积聚成库形成“积件”(Integrable Ware),被职业培训机构普遍应用,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计算机网络教学(Network Instruction,NI)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职业培训的空间,各类软件产品迅速涌入职业培训领域,每年全国用于职业培训软件开发的投入达到数十亿元[25]。
与此同时,ICAI职业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职业培训向更为广泛的地域和时空领域推行,劳动者能够自己把握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实习等操作,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基层职业培训机构设备少、实习成本高等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资金投入[26]。此外,ICAI技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和问题情景的创设,支持接受式学习、自主探索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变学习过程为享受过程,开创了职业培训技术发展的新时代。
3.E-学习
E-学习(E-learning)也可翻译为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广义上的E-learning是指一切采用电子技术手段实施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狭义上的E-learning是指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等实施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E-learning基于Internet或Intranet的学习方式,使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方式实现了时空分离,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普遍欢迎,逐步成为职业培训的新方式。E-learning通过因特网进行教育及培训服务,使劳动者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在E-learning中,劳动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了教师的传统作用,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实现了职业培训目标。有学者认为E-learning具有知识网络化、学习随意性、学习内容更新及时、培训即时性、一致性、可跟踪和覆盖率7个特点,同时也承认存在传统培训观念影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培训模式、课程体系缺乏系统规划、资源形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E-learning存在的缺陷,近年来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形式应运而生。Blended Learning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性,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更好地实现了职业培训的目标。
4.自我导向学习
接受培训的劳动者与通常意义上的学龄期“学生”不同,表现出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参培者既是学生,也是社会和家庭的一分子,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在职业培训实施过程中,需要参培者能够合理地安排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时间。但是,参培者很多时候难以左右社会和家庭的“一些重要事情”,只能放弃相应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
20世纪20年代,众多学者开始探索成人学习的方法和途径。1966年,塔富(Tough,1966)提出了“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SDL)”理论,认为成人学习活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绝大多数学习活动并不需要教师的协助或全程协助,也不一定在特定地点(如教室)发生[27]。莫克(Mocker)和斯皮尔(Spear)于1982提出了自我导向学习模式,认为劳动者实现终身学习由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的控制者决定。正式学习(Formal Learning)的学习方式和目标均由机构控制;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的学习方式由学习者控制,学习目标由机构控制;不正式学习(Non-Formal Learning)的学习方式由机构控制,学习目标由学习者控制;自我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均由学习者控制[28]。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见,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由学习者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并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模式,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动机基础之上,体现出学习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体现劳动者个体差异状况,满足不同学习者需要。近年来,现代网络教学为成人学习者解决工学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微课、MOOCs等更符合成人学习者特性,自我导向学习逐渐成为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