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乾嘉时期刘士璋的著述成果

乾嘉时期刘士璋的著述成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士璋,字南赤。(二)水乡风情,摇曳毫端刘士璋生长于江汉平原,歌哭于斯,久而弥笃。如《襄阳竹枝词》《栽秧歌十二首》《大堤曲》诸作不仅清新可颂,且保留较多民俗资料。《汤阴岳武穆祠》大将含冤日,天心厌宋时。千秋桑梓地,风日尚凄其。(四)考据精核,无信不徵刘士璋“精研考据,所作亦井井有条,不肯率尔操觚。”

乾嘉时期刘士璋的著述成果

刘士璋(约1750—1820),字南赤。江陵(今湖北荆州)人。童年随父客居宜昌,后曾在宜昌荆门等地坐馆。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贡生,朝中试以部曹征用,辞谢不就。归乡读其所藏旧书,潜心撰述。家有藏书13000余卷,书斋名“富猗楼”。著有《三湖渔人集》《汉上丛谈》《梦竹轩笔记》《案自警编》《江陵志勘误》《郢小记》等。

《三湖渔人集》八卷,卷一《葛道集》,为作者在宜昌的作品;卷二《郢中草》,为荆州作品;卷三《燕台小稿》是作者游历京城的纪游诗;卷四《吾庐萃稿》收录唱和诗;卷五《竹屿偶吟》收录题画诗;卷六、七、八为《富猗楼集》,收录论辩、书启、赋、序跋、碑记、墓志铭、诔、传、行略、募疏、寿序等诸杂体。全书近十万字,道光二年(1822年)其子刘经浴刊刻。刘士璋与蕲州陈诗(1748—1827)过从甚密,自称“蕲州陈愚谷工部往年主荆南讲席,与予最称莫逆”[41]。又云“江城回首瞻韩早,二十年前姓字通。”故此书卷首载嘉庆己未(1799年)秋陈诗序,卷七载《跋陈诗四书类考》,集中收有致陈诗尺牍三通,似有借重之意。《三湖渔人集》的成就有以下四端。

(一)民生疾苦,笔底波澜

刘士璋毕生业儒,以塾师终老,长期接触底层人民,故集中不乏悯农篇什,如《饥民谣》《咏水车》《观刈稻》等。不仅有他对民生多艰的悲悯,亦反映农民悉心劳作的愉悦。

《饥民谣》

自从戊戌到丙午,哀鸿展转无定处。昨日里胥催进城,注册散赈候官府。里胥反索买符钱,大口十文小口五。我谢里胥岂敢吝,无肉可剜创难补。鲜衣吏人坐上头,闻言奋怒猛于虎。不如归去填沟壑,饿死犹傍故乡土

《捉船行》

悍吏捉船船户愁,路留商贾川留舟。忍饥困守汉江水,兼旬官未戒行李。篙橹被攫如催科,乌乎舟居柰若何。

《挑菜咏四首有序》

读少陵《园官送菜》诗,谓小人妒害君子感深矣。因忆春时往来吾乡塔桥,见挑菜妇女数十百人,皆敝衣菜色,去秋未即大无,所见已如此,而市井之猒刍豢者如故也。嗟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盈虚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此非少陵语乎!予有感焉,作挑菜咏。

那能春韭更秋菘,野菜和根鬻亦空。少妇可知憔悴甚,春风撩乱首飞蓬

杜老长镵太苦辛,庾郎□菜本清贫。如何二月蚕桑妇,也似畦丁抱瓮身。

(二)水乡风情,摇曳毫端

刘士璋生长于江汉平原,歌哭于斯,久而弥笃。集中多有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吟咏。如《襄阳竹枝词》《栽秧歌十二首》《大堤曲》诸作不仅清新可颂,且保留较多民俗资料。

《襄阳竹枝词》

襄阳城外大堤西,灼灼桃花柳作稊。

满地月明人未散,沿街听倡《白铜鞮》。

舸峨艑小帆齐收,齐泊汉江江不流。

买得宜城新贩酒,瓦盆篷底鲙槎头。

半逻相抛长叹嗟,汉江有女空如花

欢今若何问宿处,风雨樊城卖酒家。

《大堤曲四首》

大堤诸女儿,为郎小垂手。盘鲙汉江鯾,杯泛宜城酒。

郎作汉阳客,经春又徂秋。妾心如汉水,日夜向东流。

今日汉江曲,昨日岘山麓。襄阳隔风波,劝君樊城宿。

分手桃林馆,拭泪铜鞮坊。朝来过沔水,怕看野鸳鸯。

《观刈稻》

熏风熟秔稻,野人趋亩南。笑语柴门外,举手招丁男。

赤足插泥涂,齐取腰间镰。一获如薪刈,再获如草芟。

勤劳不言苦,汗滴泥水参。捆载场圃中,墉栉可余三。(www.xing528.com)

年丰俗亦厚,斑白不负担。儿童始供职,持竿防雀衔。

盥灌憩矮屋,颇觉藜藿甘。我独厌膏粱,俯仰能勿惭。

《栽秧歌十二首》(选八)

郢俗栽秧皆妇人,置鼓田中以节劳佚、齐进止,雅近于戏,观者丛焉。

双溪湖外绿苗生,双溪湖里绿波平。

秧正乌时水正绿,女郎陈陈下田行。

东邻秧攘倩侬栽,西邻秧老向侬催。

日莫招工鼓又响,明朝须及戴星来。

帕首那知京样妆,最怜素足白于霜。

生来不着凌波袜,爱种红莲住水乡。

黱壤高低好播琴,者边水浅那边深。

听完十棒冬冬鼓,个个褰裳更捉䘳。

爆竹喧阗互送迎,彩棚恰在水中行

村前村后人齐到,半听歌声半鼓声。

打鼓前头笠戴偏,倡歌休倡《想夫怜》。

生小不知离别苦,槀砧只在稻畦前。

齐倡秧歌动素唇,阿侬原异采莲人。

旁观那解《豳风》曲,拍手胡菱撒一巡。

榴花插鬓近端阳,爱趁南风夏日长。

携得家中小儿女,也来陇上学栽秧。

(三)纪游咏史,各擅其长

刘士璋颖悟力学,淹贯经史,这都使他的诗词尤其是纪游咏史赋事方面的诗词作起来得心应手。他长期生活在荆州、宜昌两地,对此间风物、名胜古迹多见吟咏,如葛道山、陆抗城、绛帐台、长湖、承天寺、纯忠堂、楚庄王庙、孙叔敖墓、仲宣楼,章华台等。庚戌(1790年)年冬,作者北游京师,历时八个月,往返六千里,诗兴勃发,留下不少佳作。略举二例。

《登仲宣楼》

古迹萧条逝水东,何年结构拟神工。拓开城郭重霄上,收尽江湖一览中。云树苍苍秋色迥,平原暧暧夕阳空。凭阑欲诵登楼赋,画角声残入晚风。

汤阴岳武穆祠》

大将含冤日,天心厌宋时。中原无北戒,古墓有南枝。纳币朝廷小,藏弓父老悲。千秋桑梓地,风日尚凄其。

其中亦不乏摹古拟古,无病呻吟之作,如《戏仿香奁体四十韵》。作者好用奇字僻语,逞才炫博,流于卖弄,如《食豆腐》《谢人惠馒头》,大量生僻字使人难以卒读。

(四)考据精核,无信不徵

刘士璋“精研考据,所作亦井井有条,不肯率尔操觚。”有《江陵县志刊误》《汉上丛谈》《梦竹轩笔记》梓行。他读书认真细致,多闻阙疑,勤于思考,如《跋〈徐霞客游记〉》指出陈函晖《徐霞客墓志》的错误。《书静志居诗话后》,力辩“张献忠杀人之多,较黄巢百倍”之谬,曰:“君子立言有体,不以讹传没实事,不以闻害正道。”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42]《中兴县辩》论证“中兴未尝置县,沿中兴县学而传”;《万城辩》指出万城与方城之别;《沙市城辩》考证“沙市城宋元间始建,不特非江陵故城,并非楚之故城亦明矣。”皆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江陵志勘误》更是征引浩博,条分缕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