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堤防建设的历史变迁

荆州堤防建设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东晋时,荆州的堤防建设开始正式成型,完成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两宋时,堤防建设大兴。明代人口激增,堤防建设需求也相应增加,堤防工程技术显著进步。这一时期,广修江堤、垸堤,万城堤也基本定型,江汉堤防已蔚为大观。晚清时,荆州堤工岁修,防汛经费由农民负担,称田亩土地佚费,简称土费。这一转变,实为重要,可以说江汉堤防建设开始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荆州堤防建设的历史变迁

(一)堤防沿革

2500多年前,楚令尹孙叔敖就提出要在淤高的沙丘土地上筑堤围垸,以抵抗泛滥的洪水灾害,从这里开始,荆州地区的堤防建设可以说有了一个雏形。到东晋时,荆州的堤防建设开始正式成型,完成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东晋永和年间,荆州刺史桓温治下,修建了当时所谓的“金堤”,亦即荆州万城堤最早的起源,由此开始了沿江筑堤的历史。两宋时,堤防建设大兴。北宋刘攽《彭城集》载:“濒江汉筑堤数百里,民恃堤以为业。岁调夫工数十万,县之不足,取之旁县。”[140]可见堤防建设已卓有成就。在南宋,则由于北方强敌进逼,长江中游地区大量进行军事屯田,荆州因其重要性更是出现了所谓“三海”“八柜”这样影响深远的军事水工建设。“以南北兵端既开,再筑上、中、下三海。”[141]时至清朝,吴猎再次修筑:“引沮漳之水注三海,绵亘数百余里,弥漫相连,又为八柜。”[142]“三海”“八柜”形成后,有力地保障了荆州地区的安全,金兵南下时闻江陵有三海阻隔,而不敢贸然前进即是明证。元代,江堤的修建一度停滞,而明朝后又继续发展。明代人口激增,堤防建设需求也相应增加,堤防工程技术显著进步。这一时期,广修江堤、垸堤,万城堤也基本定型,江汉堤防已蔚为大观。史书记载:

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华容间,自西而北而东而南,势多纡回……故决害多在荆州,夹江南北诸县。县各沿岸为堤,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矾,凡长亘六百余里,北岸自当阳至茅埠,堤凡长亘七百余里。咫尺不坚,千里为壑,且决口四通湖泊。[143]

清代,江汉堤防逐渐连为一体,长达1500多公里,与近代境况已极相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大水,灾情本是极重,但清廷尚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至了最小,并且之后立即颁布修防条例,对城垣堤防进行修复,使当地社会生活重新走上正轨。不难看出,清廷在江汉地区的水利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当地政府建立起具有近代特点的堤防管理部门,逐渐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地理进行勘测,对水患进行预防,并组织修整江堤,但仍未完全摆脱封建社会残留的弊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洪水溃口后,时任荆江堤工局局长徐国瑞,竟导演“祭江”闹剧,抢救不力,酿成大患。况且,民国战乱不停,军阀割据,本地区的水利建设因而不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二)堤防管理

一地的堤防建设,光有稳固的江堤是万不能够成功的,还须设有完善的堤防管理制度。因为有效的堤防管理机构与规章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人员组织效率,还能够更好的应对洪灾侵袭。堤防管理可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堤防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明代中期,荆江两岸堤防设置堤长制度。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荆江大堤大决,知府赵贤筑南北江堤,三载就绪,始立《堤甲法》:“每千丈堤老一人,五百丈堤长一人,百丈堤甲一人,夫十人。江陵北岸总共堤长六十六人,松滋、公安、石首南岸,总共堤长七十七人;监利东西岸总共堤长八十人。夏秋守御,冬春修补,岁以为常。”[144]

这便是荆州堤防建立专人管理制度的开始。清代则设有水利专官,厘定奖惩制度,只是还未形成专门的管理机构。民国初期,多沿用清朝旧制,基本以堤垸为单位,设立堤工局。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定都武汉,在江汉流域主持修建防汛工程,分设汉黄、襄河、荆河水利局,管理江汉堤防。民国十九年又将长江分为七段,分段派员管理,开江汉堤防建立分段管理制度的先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汉工程局成立,在新堤、监利分设工务所,此一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1949年为止。由上述,可知荆州堤防管理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虽受时代局限,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地方政府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终究为这一地区人民的安定富足做了保障。

其二,是法律规章制度。从清代起,江汉堤防管理的规章制度就常有修订、补充,但毕竟人事的地方多,而制度的方面少,民国的法律法规则有了一点改变。民国十五年(1926年),湖北政务委员会令颁《湖北省水利局暂行条例》,规定湖北水利局主持管理全省水利和堤防工作,荆州江汉堤防在管理法规上于是形成一个雏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汉工程局又颁布《湖北江汉干堤岁修防护章程》,自此,江汉干堤终于有一个较全面的管理法规。从以上两项史实可以看出,荆州作为湖北下辖的市,在堤防管理上不仅是一地民众的事,实在也关系到其他周边城市,乃至省份,因此需要省政府的统筹规划,厘定适宜的规章制度,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堤工经费(www.xing528.com)

荆州地区,清及以前的堤工经费多以“民修民防”的形式筹集,或兼以“民修公助”“官助民修”的方式补助。乾隆五十三年大水,乾隆皇帝便这样说过:

荆州堤防关系全郡之安全,现在被燹较重,亦不忍再令其自行修筑,所有此次应修各堤,均由官方办理,并著阿桂、德成妥为估计,务斯加高培厚,认真修筑,永资保障,俟将来每岁修理、需费无多,再照例办理……[145]

既说“不忍再令其自行修筑”,又说“俟将来每岁修理、需费无多,再照例办理”,便可看出当时多靠民间自费修筑堤防工程,政府的普遍意识也是认为该由民办为主,只是逢大水时进行补助便可。晚清时,荆州堤工岁修,防汛经费由农民负担,称田亩土地佚费,简称土费。至民国九年(1920年)前,堤工经费还仍专恃土费,因此收支常不敷,堤防建设总不大成样子。民国九年开始准备将盐商向盐局缴的规费,移作疏防公益捐,修筑江堤。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开始由省政府补助,这虽将政府收入纳入了堤工经费中,但仍没有质的改变。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堤经费才由国库开支,堤防也最终由民修转为官修。这一转变,实为重要,可以说江汉堤防建设开始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令人尤为可惜的是,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日伪占领荆州,江堤修防几陷于停顿,堤防经费即使还能够征收,真正用于堤防建设的却微乎其微。这样一来,江汉堤防的发展不能不说面临一个挫折,这个挫折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能完全摆脱,也幸而有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因江堤失修而经受的苦难并不长久。

(四)荆江大堤

所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146]荆州一地的堤防最要便是荆江大堤的修筑,自东晋“金堤”修建开始,历经千余年的变迁,至明嘉靖年间始合筑为万城堤,又民国七年后易名为荆江大堤,再经近代的发展,才形成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面貌。“大堤分筑于东晋,合修于明末,增高培修于前清。”[147]这便是荆江大堤的历史脉络。

荆江大堤地处长江中游的荆江北岸,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接监利县城南,保护着众多的耕地与人口,对江汉平原起着重要的屏护作用。东晋后,历代对“金堤”又屡有增修,到明末已沿江分段修筑了寸金堤、沙市堤、黄潭堤、文村堤、新开堤、周公堤、黄师堤、李家埠堤等,为后来的合筑奠定了基础。嘉靖二十一年,将江北最后一个穴口——郝穴堵塞,堤防终可连为一体,后来便称其为万城堤。清代,则多是对大堤进行培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水后,嘉庆元年(1796年)洪水泛涨后都有对江堤整修的记载,只是以溃后修复和临险抢急为主。晚清时,荆江大堤的修筑尚且还能够有所建树。光绪年间荆州知府舒惠筹划了一次对沙市段万城堤的修筑。他在《接修沙市碌岸工程》的禀报中称:“查万城大堤绵长二百余里,惟沙市极称繁盛,乃地方精华荟萃之区,而堤身滨临大江,窖金洲逼溜冲刷最为险要。”[148]从光绪十七年冬捐修开始,到光绪十八年夏竣工,长二百丈。光绪十九年又继续劝捐,至光绪二十年方正式完成,也长二百丈有余。两相结合便有四百余丈,竣工后,民甚感激,将其主持修建的一段称为“舒公堤”,以示对舒惠作为的赞美与敬佩。由此看来,晚清时即使有内乱外患的纷挠,对大堤仍十分重视,能够保证一定的疏修,维护着大堤的规模,保障着人民的生活生产。

民国时期,于1912年4月在沙市设立万城堤工总局,对大堤进行了一些修补工作,但大多工程较小。到民国七年,将其改称为荆江堤工局,却又因划分民堤官堤而产生了许多弊端,造成了堤防管理的混乱。但荆江大堤的修防,确也有自身的难度,不仅受到时事、政策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现可举一例说明。据《荆江大堤简史》记载民国时期:

堤面宽度最宽者仅万城、李家埠两段,共二公里达到十二米,最狭如郝穴堤有一段不到三米,其余都在三至五米的宽度,因此整个荆江大堤上下形态极为复杂,标准极不一致。[149]

堤面宽度的上下不协调,仅仅是在堤工方面的一个难题,同时还将遇到的有诸如堤基渗漏、堤防隐患等问题。这些难题本就极为棘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各方面的协调一致,才能毕其功于一役。倘若是在乱世,人事和制度不断变迁,而管理没有一恒久的措施,就极易陷于停顿的地步,甚至既有的也不能够保证,而造成堤防的破败失修。此后的日军占领时期,很明显地走上了这一道路:统治者居心叵测,没有长久的打算,只为一时的掠夺,将侵略作为首要的目的,将战争获胜作为第一要义,因而沿堤到处修筑军事工程,以致堤身挖得千疮百孔,遗患无穷。日军投降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对大堤进行了一些加固培厚、隐患清理和填筑等。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至三十七年(1948年)又以所谓“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面粉补助,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来修堤,修筑土方计有约40万立方米。抗战以来民国陆陆续续对荆江大堤进行的培修,终于使堤防破败的景象得到了一定改观,这里面有着政府的努力,更多的则是当地人民的自觉维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