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是由官方建立并实施,旨在培养、选拔政府官员的教育机构,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两类。宋代地方官学又分州(府、军、监等)学与县学两级。在“崇文抑武”国策推动下,宋朝极重学校教育。尤其是庆历、熙宁元丰及崇宁年间掀起的三次兴学运动,不仅令中央官学快速发展,亦使地方官学如雨后春笋般普遍建立并发展。
史载: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诏藩镇立学;庆历四年(1044年)令诸路军州皆立学。在此背景下,州(府、军、监等)学纷纷建立。州级学校一般建有夫子庙、讲堂、斋舍、稽古阁、庖厨、浴堂、仓库等建筑,以满足祭祀、教学、藏书、食宿等教育、生活需要。州级学校的招生规模,国家虽作规定,但实际上多多益善,如荆州府学“生徒来学,不限多寡。”[63]地方官学的经费主要来自朝廷所赐学田,亦有来自地方官员、富民义士等的捐助。
学需有师,州级学校的教官为教授,负有教导、考核、督察诸生之责。教授初由地方长官选任,后为公平起见并确保师资质量,于熙宁六年(1073年)改由朝廷选差,两年后定为考试选拔。元丰元年(1078年)遴选出53名教授,分派全国各路“大郡”任职,其中,“荆湖北路江陵府一员。”[64]
北宋荆州府学因胡安国、杨时等名师相继莅荆执教、精心管理,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慕名来学者络绎不绝,学生总数在徽宗大观年间多达七百人。此一办学规模不仅在荆湖路遥遥领先,亦在全国名列前茅,堪称州级学校典范。下面略述胡、杨两位名师生平及其在荆教育活动: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湖湘学派奠基人。少承庭训,胸怀远志,读书专心。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及第,授江陵府观察推官。旋赴荆门纳室,途径荆州,“帅臣监司一见,合章奏乞除府学教授,报可。”[65]时值荆南府学“颓废”之际,十余名职工肆无忌惮地侵占学生廪米。安国义愤填膺,多次晓之以理,但他们怙恶不悛,安国“乃按其蠹弊事,尽屏之”,将他们全部解聘。安国激浊扬清之举,令府学声名远播,“于是远近父兄喜遣子弟来”,生源剧增。
安国任职期间,以身作则,“正身律物,非休沐(指休假)者不出”[66],恪尽职守。他一方面积极修缮房舍,另方面立纪定规,整肃校风、学风。教学内容上,注重儒经义理与品德教育,“凡所训说,务明忠孝大端,不贵文艺”[67]。因政绩突出,安国任满后升任太学录,督导中央官学。旋迁太学博士,执教全国最高学府。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南剑将乐(今福建南平)人,北宋理学家、程门四大高弟之一、著名教育家。自幼颖异,善作文章,后潜心经史。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第。因敬慕程颢、程颐兄弟学问,他弃官游学,先后拜二人为师。学成南归时,颢目送并赞叹:“吾道南矣!”元祐八年(1093年),因与游酢赴洛阳见颐,恰逢颐瞑坐静修,他们在一旁“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68],遂留下广为传颂的“程门立雪”故事。
图9-5 杨时画像
来荆前,杨时曾任浏阳知县,“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因受谏官张舜民举荐,于崇宁元年(1102年)除荆南府教授,当年十二月到任。在荆四年,杨时安心传道、授业、解惑,“未尝求闻达”[69]。其《荆州书怀》《荆州偶作》《直舍书事》《直舍大风书事》等诗,真实地抒发了作者潜心教育、恬淡自适的志趣、心境。其荆州教学内容,至今仍存一部分,四库本《龟山集》卷十收录甲申(1104年)四月至乙酉(1105年)十一月间弟子所记语录——《荆州所闻》。教学之余,杨时撰有《书义序》《论语义序》《孟子义序》等理学论文。
由上可知,胡、杨二教授均出身进士,他们学识渊博,且忠于职守。正是他们的精心管理、潜心执教,极大地提升荆州官学的教育质量,俾荆州府学声名远播,“远近父兄喜遣子弟来”即可证。史载荆州府学在“宋大观(1107—1110)中,养士至七百人”[70]。这一规模仅次于建州州学(1328人)、开封府学(1158人)[71],居全国第三。学生们纷至沓来求学,自与胡安国、杨时等名儒相继执教荆州密不可分,名师效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江陵府学因其师优、生多,故“学校之盛甲于荆湖”[72]。发达的官学教育进而带动当地重教、“好学”之风的养成。有鉴于此,当代教育史家也认为,“在湖北诸地方学校中,综合绩效较好的,要数江陵府学”[73]。
降至南宋,湖北地区成为南宋抵御北方金、蒙元政权的中部防区。因受战争、盗匪等影响,荆襄地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教上均较北宋时有很大衰退,襄阳尤甚。荆州人才流失亦较严重,官学不可避免地由盛转衰。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对此深有洞察,他感叹说:荆襄之地“本朝二百年之间,降为荒落之邦。北连许、汝,民居稀少,土产卑薄,人才之能通姓名于上国者,如晨星之相望。况至于建炎、绍兴之际,群盗出没于其间,而被祸尤极,以迄于今。”[74]为避战乱与盗匪,荆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经济与文教自受极大影响,以致出现上述“民居稀少,土产卑薄,人才之能通姓名于上国者,如晨星之相望”的萧条、落寞景象。
尽管如此,鉴于荆州“居吴蜀之会,屹形势之相关;控襄沔之冲,渺规摹之甚远”[75]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振兴该地经济与文教,进而为荆州、襄阳等军事重镇提供物质保障、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最终确保以荆襄为核心的中部边防安全,依然成为南宋朝廷及当地官员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就教育而言,被朝廷委派至荆的府学教授不乏名师硕儒,如洪泽、刘愚、程元凤、周应合等,略述如下:
洪泽,生卒不详,字元滂,怀安(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乡试第一,官至荆南府教授。南宋福州名志《淳熙三山志》有载,但略如上述。
刘愚(1133—1215),字必明,衢州龙游(今浙江龙游)人,南宋著名隐士。《宋史·隐逸传》有载。自幼“警敏力学”,二十岁入太学,声名鹊起,深受侍御史柴瑾、祭酒颜师鲁、博士林光朝等人器重。淳熙十三年(1186年),以“上舍第一”的出众品学,调任江陵府教授。在荆三年,愚恪尽职守,早晚为诸生讲说儒家经义。因讲解透彻,“能自浅入深,荆人闻者,欣朗开达”[76],颇受启发。在荆将校亦慕名往听,去前必易服装,以示敬重。每当同僚来听,他更显“谦下”。常与叶适、项安世等知名学友讨论学术,不知疲倦,“每以隐居学道为乐”[77]。三年任满,他谢绝知府王蔺挽留,毅然隐退。史载其对《尚书》《论语》《孟子》《礼》等儒经皆有注解。
程元凤(1199—1268),字申甫,一字瑞甫,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天资颖悟,精通诗词。绍定二年(1229年)尚书省试第二。五月,赐对集英殿。主司惮其直,由一甲之榜眼抑置三甲,授江陵府学教授。上任不久,奉命主持鄂州科考。期间,他经历了离席迎接同僚,席上屋顶随即倒塌的惊险一幕。鄂州知府因其幸免于难,预言他日后必有大成。果不其然,三年任满,他因建功边防获授文林郎。后累迁至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右丞相兼枢密使,对备边、国本、人才、吏治、财计等国家大政,论其得失,规正甚多。著有《讷斋文集》。
周应合(1213—1280),原名弥垢,字淳叟,隆兴府武宁(今江西武宁)人,南宋著名方志学家。幼习诗书,绍定四年(1231年)科考不中。遂奋发图强,“学《春秋》经,结庐深密,探索幽微”,从学者“甚众”。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理宗为之更名应合。三年后赴江陵府任教授。在荆期间,他修成一部荆州名志——《江陵志》。该志创立图、辨、表、志、传、拾遗等六种体裁相配合的史志体,此一体例为后世方志编撰树立典范——应合的另一名志《景定建康志》几乎全袭之,惟增一“录”体。知府马光祖对斯志十分推重,赞其“图、辨、表、志,粲然有伦”[78]。惜志已佚,详情莫考。应合后随马氏转仕建康,任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明道书院山长,并助马氏迅速纂成一部垂范后世、至今仍存的南京名志——五十卷《景定建康志》。
上述名师硕儒的莅荆执教,虽无法根本扭转南宋荆州文教整体衰落之势,但却为振兴荆州教育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南宋荆州府学仍培养出项安世、刘鼎孙两位进士。项安世官至校书郎,刘鼎孙官至翰林学士,二人在《宋史》中皆有传。前者于学界崭露头角,后者在国破之际举家殉国。其中,尤以刘鼎孙的忠贞气节感人至深。《宋史·忠义传》载其于南宋末年护送赵昰、赵昺二王至崖山,当海战失败、丞相陆秀夫背负王赴海自尽时,他亦选择以家殉国,“驱家属并辎重沉海”,结果,“不死被执,搒掠无完肤,一夕得脱,卒蹈海。”[79]鼎孙的忠义之举,当与其早年所学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学教育密不可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