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文化简史:采莲激楚

荆州文化简史:采莲激楚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莲歌舞,正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采莲诗文,多是描写楚地采莲。荆楚女儿在暮色中的江上泛舟采莲,其随口而出的“荆歌”,便是采莲歌。《激楚》也是先秦时期流行于荆楚的民歌,逐渐发展为歌舞曲。《激楚》乐舞可能产生于祭祀。“激楚”之名的来源,与这一乐舞的音乐、动作特点相关。

荆州文化简史:采莲激楚

荆州地处江南,居民主要食物为稻谷,而莲、菱及芡实则成为重要的补充食物。因此荆州多植莲藕,而采莲、采菱则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采莲歌舞,正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图6-10 (明)唐寅《采莲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采莲与采菱常见于同一农事劳动之中,因此在许多诗歌中时常二者并提,甚至混用。如梁简文帝《采莲曲》曰: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诗名为“采莲”,但其中又有菱的存在,可见采莲与采菱皆是水乡特色,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同样,《乐府诗集》“吴声歌曲”中所记的《采莲童曲》曰:“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从中也可见采菱时多唱采莲之曲。由齐入隋的诗人卢思道《采莲曲》诗曰:“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诗歌名为“采莲曲”,却言“菱歌惜不唱”,足见《采莲曲》《采菱曲》应该是同一类乐曲,二者出现的时间应当相近。[66]如果二者等同,那么对这一乐曲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楚辞·招魂》中“《涉江》《采菱》,发扬荷些”;而“采莲”一词在诗歌中的记载,则始于汉乐府民歌《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是江南水乡的常见活动。早期的采莲诗文,多是描写楚地采莲。如齐陆厥《南郡歌》:“江南可采莲,莲生荷已大”,南郡置于秦朝,治所在江陵(今湖北荆州),东汉末治所在公安,而唐代则更名为江陵郡,可见诗中描写的是荆楚地区的采莲活动。至唐代,描写楚地采莲的诗篇更多。荆南诗人戎昱《采莲曲》其二曰: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涔阳在今湖南澧县,古属荆州。诗中描写了采莲女的活泼欢快、娇俏可爱。她们头上插满鲜花,在湖中荡漾行舟;夜色降临,她们仍乐而忘归,争唱着菱歌,留连着暮色中的美景

《采莲》曲最初可能只是一些节奏强烈和乐音简单的劳动号子,因此早期的采莲歌曲是“徒歌”,即没有配乐的演唱,形式也很自由,常常是随时随地即兴演唱。其后又逐渐发展为众人无伴奏的演唱,即“但歌”。唐代诗歌中,许多对荆楚采莲的描写皆涉及歌唱,如刘方平《采莲曲》:“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荆楚女儿在暮色中的江上泛舟采莲,其随口而出的“荆歌”,便是采莲歌。阎朝隐《采莲女》诗中有“薄暮敛容歌一曲”,郑愔《采莲曲》诗中有“菱歌处处闻”等,这些诗句皆说明了采莲(菱)时的民歌清唱特色。

《采莲》在演唱时,往往有和声,这是其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痕迹。晚唐皇甫松《采莲子》二首,为七言四句,每句之末皆有二字和声。其一曰: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此处的“举棹”“年少”即是众人随和之声,体现出民间乐歌的风味。(www.xing528.com)

《采莲》的舞容在典籍中记载甚少,其舞曲节奏轻快分明,多是踏歌之类。《采莲》有劳动歌舞及宴筵歌舞的区别。任半塘认为“此曲歌唱有三种环境:一乃实际采莲时舟中之歌,无舞容。一乃岸上和歌,或其他民间生活中之歌,均已作简单舞踏。一乃歌工精唱于队舞中”。[67]唐代路德延《小儿诗》曰:“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可见在唐代民间,《采莲》与《竹枝》皆是常见的乐舞,甚至连小儿也能随意演唱。五代和凝《宫词》有“云行风静早秋天,竞绕盆池蹋采莲”之句,所写的宫中采莲舞也以踏歌为主。

荆楚之地的《采莲》曲词,大多表达对爱情的渴慕,对恋人的思念,以及相思的惆怅,充满旖旎情思。如《乐府诗集》中的《西洲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长诗,其中在对莲花及采莲活动的描写中,寄托了少女的宛转心曲。皇甫松《采莲子》其二曰:“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诗歌描写了一位采莲少女邂逅了一位英俊少年,为表达爱意,将手中的莲子远远向他抛去,因害怕被人窥破情思,久久娇羞不已。

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一书《说鱼》篇中对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间”的解读是:“‘莲’谐‘怜’声,这也是隐语的一种,这里是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68]再加之“莲”“怜”的谐音,使采莲诗词的主题多是描写男女情爱,是以唐代骆宾王《棹歌行》曰:“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夏秋之际,少男少女驾小舟轻桨荡于莲池之中,轻歌互答,笑语喧喧,一派水乡风情也引起文人墨客的遐思,他们将这男女欢歌的劳动场景写入诗文之中,逐渐形成了荆楚之地采莲歌舞的爱情主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采莲歌舞不仅从民间传入宫廷,而且在民间又有艺术增殖。在荆州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还会有“采莲船”走村串户表演,为节日助兴。此时的采莲船已成为表演的道具,以篾条扎成船身,以彩色的布、纸糊成船体,花团锦簇,十分好看。采莲船中坐一妙龄少女,又有一位梢公驾船撑篙,模仿水乡划船的姿势边走边舞。随行的还有锣鼓乐队,一般是见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多是祝福的吉祥话语。

《激楚》也是先秦时期流行于荆楚的民歌,逐渐发展为歌舞曲。《激楚》乐舞可能产生于祭祀。楚国重祀崇巫,而每祀必有歌舞,《楚辞·招魂》一诗最早记录了“激楚”,而此诗即是模仿民间招魂时所唱的祭歌,其中的《激楚》之舞可能具有巫祭意味。

“激楚”之名的来源,与这一乐舞的音乐、动作特点相关。楚辞中语气词的用法与《诗经》不同,这也使得楚辞不同于《诗经》的声调悠长、节奏缓慢,而具有旋律急、节奏快的特点。演唱楚辞时的声调急切,也影响到楚地乐舞的特点,因此楚地歌舞有的被称为“激楚”。[69]汉代楚歌楚舞流行,在诗文中常见对《激楚》的记载。枚乘《七发》曰:“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晧乐”,司马相如上林赋》曰:“鄢郢缤纷,激楚结风”,这些语句与《招魂》中对《激楚》的形容,皆有一个“结”字。《文选》李善注引文颖说曰:“激,冲激,急风也。结风,回风,亦急风也。楚地风气既自漂疾,然歌乐者犹复依激结之急风为节,其乐促迅哀切也。”[70]可见,“结”即急,“《激楚》结风”,是指《激楚》的舞蹈迅速激烈又流畅自然,如流风回雪,自然是“独秀先些”。

《激楚》之迅速激烈,与荆楚人的性格也不无关系。扬雄《荆州牧箴》亦曰:“风剽以悍,气锐以刚。”阮籍《乐论》亦曰:“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楚人轻疾易怒、剽悍轻死。这种性格体现在乐舞上,使得许多乐舞具有急促激烈的特点,而《激楚》即为其代表。

“激楚”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宫庭震惊,发激楚些”,“激楚之结,独秀先些”。前句言《激楚》歌舞表演时,宫庭为震惊,可见其歌舞之激越高昂;后句言《激楚》之特别优美出色,独出秀异。朱熹注曰:“激楚,歌舞之名,即汉祖所谓楚歌楚舞也。此言狂会、搷鼓、震惊,激楚即大合众乐,而为高张急节之奏也。”[71]朱熹在此处指出了《激楚》的一大重要特征,即高张急节,可见在表演时管弦齐鸣、鼓声激越,舞时动作迅疾。

西晋张华《轻薄篇》曰:“新声踰《激楚》,妙妓绝《阳阿》”,极言新声妙舞之美,同时也肯定了《激楚》《阳阿》的艺术魅力。梁代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中有“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以“激楚”作为优美乐舞的代称。总之,《激楚》在发展中,也如《采莲》一样,成为文人歌咏的意象。此时的《激楚》多在庙堂表演,甚至仅是诗人的想象,逐渐失去了巫祀民歌的特色。

唐代诗文中也多有《激楚》的出现,多见于描写舞蹈宴乐的诗歌中:

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李白《白纻辞》(其三))

齐童如花解郢曲,起舞《激楚》歌采莲。(独孤及《东平蓬莱驿夜宴平卢杨判官醉后赠别姚太守置酒留宴》)

从这些诗歌中可见,在宴乐场合,《激楚》是极受欢迎的乐舞。李白《白纻辞》本为舞曲歌辞,所描写的美人之舞以《激楚》为最。独孤及《东平蓬莱驿夜宴》中,亦言及《激楚》《采莲》歌舞,此时的《激楚》已不再是楚女歌舞,而由“解郢曲”的齐童表演,可见唐代《激楚》之舞已流传至北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