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将中国古代青铜器划分为南北二系。其中,南系即包括楚国的青铜器。楚国青铜冶铸技术自然也成为这种划分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持。从楚国早期开始,青铜采矿以及冶铸的实践就已经开始,并一直持续至战国晚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文化。
当楚人为了获得更多青铜资源之时,就开始形成了凿井技术,这正是楚人创造精神的反映。早期采矿是露天开采,只需要在地面上挖坑开采即可。为了获得地下更深处的资源,楚人发明了凿井技术,从地面垂直方向往地下打出竖井,在竖井之中,挖出平巷以开拓更大空间。在楚人所占据的铜绿山矿区,就发现了露天采场和大量地下采矿区的遗址[119]。
春秋时期,楚国的矿山凿井工具,主要是青铜工具和木制工具,战国时期主要以铁制工具为主,凿井工具开始多样化,有斧、锛、錾及锤等。为了提高采矿效率,楚人注重改善开采工具。为节省开采人力,楚人制作特大型直柄铜斧[120]。直柄合理地利用了杠杆原理,矿工双手分开持斧柄不同位置,向前击打岩壁,加上铜斧自身的重量,冲击力就会更强。同时,为了加强合作,一人手持斧柄,另一人用铁锤击打斧柄的顶端,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代矿山开采中所用的钢钎,就与楚人所用的工具相似。另外,楚人也发明了井下作业的工具。如錾这种工具,就适用于在井下作业。湖南麻阳九曲湾古代矿井的井壁上,就有用錾挖掘井巷的痕迹。木制工具主要是木钩、辘轳以及桔槔。这些工具是从井下提升矿石的重要工具[121]。据《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载,“凡汲于井上,取其仰俯则桔槔,取其圆转则辘轳”[122],辘轳和桔槔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楚人对物理学中杠杆和轮轴原理的灵活运用。这也充分说明楚人在利用科学知识提升技术方面,已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了。
楚人井下安全技术也值得借鉴。张潮认为,在青铜开采过程中,楚人已懂得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利用井下支护技术,保障井下作业安全[123]。据考古显示,楚国矿井最深处达到40米左右,有的在潜水面之下,井下排水问题也为楚人所重视。在铜绿山矿井的井底,还发掘出土了厚竹材燃烧的现象,这极有可能是楚人利用“风箱”效果,以加强井内冷热空气对流,辅助井下通风的巧妙手段。在井下照明技术上,楚人利用含有油质的竹签进行照明,这也反映了楚人对持续易燃物的科学认识和利用。
楚人的冶炼工具制作、配矿技术是我国古代冶金化学史上的重要成就。在冶炼工具上,楚人发明了一种腰鼓形竖炉,是我国高炉发展史上的一次技术性飞跃[124]。炉身的内倾和炉腹的外倾,可使热炉内的气体趋于均匀。在竖炉的排放一端,设置了金门,该孔内倾,可以使少量铜液滞留于此,更有利于炉内保温,加料时就可以进行持续冶炼。在配矿上楚人采用氧化型的铜矿石冶炼铜。从现在冶金学观点来看,属于还原性熔炼。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铁矿石作为熔剂,减少了炉渣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炉渣黏度也有所降低,渣液的流动性也得到改善。据化验,楚人所冶炼出来的铜,粗铜含量已达到了93.32%。按现代炼铜技术要求,粗铜含量在92%~95%,就已符合冶炼标准了。楚人的冶炼技术已完全符合现代冶炼技术的要求[125],在我国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技术意义。
楚人合金技术也是我国技术学上的重大文化成就。《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六齐”,是铜与锡在制造不同器物时的配比。楚人合金技术首先体现在青铜剑的铸造上。荆州出土了大量青铜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越王勾践剑。越国青铜剑在楚地多有出土,与吴楚之争有关[126]。但越国先进铸剑技术也应被楚人所掌握。春秋时期,楚人就已能利用不同金属的内在属性,通过合金熔铸的方式来铸造青铜器了。楚人在冶炼中发现,锡比铜的硬度更低,但与铜合铸时却可以铸造出硬度不同的合金。锡的含量越多,合金硬度就越高;锡的含量越少,合金硬度就越低。铜锡合金称为锡青铜,或简称为青铜。
在楚国青铜器中编钟最值得注意,编钟有着“一钟多音”的特点,这也与楚人合金技术有密切关系。编钟具有单色丰富优美、音域宽广、音律较准等性能。不同音乐性能与配比合适的铜锡合金有关。编钟含锡量大于13%以后,青铜钟的基音强度就会增加,并能形成3个共振峰。这体现了楚人在化学、冶炼技术上具有很强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的铸造技术,也应受到了楚国工艺技术的深刻影响。(www.xing528.com)
战国时期,铁开始得到广泛使用,这也催生了楚国生铁冶炼以及“百炼钢”工艺。在冶铁过程中,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生铁柔化技术[127]。该技术先是将生铁铸件加热到900℃的高温,保持较长时间冷却,降低铁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和冲击韧性,然后铸造出铸件。楚国生铁冶炼为我国后世生铁冶炼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更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65号楚墓出土了一件钢剑。从该剑铸造技术来看,是经过反复锻打渗碳而成的渗碳钢制品。这种工艺是楚国冶铁、制铁技术的重大进步,对我国后来的钢铁制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铜资源的丰富使楚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得到发展。楚人青铜铸造工艺主要有失蜡法、铸镶法以及镴焊工艺。这些铸造工艺是楚国青铜文化繁荣的技术基础。
春秋时期,楚国就出现了失蜡法的铸造工艺。从现代金属铸造角度看,失蜡法是熔模铸造工艺中的一种。同时,失蜡法也是世界古代不同地区文明都使用过的工艺,早在古代埃及就已有了使用失蜡法的记载。我国失蜡法的使用最早在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前后就已产生,是我国冶铸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其具体工艺是:先以蜡做成器样,在模外敷上细泥浆,干后进行烘烤加热,待蜡融化后从预留的小孔中流出,形成范型和空腔,再往空腔中注入青铜融液,凝固后即形成器形。从考古材料来看,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绝大多数是楚墓中出土的。如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铜禁,蜡模由28个部件焊成,构件十分复杂,体现了楚人失蜡法技术水平之高,证明了楚国也是我国最早运用失蜡法工艺的地区[128]。
图3-24 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禁(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铸镶法以及镴焊工艺也是楚人在青铜铸造上常使用的工艺。铸镶法和镴焊工艺的应用与青铜器装饰图案的制作有关。该工艺工序简单,也比较省时。铸镶法是预先铸造红铜纹饰,然后再置于青铜器的铸型之内,之后再合范浇铸青铜融液并成形[129]。镴焊工艺是一项强度较低、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工艺。在曾侯乙编钟上横梁的铜套内,就发现了镴焊合金的实物。这种焊接技术应是楚人所发明的技术。
楚人也创造性地发明了黄金加工工艺,其中主要包括:捶制金箔、拉制金丝工艺,以及在黄金装饰方面的错金、贴金、鎏金工艺。襄阳蔡坡楚墓、随州曾侯乙墓中都有大量金箔出土。这些金箔厚度非常薄,最薄的仅仅只有0.037毫米。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大量金质弹簧形器物,这些金丝表面不太光滑,有模具拉制的痕迹。楚人创造性地把金丝和金箔镶嵌在青铜器表面的凹形花纹中,进而产生了错金和贴金工艺。荆门包山2号楚墓中出土的青铜尊,就是利用了错金技术。鎏金技术是利用黄金和水银可以产生金汞剂的化学方法,在青铜器上装点金银纹饰。江陵望山3号楚墓中出土的铜带钩,遍体鎏金,工艺精湛。这些工艺反映了楚人在手工业技术上有着推陈出新、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