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荆州文化简史

荆州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荆州文化简史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湖北省的15座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中,荆州境内就有4座,分别是荆州区阴湘城、石首市走马岭、公安县鸡鸣城和青河城。20世纪50年代,经考古调查,确认阴湘城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了弄清阴湘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与性质,从1991年到2001年的10年间,荆州博物馆先后5次对阴湘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5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各个时期的灰坑、房屋基址

荆州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荆州文化简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发现了一系列石器时代古城遗址,为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及长江中游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到目前为止,长江中游已经确认的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有17座,除城头山和鸡叫城在湖南省以外,其余15座皆在湖北省境内,它们分别是:天门石家河、龙嘴、笑城,荆州阴湘城、走马岭、鸡鸣城、青河城,荆门马家垸、城河,应城门板湾、陶家湖,孝感叶家庙,大悟土城,安陆王古溜,黄陂张西湾。这些古城遗址大致呈半圆形分布在江汉平原与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濒临河湖。如,天门市石家河古城遗址位于大洪山东南麓低山丘陵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坐落在东河与西河两条河流之间;荆州区阴湘城古城遗址位于荆山南麓低山丘陵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北临菱角湖的湖汊余家湖;石首市走马岭古城遗址位于江汉平原西南与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西部紧靠上津湖。这些古城遗址的年代,除天门的笑城可能早到大溪文化时期之外,其余都在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古城遗址的规模,最大的是天门石家河,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最小的是公安青河城,面积仅6万平方米。从平面布局看,有圆形、椭圆形、圆角长方形、长方形、梯形。从构筑方式来说,这些城址都采用堆筑的方式夯筑城垣,城垣外环绕护城河,并与自然河湖相通。

在湖北省的15座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中,荆州境内就有4座,分别是荆州区阴湘城、石首市走马岭、公安县鸡鸣城和青河城。这4座古城遗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并经过考古调查、勘探确认的,公安县鸡鸣城古城遗址和青河城古城遗址只是做了考古调查和考古勘探,而荆州区阴湘城古城遗址和石首市走马岭古城遗址则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阴湘城古城遗址 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阴湘城村(原江陵县马山镇阳城村),东南距荆州城约25公里,南距马山镇约4公里,南面约500米为荆江大堤。这里地处长江支流沮漳河下游地区,是岗地与河流、湖泊交错地带,遗址的北面和西北面就是菱角湖的湖汊余家湖。阴湘城古城遗址四周地势低洼,平均海拔约为38米,而遗址区相对较高,平均海拔41~42米。

清《江陵县志》卷二十三记载:“阴湘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垣址宛然,不知建于何代,冈阜方平,土人以城名之。”20世纪50年代,经考古调查,确认阴湘城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3年,荆州博物馆与荆州区文物局(原江陵县文物局)又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周时期遗存。

为了弄清阴湘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与性质,从1991年到2001年的10年间,荆州博物馆先后5次对阴湘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第一次是1991年11月至1992年2月,配合荆江大堤加固工程,荆州博物馆在东城墙中段对城墙进行了解剖发掘;第二次和第三次发掘分别于1995年3月至5月、1996年3月至5月进行,荆州博物馆与日本福冈市教育委员会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城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绘、勘探和局部试掘;第四次发掘是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主要是发掘东城垣内侧和壕沟东部;第五次发掘是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发掘城内东部和东南部。5次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清理灰坑174座、房屋基址13座、陶窑4座、瓮棺墓葬8座、大型祭祀遗迹(祭坛)1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了解了阴湘城古城遗址的基本情况。

阴湘城古城遗址北部长期被余家湖湖水侵蚀,城垣与护城河已被湖水冲垮,保存不完整。现存部分平面为圆角长方形,东西长580米、南北残宽35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城垣保存较好,现存高度为4~6.5米,最宽处达46米。城垣外有一圈环壕,宽约45米,现存深度为1~2米。南城垣偏东有一处突出于城垣之外的土台,东西长50米,南北宽10米,推测为南城门之所在。城垣分两期筑成,第一期城垣筑于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横断面为梯形,由墙体和护坡组成。墙体高8米,顶宽6.5米、底宽30米,用纯净的灰白土、灰黄土堆筑而成。墙体内侧有护坡,与墙体顶部的高差约为3米,以黄褐土堆筑,应为在墙体筑成后为加固墙体而建。第二期城垣为西周时期,是在第一期城垣的基础上加高加宽而成,墙土为黄褐土和灰褐土,厚2~4米。同时,在靠近第一期城垣顶部的内外两侧,又进行过修整,有明显的夯筑和版筑痕迹。[9]

图1-11 阴湘城航拍(上北下南)

阴湘城古城遗址城内中部有一条南北向低洼地,宽约50米,为早期古河道。其东边地形平坦,地势较高;西边地势由东到西逐渐升高。经考古勘探,早期古河道东西两边文化层堆积很厚,且杂有大量红烧土,可能为居住区遗存;西部偏南的文化堆积相对较为稀疏,推测可能为墓葬区。

通过5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以下收获:一是确定了整个遗址的年代。城内文化层堆积很厚,一般在2.5米左右,有的超过3.5米。从早到晚有大溪文化层、屈家岭文化层、石家河文化层以及西周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最厚的是大溪文化,超过1.5米,屈家岭文化次之,厚度在1米左右,石家河文化层和西周文化层较薄。在东、西城垣内侧都发现了大溪文化时期的壕沟。因此可以断定,早在大溪文化时期早、中期,人类就已经在古河道的东、西两侧定居,到大溪文化晚期,以中间的古河道为分界线形成了东、西两个环壕聚落,屈家文化时期将两个环壕聚落连成一个整体,构筑功能完善的古城,成为具有居址、祭坛、作坊、墓葬等功能的中心聚落。二是确定了古城的建筑和使用年代。第一期城墙叠压在大溪文化堆积以及大溪文化时期的壕沟之上,采用堆筑法夯筑城墙。城墙护坡内侧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活动面,城内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基、灰坑、祭坛等遗迹,表明古城的始建和使用年代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第二期城墙采用版筑法进行修整,并在外侧修整处发现西周时期的陶片。在城内发现有石家河文化房基、灰坑、墓葬等遗迹以及西周时期的文化层。可见,作为古城遗址,阴湘城始建于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石家河文化乃至西周时期一直在使用,并对城垣进行加高加宽和修整,西周以后才逐渐废弃。三是发现了大量文化遗迹。5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各个时期的灰坑、房屋基址、陶窑、瓮棺墓葬、大型祭坛以及壕沟、城墙等重要遗迹,为我们全面了解阴湘城古城遗址的年代、功能、布局以及当时的聚落形态、经济水平、社会状况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尤其是大型祭坛的发现,在荆州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还是首例,对研究屈家岭文化时期人类的宗教思想、祭祀仪式以及相关活动弥足珍贵。四是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和标本。阴湘城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在文化层和遗迹内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陶器、石器,如陶釜、陶盆、陶豆、陶盘、陶瓮、陶罐、陶鼎、彩陶纺轮、彩陶碗、彩陶球、石斧、石锛、石铲等。更为难得的是在大溪文化壕沟内出土了大批竹木漆器、骨器和动植物标本,有很多是江汉平原地区首见。漆木器有漆木簪、漆木箭杆、漆木钺柄、木臿、木陀螺等;竹器有竹箕、竹席等;骨器有骨钻、骨镞、骨笄、骨针等;动物标本有鹿、猪等哺乳动物,有螺、蚌等软体动物,有龟、鳖等爬行动物,还有鱼类;植物标本更为丰富,水稻遗存相当多,而且保存状况也相当好,有的甚至呈暗黄色;野生植物可明确辨认的有荷叶、菱角、竹等,另有大批各种树木的根、茎、叶和果实。[10]这些极难保存的动植物标本,在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荆州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生态物种以及人类的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图1-12 阴湘城壕沟内出土竹器 

图1-13 阴湘城壕沟内出土稻谷

阴湘城古城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聚落演化、环境变迁等不可多得的重要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马岭古城遗址 位于石首市焦山河乡走马岭村与滑家垱镇屯子山村交界处,西北距石首城区约15公里,北距长江约12公里。这里是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带。遗址东南有桃花山,西部与石首境内最大的湖泊——上津湖相连。走马岭古城遗址位于上津湖东南的一处高于周边2~5米的台地上。

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1989年,一座新开工的空心砖厂施工时,推出很多新石器时代陶片和石器,石首市博物馆专业人员闻讯赶到现场后立即要求施工部门停工,并向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为了弄清遗址的时代、性质等情况,从1990年至1992年,荆州博物馆和石首市博物馆连续3年对走马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清理出房基4座、窑址2座、灰坑97个、墓葬19座,并对西城垣进行了解剖,基本弄清了走马岭古城遗址的年代及其特征。[11]2004年5月,根据当地居民提供的线索,荆州博物馆和石首市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对走马岭古城遗址周边进行了调查,初步认为与走马岭古城遗址北城垣相望的屯子山南部土岗和走马岭古城遗址南边的蛇子岭、西边的上津湖湖边高地为走马岭古城的外围城垣。后来石首市博物馆又进行了调查,认为屯子山是独立于走马岭的古城遗址,并认为二者是“姊妹城”。为了进一步理清这一系列古城之间的关系,7月,荆州博物馆又对屯子山、蛇子岭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经过这些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大致了解了走马岭古城遗址的基本情况。

图1-14 走马岭航拍(上南下北)

走马岭古城遗址平面为不规则圆形,东西最大长度370米,南北最大宽度300米,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东南部因砖厂取土遭到破坏。城垣为夯土筑成,周长约1200米,城垣上有几处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当地居民分别将它们称为东蛾子山、西蛾子山、砚盘山、东纱帽山、西纱帽山,城垣最高处东蛾子山高出城内地面4~5米,城垣宽约20~27米,城垣的北、南、西3面各有1个缺口,可能为城门,城垣外为一圈宽20~30米的壕沟。

屯子山古城遗址位于走马岭古城遗址北面,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略小于走马岭古城遗址,也有一周夯筑土城垣,最高处为北垣,高出地面4~5米,城垣宽度在30米左右,城垣南、北各有1个缺口,可能是2处城门,城垣外的壕沟与走马岭古城遗址相似。走马岭古城遗址与屯子山古城遗址之间也有壕沟,但两者之间(走马岭古城北门与屯子山古城南门)却有“走廊”相连,“走廊”地带不见文化层或人工堆筑迹象,应该是利用原始地形,也就是说,当时人们在建筑走马岭古城和屯子山古城时,并未将两者之间的壕沟挖穿,而是利用这一自然地形使两者相通。蛇子岭位于走马岭古城遗址南面约150米处,是一条东西向的弧形土岗,中、东部为人工堆筑,宽35米左右,西部靠近上津湖的部分为自然土岗,蛇子岭西部南侧的壕沟比较明显。蛇子岭城垣的构筑年代略晚于走马岭和屯子山,而且仅发现了一小段,并非如其他城垣一样闭合,有可能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

图1-15 屯子山航拍(上东下西)

图1-16 走马岭与屯子山航拍(上东下西)

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一是确定了走马岭古城遗址的年代。走马岭古城遗址经历了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早中晚期以及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的连续发展过程,其文化内涵揭示了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发展。二是发掘了大批墓葬,了解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葬制葬俗。墓葬多为二次葬,大多不见头骨,结合人骨与随葬品的分析,男性一般随葬石器,女性随葬有陶纺轮,而石器与陶纺轮绝不随葬于同一座墓葬中。这种现象表明,当时性别分工已十分明确,“男耕女织”成为社会群体构成模式。三是发现了一些与祭祀活动有关的遗迹。在走马岭古城遗址的屈家岭文化晚期到石家河文化早期遗迹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灰坑,这些灰坑为长方形,十分规整,坑内多有草木灰木炭和动物骨渣,有的遗留完整陶器。这些灰坑不同于普通灰坑,应该是用来祭祀的。四是屯子山古城遗址的发现与确认,展示了一种新的古城构筑模式。屯子山古城遗址与走马岭古城遗址年代一致,二者紧邻,且有“走廊”相通,应该是一个整体,这种新的布局形态,为新石器时代古城增添了新的内涵。

走马岭古城遗址无论是从考古发掘清理的房基、墓葬、祭祀坑,还是调查勘探揭示的古城构筑形态等方面,都为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2001年,走马岭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城古城遗址 位于公安县狮子口镇王家厂村和龙船嘴村交界处,东北距公安县城约25公里,南面约2公里是人工裁弯取直后的洈水河,东北不远处为低矮的缓丘。(www.xing528.com)

1996年1月至2月,荆州博物馆专业人员到公安县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专项调查,主要目的是寻找城背溪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查阅清同治年间《公安县志》,发现记载有两个名为“鸡鸣城”的古迹,“一在谷升里,一在东村里。皆城径里余,沟垒俱整。”根据这一线索,专业人员找到了位于公安县西北部“谷升里”,即龙船嘴村的鸡鸣城,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里完全符合新石器时代古城的条件,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垣和环壕,并在古城遗址范围内发现了大片红烧土堆积,采集到不少新石器时代陶片,能辨认器型的有陶豆盘、陶缸、陶钵、陶鼎足、陶高足杯、陶壶等,分别具有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陶器特征,因此断定此处为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12]2004年7月,荆州博物馆与公安县博物馆又对鸡鸣古城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进一步了解了鸡鸣城古城遗址的情况。

图1-17 鸡鸣城航拍(上北下南)

鸡鸣城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圆角梯形,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330~43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城垣大部分保存较好,仅东北部有一段缺失。城垣周长约1100米,顶部宽约15米,底部宽约30米,一般高出城内外2~3米。城垣北部为圆弧形,东南角和西南角有明显的转折。城垣四面各有一处缺口,应该为东、南、西、北4处城门。城外的壕沟在北、西、南城垣外侧比较明显,现为水塘,宽度在50~70米之间。城内中部有一处高于周边1米左右的台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当地人称“沈家大山”,这里文化层的厚度达2米以上,而且文化遗物非常丰富,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红烧土堆积,应该是城内的居住区。从采集的陶片来看,鸡鸣城古城遗址的年代跨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大阶段。在南城垣西段以外约100米处,还发现了一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小型遗址。

目前在公安县境内发现了1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鸡鸣城古城遗址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显然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遗址群中,鸡鸣城古城遗址占据着中心聚落的地位,而且在长江中游古城遗址群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2006年,鸡鸣山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河城古城遗址 位于公安县甘厂镇青河村,北距公安县城约30公里,西、南约2公里是松滋东河,东南、北面约2公里分别为湖滨垱和郭公垱两个小湖泊,这一带地势较低,海拔高度在29~35米。

1996年考古调查时,根据《公安县志》记载另一座位于“东村里”的“鸡鸣城”这一线索,专业人员也找到了位于公安县甘厂镇青河村的鸡鸣城,但由于地势低平,地表上极难发现文化遗物,未能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古城遗址。后来在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几位专家的建议下,2004年7月,荆州博物馆和公安县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再次实地调查并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终于确定了其性质、年代。为了区别于狮子口镇的“鸡鸣城”和湖南澧县的“鸡叫城”,我们将这座古城遗址称为“青河城”。[13]

由于多次遭到破坏,青河城古城遗址不像其他古城遗址那样醒目。西城垣遭到晚期破坏,与古城遗址内地面的高度几乎一样;南城垣东段因为农田改造,与一般田埂无异;东城垣南段与现代居民的房屋台基相连。比较清楚的只有北城垣和东城垣,但也只高出城内地面0.5~2米。经过详细的考古勘探才基本了解了古城遗址的情况。青河城古城遗址平面略呈圆角梯形,东城垣略向外凸,西北角拐角较明显。古城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24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城垣宽约30米,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个缺口,应该是4处城门。城垣外的环壕在南垣、北垣、东垣北段外侧比较明显,现多为水塘,宽30~50米。城内文化层堆积厚度为50厘米左右,采集到一些新石器时代陶片,能辨认器型的有陶碗、陶豆、陶盆、陶鼎、陶钵等,从陶片的形态特征分析,青河城古城遗址的建造和使用年代应为屈家岭文化晚期到石家河文化阶段。

图1-18 青河城航拍(上西下东)

青河城古城遗址虽然面积较小,年代较晚,文化层堆积较薄,保存状况也不是很理想,但它的发现却填补了我国平原低地地带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1]刘德银、王幼平:《鸡公山遗址发掘初步报告》,《人类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3]严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物》1999年第10期。

[4]张绪球:《屈家岭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5]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6]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74页。

[7]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8]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83页。

[9]院文清:《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东城墙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5期。

[10]贾汉清:《从环壕聚落到古城聚落——阴湘城遗址》,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重要考古

[11]陈官涛:《湖北石首走马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4期。

[12]贾汉清:《湖北公安鸡鸣城遗址的调查》,《文物》1998年第6期。

[13]陈官涛:《湖北公安、石首三座古城勘探报告》,《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