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史

荆州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史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1984年荆州博物馆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的,遗址保存面积约1000平方米。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和其他地区考古资料的比照,学者们推定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为中、晚更新世之交至晚更新世,距今约5万年至2万年。中、晚更新世之交到晚更新世是认识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正好属于这个关键时期。[1]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上、下文化层记录了两种不同石器工业明确的地层

荆州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史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原荆州区)郢城镇郢北村,西北、西南分别距楚故都纪南城遗址、荆州城约5公里,是荆州境内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最能反映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平原地区生产生活状况的遗址。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1984年荆州博物馆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的,遗址保存面积约1000平方米。1987年,原江陵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江陵县文物保护单位。在1990年开始的宜(昌)黄(石)公路建设中,鸡公山被规划为取土场。为确保遗址不因工程建设取土而遭破坏,1992年10月至12月,荆州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分为两部分:上文化层为含小型石片石器为主的黄色亚黏土层,下文化层为含砾石石器为主的红褐色亚黏土层。上、下文化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侵蚀面,表明两个文化层之间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期。

图1-1 鸡公山遗址发掘现场

下文化层 是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主体,也是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在这里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这些石制品绝大部分未经磨蚀,棱角分明;石制品大小混杂,体积较大的砾石、石核与较小的石片、碎屑混放在一起;石制品与砾石的长轴方向看不出定向排列的迹象;有的石制品在发掘现场即可拼合。这些迹象表明,石制品应属早期人类活动之后原地埋藏,没有受过流水等自然搬运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下文化层中发掘出了东西长20多米、南北宽近20米、面积近500平方米的活动面。这个活动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上万件砾石、石核、石片和各类石器,这些砾石和人工石制品的分布疏密相间,应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活动面上的文化遗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间有少量石器成品或者是空白区的“石圈”,另一类是以密集的石制品堆积成的“石堆”。

“石圈”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直径较小,空白区直径1.5~1.8米,空白区中间集中放置砍砸器、尖状器等石器成品。空白区的外围是密集的砾石和石核、石片、碎屑等加工石器的副产品,厚度一般为10~20厘米。另一种直径较大,空白区直径2~2.5米,空白区内不见任何遗物。空白区外围石制品与砾石的分布情况与前一种没有明显区别。从大量的石制品与砾石混杂堆积的情况看,“石圈”应该是打制石器的场所,也有可能兼具居住、活动等其他功能。

“石堆”直径超过2米,厚度为10~15厘米。它是由石片、石核、砾石混杂堆积而成,密集地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加工石器的产品,并遗留有石锤、石砧等制作石器的工具。石片数量最多,其次是石核,偶尔有石锤、石砧等制作石制品的工具以及因打制失败而遗弃的大尖状器、砍砸器的半成品,基本不见石器成品。“石堆”一般都距“石圈”很近。这些迹象表明,“石堆”应当是石器制作过程中的产物,或者说,这些“石堆”可能是当时人类在“石圈”中制作、加工石器时一些原料或废弃品的集中堆放地。

下文化层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人工石制品,有加工石器的初级产品石核、石片,也有各种类型的石器。但石器成品在石制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器型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大尖状器,发现数量较多,形制统一,加工方法固定。多数是将一个长条形的砾石从一侧的中间剖开,然后在其一端的两侧向背面加工,修出一个三棱状的短尖;也有的直接利用长条形砾石原有的平面,向另一面加工,修出一个同样的三棱短尖。砍砸器的数量也较多,一般是在砾石的一侧或一端连续单向打击多次,形成直刃口,其余部分仍为保存完好的砾石面,加工方法简单,形体厚重粗大,便于手握进行砍砸活动。刮削器一般用石片制成,比较轻薄,有的刃口匀称,显示出较高的修理水平。

图1-2 鸡公山遗址出土旧石器(www.xing528.com)

制作石器所用的原料皆为砾石。从发掘现场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人工制品直接放置于红褐色亚黏土上,而一些砾石却叠压在石制品之上。这种情况说明当时人类并不是直接在河滩砾石层上加工石器,而是从另外的地方将砾石原料搬运到这里进行集中加工。

石器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石锤直接打击法。石核以单台面者居多,双台面者次之,多台面者很少,没有见到修理台面或预制石核的情况。石片数量庞大,多是天然台面,部分石片背面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砾石皮。

上文化层 位于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东南角。这一带的地势比遗址其他地方略高,可能是在以前的取土过程中遭到了破坏,残存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残留的石制品埋藏很浅,一般只覆盖着5~10厘米的表土。

上文化层石制品的分布也很密集,在残存20多平方米的文化层堆积中发现了数百件石制品,而且基本集中于一个平面上。多数石制品边缘保存完好,表明没有经过搬运作用。石制品分布集中,文化层较薄,可见当时人类在此地的活动可能没有延续很长时间,所从事的活动也主要与加工石器有关。

石器形体都很小,长度和宽度多在2~3厘米,大于5厘米的很少见到。在已经初步整理的300多件石器标本中,成形石器的比例不到5%。器型有边刮器、齿状刮削器、凹缺刮削器、雕刻器、石锥等。

制作石器所用的原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大小不等的砾石,是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来自附近的河滩;另一种是燧石结核,数量不多,应该来源于较远的地方。在砾石原料中,石英、石英岩所占比例较多,也有少量石英砂岩

石器的制作方法主要是使用石锤直接打击法。打片时利用砾石或燧石结核的自然面直接打击,在保留台面的石片中,半数以上为自然台面,还有近半数是在剥片后的石片疤上继续打片。石器加工的方向以正向为多。修理疤痕细小,但形状不规则,修理出的刃口及石器的整体形状也不规则。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和其他地区考古资料的比照,学者们推定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为中、晚更新世之交至晚更新世,距今约5万年至2万年。中、晚更新世之交到晚更新世是认识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正好属于这个关键时期。下文化层为砾石石器工业时代,可能属于中、晚更新世之交或稍晚;上文化层为小型石片石器工业时代,应为晚更新世晚期。[1]

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上、下文化层记录了两种不同石器工业明确的地层关系,反映了中国南方从砾石石器工业向石片石器工业过渡的历程。下文化层活动面的发现,为了解早期人类制作石器活动与其他行为特点、复原早期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地区生产、生活的遗迹,它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与文化特征、认识远古人类从山区走向平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因此,鸡公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荆州博物馆征用了保护用地,修建了保护围墙及遗址保护大厅,对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了原址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