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州文化:创新变革,开拓历程

荆州文化:创新变革,开拓历程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成为楚国精神的重要文化源头,不仅如此,楚人还勇于变革,在政治、经济以及科技领域都有着不少的创新之举。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荆州人民在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中,勇于变革,体现出开拓创新的文化自觉。或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奇谲瑰丽,神秘奔放是荆州文化的气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荆州文化的气度;追求浪漫,崇尚自由是荆州文化的个性;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是荆州文化的自觉。

荆州文化:创新变革,开拓历程

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成为楚国精神的重要文化源头,不仅如此,楚人还勇于变革,在政治经济以及科技领域都有着不少的创新之举。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荆州人民在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中,勇于变革,体现出开拓创新的文化自觉。

春秋时期,楚人率先自称为王,绕开周朝的文化权威,开始走出自己的民族发展和振兴之路。楚君熊渠不仅以武力征伐江汉之众小国,又自称为楚王,“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其言掷地有声,响彻南北,其“不服周”的文化精神至今仍在湖北方言中存在。楚人不拘于周礼,注重自我文化价值的塑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拓创新。楚武王熊通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首创县制,楚武王后期,灭权国并在权设立了中国先秦时期的第一个县,为当时诸侯国的国家管理和边疆防御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楚国所创的县制,一直到今天仍为中国行政区划所使用。战国楚悼王时期,虽国力渐行衰微,但楚悼王力主变法改革,实行新政,任用卫国吴起,在楚国兴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变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领域在楚国实行了改革的蓝图,其去大臣、革封君、整饬吏治、实行法制的措施极具影响,重视军事防御和军事强兵,后兵震天下,威服诸侯,一度实现了楚国的复兴,虽然最后未能持续,但其前卫的改革思想却与楚文化的开拓创新、勇于变革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特点是相暗合的。

在楚国经济发展方面,楚人也善于创新求变。楚康王时期的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方面,无不体现了楚人的创新精神。在水利工程方面,楚国所在疆域水系众多,其水利工程的建设,从春秋时期的孙叔敖就已经开始了。楚人为方便经济的发展,方便交通,率先在先秦时期开通人工运河“云梦通渠”。《史记·河渠书》载,“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邗沟、江淮之间”,楚人还率先提出了“量入修赋”的原则,在奴隶制社会率先提出了以土地的收入来确定赋税的标准问题,这一举措无疑是具有创新的文化意味的。更值得肯定的是,在当时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楚人能提出这种类似以人为本的赋税主张,的确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观念和超前文化意识的。

在科技领域,楚人开拓创新的精神更体现在青铜器的冶铸和形制方面。楚人青铜的冶铸,大多具有变革传统的特点,给先秦时期的青铜文化带来一股清新的艺术风格,升鼎、于鼎以及小口罐形鼎的造型[89],形成楚式的新风格,这些鼎的文化特征,也成为后世判断墓葬属性的重要参照物;至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又多表现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与创新。又如楚漆器中的纹饰,去除商周器物中的兽面纹、龙凤纹,而是“代之以一种活泼洒脱得多的新风格。楚先民大胆支配传统和再造传统的智慧由此可见:新风格的产生乃是将传统怪兽、龙凤形象肢解打散,予以变形,再重新根据装饰、表现或象征的需要组织起来,造成全新的艺术境界和神韵”[90],这种艺术的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变革。

近代以来,荆州往往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接受时代变革的深刻文化洗礼。清朝末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沙市被迫开埠通商,自此荆州成为清朝末年中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冲突的重要区域,辛亥革命爆发后,荆州迅速呼应,为整个革命在湖北一带的成功,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五四运动使荆州成为时代政治文化运动的又一个文化高地。这一切都证明了荆州人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以上诸特点为荆州文化特征的概括。或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奇谲瑰丽,神秘奔放是荆州文化的气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荆州文化的气度;追求浪漫,崇尚自由是荆州文化的个性;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是荆州文化的自觉。荆州文化发展的历史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承脉络而自成体系。在文化的发展上,荆州文化在先秦时期的楚文化以及后世所衍生的荆楚文化上,不仅形成了自身显著的文化特点,还影响了周边区域,而形成泛楚文化区。荆州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开放性,正如其所在地江汉平原一样,四平八稳,开放自由,兼容并包,荆州文化也正在以其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和开放的文化精神,影响并浸润着其他地域和国家,必将对湖北省、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文化影响。

[1]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0页。

[2]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版,第181页。

[3](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14页。

[4](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825页。

[5](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页。

[6]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7]政协荆州市委员会校勘整理:嘉靖《荆州府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8](清)来谦鸣、叶仰高总裁,施廷枢纂修:《荆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页。

[9](清)倪文蔚等修:《荆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第22页。

[10]湖北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湖北省博物馆整理:《湖北文徵(全本)》(第8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58页。

[11](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页。

[1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页。

[13](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页。

[14]罗运环主编:《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437页。

[15]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16]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97页。

[17]彭锦华:《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9期。

[18]何驽:《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9期。

[19]王宏:《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

[20]湖北省博物馆:《沙市官堤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21]徐少华:《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8页。

[22]彭锦华:《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9期。

[2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3期。

[2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30页。

[2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9页。

[26]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全集初编(11)》,大通书局1976年版,第4845页。

[27]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44页。

[28]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29]萧樾:《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30]李仕琼:《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码》,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1页。

[31]罗运环主编:《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438页。

[3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5~239页。

[33]徐少华:《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5页。

[34](清)倪文蔚等修:《荆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第25页。

[35]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珍藏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36][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8页。

[37]刘玉堂、赵毓清:《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页。

[38]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五《湖广方舆纪要序》。

[39]陈业新:《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2页。

[40]左鹏:《楚国历史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0页。

[41]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4页。

[42]左鹏:《楚国历史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43]张人权等:《洞庭湖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初步探讨》,《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第2期。(www.xing528.com)

[44]陈业新:《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7页。

[45]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页。

[46]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7页。

[47]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0页。

[48]杨中永主编:《荆州水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49](清)倪文蔚等修:《荆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第36页。

[50]刘玉堂、袁纯富:《楚国水利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51]刘玉堂:《楚国经济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35页。

[52]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第10期。

[53]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54]程涛平:《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201页。

[55]贾兵强:《楚国农业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4、66页。

[56]刘玉堂:《楚国水利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144页。

[57]王玲:《汉魏六朝荆州稻作农业的发展》,《中国农史》2007年第2期。

[58]李文澜:《文澜存稿》,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页。

[59]林立平:《唐代荆州经济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60]张建民等主编:《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王玲:《汉魏六朝荆州大地产农业的发展》,《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61](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258页。

[62]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2页。

[63]张国雄:《江汉平原垸田的特征及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64](清)来谦鸣、叶仰高总裁,施廷枢纂修:《荆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82页。

[65]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2页。

[66]刘玉堂、袁纯富:《楚国交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67]刘玉堂、袁纯富:《楚国交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页。

[68]刘玉堂、袁纯富:《楚国交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185页。

[69]谭其骧:《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9页。

[70](清)倪文蔚等修:《荆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第22页。

[71](清)倪文蔚等修:《荆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第22页。

[72]政协荆州市委员会校勘整理:嘉靖《荆州府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73]罗运环等:《荆楚建制沿革》,武汉出版社2013年版,第384页。

[74]政协荆州市委员会校勘整理:嘉靖《荆州府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9页。

[75]政协荆州市委员会校勘整理:康熙《荆州府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76](清)来谦鸣、叶仰高总裁,施廷枢纂修:《荆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77](清)倪文蔚等修:《荆州府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版,第22页。

[78]罗运环等:《荆楚建制沿革》,武汉出版社2013年版,第384页。

[79]彭锦华:《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9期。

[80]徐文武著:《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81]杨华:《楚地水神研究》,《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82]何驽:《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9期。

[83]院文清:《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东城墙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5期。

[84]徐文武著:《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页。

[85]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珍藏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97页。

[8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8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88](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89]皮道坚著:《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90]皮道坚著:《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