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忻城县旅游业发展成果:45.29万人次、1.84亿元旅游收入

忻城县旅游业发展成果:45.29万人次、1.84亿元旅游收入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内,全年共接待游客45.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4亿元。乐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忻城县委、县政府积极挖掘壮族文化和土司文化精髓,深入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忻城县旅游业发展成果:45.29万人次、1.84亿元旅游收入

忻城县莫土司衙署是全国乃至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忻城县委、县政府围绕“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明确长远目标,制定总体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旅游发展。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级电影电视等部门先后在莫土司衙署拍摄《一代廉吏于成龙》《流亡大学》《石达开》《刘三姐》《忻城古月》等十余部影视作品。此外,忻城县境内还有乐滩水电站红水河库区、三界庙、通天寺、清水河、鸳鸯湖、农业生态观光园等一系列旅游景点

21世纪初,围绕建设“花园式特色山庄,历史文化旅游城”的目标,以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为中心,突出壮族土司文化特色,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重点打造“一城两河”(土司古城、双胜河、红水河),结合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旅游业。2002年,投入400多万元,修复三界庙,铺设土司步行街路面,代理土司官邸的原貌恢复,完成练兵场修复工程建设及东、西、北三座古城门修建;投入1000万元对土司老街及主要街道进行土司风格立面改造。2003年,县委、县政府以政府主导为原则,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业各项指标的数量与质量。重点完善“三山三河两洞一衙”(翠屏山、马鞍山、下才山,红水河、双胜河、清水河,十二岩、鞍山洞,莫土司衙署)旅游景点建设,着力构建民族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业。先后投资3.8万元修复莫土司衙署三界庙原有神像,并重新对外开放;投资18万多元购置旅游船1艘,在乐滩水电站红水河库区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投资67万元,修建土司文化历史步行街路面建设;投资750万元在莫土司衙署景区重建东城门、西城门、南城门,并把西城门建成土司衙署景区入口;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土司老街及主要街道土司风格立面改造,修复土司练兵场和红水河乐滩库区码头建设工程;投资980多万元完成内城土司农庄及泮水生态公园建设,进一步盘活和壮大土司文化旅游市场。投资4.8万元复制三界庙神像。投资16万元开辟红水河旅游航线,私人投资建设马泗枫洞聚龙山庄总面积710多亩。同年6月,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庙重新对外开放。2005年,全县各旅游景点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5.6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9000多万元。2006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00万元。2007年,成功举办首届“三节一会”。全年共接待游客35.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882人次,增长39.6%;接待国内游客35.88万人次,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2154万元。200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9.77万人次,门票收入70.06万元。2009年,全县投资250万元建设壮族土司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和忻城县第三届“三节一会”,加快推进特色旅游。年内,全年共接待游客45.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4亿元。(www.xing528.com)

乐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忻城县志办供图)

忻城县委、县政府积极挖掘壮族文化和土司文化精髓,深入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67万人次,旅游收入2.42亿元。2011年,忻城县成功举办第四届“三节一会”。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莫老爷对歌广场、风情水街、“壮乡风情园”等旅游新景点;投入230万元完成莫土司衙署大夫第修复、莫老爷农庄及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全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2012年,忻城县深入推进土司特色文化旅游工作,成功举办第五届“三节一会”。投资3000万元,完成“6个1”旅游工程,逐步完善莫土司衙署、神秘湖、红水河乐滩库区、内城莫曼壮锦源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壮族土司文化特色旅游品牌知名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