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9岁登基,是明朝第一位儿童皇帝,明代宦官擅权也是从英宗重用王振开始。终其一生,英宗都有十分强烈的依赖心理,这可能与他的身世有关。英宗名义上的母亲孙太后并非他的生母,英宗生母是谁,不但今人无从考证,恐怕英宗本人也不明。那么为什么英宗的养母孙贵妃当年要处心积虑地霸占别人的儿子呢?这件事对英宗朝的政治有哪些影响,都要从明初的殉葬制度说起。
明朝初年的后宫争夺,可以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争宠中最“生死攸关”的,也最为惨烈。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野蛮的“宫妃殉葬”旧例。根据习惯,一旦皇帝归天,他成群的妻妾中,除了嫡妻皇后和太子生母,其他妃嫔都要为死去的皇帝陪葬,有的宫人进宫还不到几个月,就因为皇帝殡天做了冤魂。所谓上行下效,宫中流行什么,民间也会跟风。诸王大臣也纷纷学样,甚至于有嫡妻都去殉葬的(秦愍王妃、郢靖王妃、唐靖王妃、卫恭王妃……)。后来英宗死前做了件好事,那就是废除了殉葬制度,从此皇室贵戚的妻妾不再殉葬,然而此风却已经在民间愈演愈烈难以遏止,数不清的“烈女”都因此失去了生命。
在明初,后宫女子如果不是皇后或皇太子的母亲,很难逃脱被杀的命运,这也就是孙贵妃日夜不安、非要抢夺别人之子的重要原因。成祖朱棣和仁宗朱高炽去世后,后宫妃嫔殉葬的惨景仍历历在目。兔死狐悲,如果没有太子,又不是皇后,就算生了皇子皇女,也未必保得住性命。典型的例子是宣宗的庶母之一,仁宗的郭贵妃。
郭贵妃不但是仁宗一朝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女人,更是三位亲王(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的亲生母亲,但因为她的儿子都不是继承皇位的太子,也被殉葬了。史书上称其“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是焉,非焉?”郭氏的选择到底有几分是情愿,有几分是身不由己?郭贵妃共生了三个亲王,却还不如一个刚刚被册封的张敬妃,她因为是“荣忠显王之孙,今太师荣国公辅之女”,由于“祖父勋旧特恩”,所以“不必从殉”。事情真的这么简单?
事实上,殉葬的人选多半是宫廷斗争中的失利者,尤其是那些被皇帝恩宠的妃子,皇帝生前越受宠,被杀的可能性越大。仁宗郭贵妃被殉葬,恐怕也是由于她在皇帝生前过于得宠,引致仁宗张皇后在丈夫死后清算老账的结果。宣宗的孙贵妃一门心思地想生太子做皇后,只怕也跟这位张太后收拾郭贵妃的可怕前例不无关系。
由此可见,宣宗时期孙贵妃想方设法盗子封后,其实都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孙贵妃的折腾不仅仅是因为冰冷无情的殉葬制度,而且也与宣宗的婚姻有关。
孙氏原籍邹平,父亲孙忠任永城主簿,她的幼年是在永城度过的。孙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名动一时,被仁宗张皇后(这时还只是太子妃)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重,带到京城。成祖对小孙氏确实非常满意,只是鉴于她的年龄太小,成祖便做出了将她“养于宫中”等待成年的决定。小孙氏从此成为仁宗张皇后的养女,与自己未来的丈夫宣宗朱瞻基一起长大。
永乐十五年(1417),朱瞻基已经19岁了,孙氏也长大成人。几年来两人如同兄妹一样青梅竹马,都认定自己将要与对方结为夫妻。然而事情却在这时候出了岔子。明成祖忽然决定要另行为孙子朱瞻基选妃。晚年脾气越来越古怪的老皇帝所做的决定,某种意义上成为未来英宗生母悲剧人生的重要原因。
经过一番挑选,济宁人胡善祥成为朱瞻基的正妃,而朱瞻基一心想要迎娶的“妹妹”孙氏却只能充当姬妾,成为“皇太孙嫔”。朱棣不愿意让同一个地方出两位皇后,造成外戚坐大的现象。迫于祖父的压力,朱瞻基与胡氏成婚。
宣宗登基后的第二个月,便着手册立皇后。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心意,当然是要册立孙嫔,然而胡善祥是成祖钦定的太孙妃、仁宗钦定的太子妃,是毋庸置疑的原配嫡妻,宣宗没有别的选择。按照明初的定制,册封皇后时,授皇后以金印金册;皇贵妃以下只有银册印章而没有金宝。然而在册封孙贵妃的时候,宣宗坚决要赌这口气,一定要让孙氏享有与皇后同等的待遇。宣宗的母亲张氏这时已是太后,孙氏自幼由她抚养长大,对于宣宗和孙贵妃之间的情形,再也没有谁比她更清楚的了。这位被称为“女中尧舜”的太后,在理政时恪守先朝规制,但在这件事上终于没有忍心让儿子难过,她答应了宣宗的要求。
于是,大明王朝施行了几十年的舆服规制到这里发生了改变,孙贵妃成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册金宝的皇妃。不过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宣宗和孙贵妃真正的愿望以及当务之急,并不是当什么皇贵妃,而是让孙氏成为太子之母,并且正位中宫。
宣宗几乎从不光顾胡皇后,她生育“嫡子”的机会非常渺茫。那么自然应以“庶长子”为未来太子。在这方面母因子贵,万一其他宫人生下了庶长子,那么即使孙贵妃跟着再生10个儿子,也只能被封为亲王。万一宣宗百年之后,胡氏当上太后,孙贵妃极有可能走上前朝郭贵妃的老路。
孙贵妃不是省油的灯,很快就传出了“有孕”的消息。年近30的宣宗虽然妻妾成群,却膝下荒凉。孙贵妃虽然专宠,但是也只生了一个女儿常德公主,现在总算又有了身孕,所有的人都盼望她“先开花后结子”,为宣宗生个男孩。问题在于孙贵妃真的怀孕了吗?
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呱呱坠地,这是宣宗的庶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形下他是毋庸置疑的皇位继承人。那位生下皇长子的倒霉女人还没来得及看看自己的孩子,就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处理掉了。而这个小孩,则被孙贵妃占为己有,成为她获得皇后之位的重要工具。明英宗一出娘胎,只知道孙贵妃是他的母亲。即使他贵为帝王,都再也没有得到过亲生母亲的丝毫消息。到底是谁生下了他?她的结局如何?她是何方人氏?已经没有任何人知道了。(www.xing528.com)
不管怎么样,宣宗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兴奋自不必说。立即就下令大赦天下,免除税赋三分之一。接下来,宣宗决定快刀斩乱麻,立即确定孙贵妃之“子”储君的地位,好让孙贵妃母凭子贵。然而,明初有严格的规制,藩王若想以庶子为世子,必须等到嫡妻年满50,再也不可能生出嫡子之时,才能以庶长子袭封。当时皇后未满30,何况这位皇长子又实在太小,册立为太子实在说不过去。
宣宗为了心爱的女人,必然要牺牲其他女人。他来到坤宁宫,暗示胡皇后主动上表请立皇长子为太子。胡皇后就算有多么不痛快、多么不愿意,也不得不主动上表,请求宣宗“早定国本”,尽快册立皇太子。那一厢孙贵妃少不得要做一番表演。她随后也上了一份表章,故意推辞说:“皇后无子是因为身体不好,只要病一好,自然能够生下嫡子来。我的儿子怎么能够抢占嫡子的位置呢?”
自然,这一番你推我让的表演看在久历宦海的大臣们的眼里,都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皇帝和皇后都提出要立庶长子,那还有谁敢说不立?于是,见风使舵的群臣们立即联名上表,强烈要求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宣宗“从善如流”地答应皇后和群臣,册立了尚在襁褓中、不知贤愚与否的婴儿为太子。
宣德三年(1428)正月,宣宗大祀天地,随之而来的二月初六,他下诏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这位皇太子是明朝最小的皇储,入居东宫时虽然号称是“两岁”并且确实过了一个新年,实际上仅有两个月零二十五天的“年纪”。
宣德九年(1434)的冬天,宣宗朱瞻基染病卧床,一个多月之后终于不治,于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三离开人世,享年仅38岁。宣宗一生,只有两子两女,除了太子朱祁镇,还有吴贤妃为他生下的次子朱祁钰。此外就是孙皇后所生的常德公主和生母不明的顺德公主。宣宗去世之时,太子年仅7周岁(称九岁),皇次子仅6岁。因此他留下了遗言,国事家事均交由母亲张太后决策。
宣宗去世后,在张太皇太后的一手操办下,宣宗生前的妃嫔侍姬几乎尽数殉葬,有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除了这十名得到了封号的正式妃嫔之外,曾经侍寝而无子女的宫人也不在少数。妃嫔也好,宫人也罢,总之,这些美丽的冤魂之中,到底谁是英宗的母亲?这只能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只有胡废后、孙皇后以及郕王之母吴贤妃幸免于难。
后宫殉葬这个场景对孙太后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成祖和仁宗的妃嫔殉葬她都经历过。然而这一次给她内心带来的惊恐只会比前两次更强烈。假如不是“儿子”朱祁镇的降临,假如不是宣宗坚定不移地要将她册为皇后,那么无论丈夫活着时对自己有多么宠爱,自己恐怕都只有一条死路可走(谁又曾想到她的活路也是建立在别人的尸骨之上的呢)!
正统七年(1442),张太皇太后为15岁的皇帝孙子选定了都督同知钱贵16岁的女儿为皇后。这对小夫妻在五月十九完成了他们的终身大事。明英宗为什么会在临终时下诏终止殉葬制度?也许是因为他的钱皇后进谏,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他生身母亲的悲惨遭遇。
英宗在位的最后一年,从皇后钱氏口中才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废的胡皇后身上,并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
钱皇后为什么要替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说话呢?原来,作为英宗的皇后,钱氏并没有生过皇子,而当时周贵妃却有一子,即后来的宪宗。这种情形跟当年胡皇后无子,孙贵妃有子的情形极其相似。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形,使得钱氏深为同情胡皇后。只是钱皇后很幸运,并没有因无子而被废。
钱皇后和明英宗算是一对患难夫妻。土木事变之后,钱皇后把宫里的家底都拿出来交给瓦剌的使者去营救英宗。因为思念皇帝,她日夜哭泣,困了就卧在地上,结果弄瞎了一只眼睛,弄坏了一条腿。英宗回来被关在南宫做太上皇,心情很差,全凭钱皇后委婉劝解,所以英宗对钱皇后绝对是一心维护。他担心自己死后钱氏受周贵妃欺负,特地在临终之前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明代此前的惯例是一帝一后同葬,这道遗命就等于告诉周贵妃: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但钱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果然,英宗死后,周贵妃就闹了起来,要独称太后,排挤钱皇后。大学士李贤、彭时就以英宗遗命为理由反对,最后宪宗从中做个妥协,两宫并尊,周氏和钱氏同为皇太后。等到钱太后去世时,周太后又从中作梗,不让钱氏与英宗合葬。最后,钱太后被葬于英宗玄堂左边,右边空着留给周太后。这时,周太后又派人暗中做手脚,让钱太后圹位距离英宗玄堂数丈之遥,而且将中间堵塞起来,其意就是不让钱太后在另一个世界跟英宗见面。周太后的做法如今看起来是有点可笑,但在当时却是非常现实的考虑和思路,无不反映了宫廷斗争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