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实施层面,线网规划有效实施关键的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换乘衔接(可通过换乘枢纽进行)、建设运营模式、落实规划控制。
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的最终实现,需要将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其他轨道交通线网、对外客运枢纽和地面常规公交,乃至出租、非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进行网络和节点层面的整合,实现换乘衔接便捷、多模式一体化的交通服务。现代有轨电车大多是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补充,应做好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衔接,而常规公交线网应做好与现代有轨电车的无缝衔接。由于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大多是在原有的常规公交线网之上,为了确保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快速公交的功能实现,避免运能的浪费,需要对地面常规公交线网进行调整。调整策略通常有:
1)缩并与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方向相同的常规公交线路,根据客流需求,缩减走廊方向的常规公交运能,确保现代有轨电车能够发挥骨干公交的功能。
2)与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方向垂直或相交的常规公交线路,尽可能提供与现代有轨电车站点的换乘衔接,通过现代有轨电车站点锚固两个网络的一体化公交服务功能。
3)延伸无法与现代有轨电车换乘的常规公交线路,适当调整首末站位置,与现代有轨电车实现换乘。(www.xing528.com)
与非机动车的衔接:非机动车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一般来说,非机动车的服务距离为步行距离的5~10倍,覆盖面积为步行距离的25~100倍。积极引导居民采用“非机动车+现代有轨电车”这一出行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现代有轨电车站点到出行起终点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加现代有轨电车的覆盖范围。
理顺公交发展体制: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后,将对现有的公交发展模式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有必要首先理顺公交发展体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好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之间的关系。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种,因此其建设、经营管理和维护应以政府为主导。根据现代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在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时,建议应尽快确定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主体单位;同时运营主体应参与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才能有效地将建设与运营相结合,实现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效益的最大化;运营主体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车辆定期保养维护制度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落实规划控制:作为以地面铺设为主的现代有轨电车,将占用道路资源,同时为保证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往往采用专有路权形式。因此,现代有轨电车的道路断面形式与原规划的道路断面形式存在差异。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应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线网的规划和建设,优化道路其他部分断面形式,协调道路全线的线形和车行道。
现代有轨电车线网的规划建设将有效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为更好地发挥现代有轨电车的效益,需要对现代有轨电车布设道路周边的用地进行梳理,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的站点规划设计,适当进行用地调整,与现代有轨电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同时,重新进行用地开发的经营策划。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线网的建设,将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常规公交等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和换乘站点,需要开展相关枢纽规划设计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尚未建设的枢纽,需尽早控制用地,为今后枢纽建设和整个交通系统的整合提供基础。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必然会涉及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主要包括取消、缩短、延长及保留等几种调整方式。公交线路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是简单地调整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上的公交线路,因此需要开展常规公交线网的调整方案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