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鸦片战争:中英冲突中的英国赔款

鸦片战争:中英冲突中的英国赔款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鸦片战争200多年之前,中英两国也曾经有过一次军事冲突,但是结局却大不相同。1620年,英国商船“育尼康”号在澳门附近被风浪所毁,这也是来华的第一艘英国船只。此次冲突之后,明朝方面派出通事李叶荣与英国人接触。不久,中英在白沙海面发生了冲突,战斗中双方互有死伤。之后,11月22日,在广州的英商答应了中国的要求,赔偿了白银2800两。

鸦片战争:中英冲突中的英国赔款

很多人学历史都不喜欢晚清这一段,为什么?答曰:此乃中华之耻辱史也,一场场战争的失败,一次次割地赔款,一次次看得人气愤不已。清朝经过所谓“康乾盛世”,进入了“嘉道中衰”,道光朝的鸦片战争更是将表面依旧强大的清王朝打回了原形。尽管清军抵抗也算英勇,无奈中英两国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最后的结局还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鸦片战争200多年之前,中英两国也曾经有过一次军事冲突,但是结局却大不相同。

自从马可·波罗的游记畅销欧洲以后,几百年间,欧洲各国开始对传说中遍地是黄金和牛奶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兴趣。黑死病、无休止的战乱已经让欧洲人厌恶了欧罗巴大地,他们亟须寻找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来发展自己。大航海运动应运而生,最初是葡萄牙,然后是西班牙、荷兰,西方人饱含热情,一次次探索跟遥远的东方帝国交往的航线。

还处在都铎王朝治下的英吉利人也不甘寂寞,投入了这股东方淘金的大潮之中。1576年,以海盗马丁为首的英国商人试图通过西伯利亚探索通往中国的陆上通道,最终却以失败告终。7年之后,英女王伊丽莎白派遣心腹带着她写给中国万历皇帝的亲笔信前往中国。女王在信中提到希望中国皇帝能宽待英国臣民,并给予贸易方面的特权。但是送信人却在半路被葡萄牙人抓获,并扣留在了印度。不甘失败的伊丽莎白女王再次写信,于1596年派遣使者再次前往中国,使者在半路还是遭遇不幸,信件又没有送到。

接下来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一世应国内商人开通对华贸易渠道的要求,再次写两封信给中国皇帝。天不遂人愿,此事又中途作罢。中国市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英国人不可能轻易放弃。1620年,英国商船“育尼康”号在澳门附近被风浪所毁,这也是来华的第一艘英国船只。1635年12月,英王查理一世派遣约翰·威德尔船长来华,命其带领6艘船组成的船队寻求对华贸易。当时葡萄牙人跟荷兰人为了在华经济利益之事,争斗得十分激烈。这次对于英国人的到来,葡萄牙人是存有戒心的,他们不希望英国人染指在华贸易,从而从他们这里分得一杯羹。

1637年6月,也就是明崇祯十年(1637年)五月,英国船队抵达澳门附近停泊。葡萄牙驻澳门总督派人告诫英国人不要继续向前。经过交涉,澳门的葡萄牙人拒绝给英国人提供对华联系的中介,英国船队只好开船到了潭仔。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个中国官员,该官员带着随从来到英国船上,听取了他们的要求,并答应把他们的意思转达给广州官员。7月底,英国船队沿着广州方向航行,这引起了明朝方面的警觉。英船到达了南头寨,守卫的明军施放火铳,打死了几个英国人,英船只好退却到了南湾。8月8日,英国船队又来到了虎门亚娘鞋停泊。守卫虎门炮台的明军鸣炮示警,威德尔船长下令英国船队炮轰虎门。因为英国军舰炮火凌厉,虎门炮台失守,英国人攻上炮台,搬走了一些明军留下的大炮到船上。(www.xing528.com)

此次冲突之后,明朝方面派出通事李叶荣与英国人接触。第一次李叶荣警告英国人即刻离开虎门。第二次李叶荣警告如果英国人再不离开,明军就要实施军事行动了。9月10日,明军对拒绝离开的英国船队发动火攻,却因为风向不顺没有烧到英船,英方发现后快速逃脱。为了报复,威德尔带领他的船队在虎门附近烧毁3艘中国帆船,同时还焚毁了一个市镇,抢走了30多头猪。9月21日,英军再次攻占并烧毁了虎门的亚娘鞋炮台。之后,英国人得知了大规模的明朝船队正在调集赶来,他们担心寡不敌众,于是举起白旗跟明军喊话说开船回国,永不再来。不久,中英在白沙海面发生了冲突,战斗中双方互有死伤。明朝方面扣押了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威德尔为了救回英国商人,转求葡萄牙人代为转圜。经过斡旋,英国人在10月9日跟明朝方面谈判,威德尔在永不再来中国海岸的保证书上签字。之后,11月22日,在广州的英商答应了中国的要求,赔偿了白银2800两。随后,被囚禁在广州的英国商人被明朝政府释放回到澳门。11月30日,英国人又在澳门签订了一份正式的保证书,保证遵守中国法律,如果有违犯,愿意接受明朝官方的任意惩罚。1638年1月10日,英国人最终登船回国,终明之世,他们兑现了承诺,再也没有来过。

在明朝方面军事和外交谈判的双重努力之下,英国人心服口服地离去。整个事件的当事人,英国人芒迪通过跟中国人的交往,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中国的优点。他感叹中国古老、广大、富饶、健康人文和政府形式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无可比较的。想想清朝“康乾盛世”之时,马戛尔尼使团对当时中国的评价,差距明显。所谓盛世之中的清朝人在外人眼中还不如即将灭亡的明王朝的人,这本身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事情了。

明朝在崇祯末世之时,应对此次英国人“虎门事件”,主旨是允许贸易,但是不可威胁中国海防和安宁。整个事件处理中,明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保持了国格,还让英国人赔款,比之200年之后的清朝,真可谓高下立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