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熙宁年间,宋神宗赵顼正在坚定不移地继续他的变法大业。这一日,宋神宗下令宦官把一幅画像送入他的寝宫,他要随时观瞻。两名宦官领命之后,带着画像入宫,将画像缓缓展开,一名年老的宦官盯着画像上那人看了起来。
画像上是一位全身披挂的威武将军,只见他俊朗的脸上赫然刺着一些小字,让整个画像的风格看起来那么不协调。“呀!原来是狄枢密。”老年宦官惊叹一声。旁边的小宦官问道:“狄枢密是谁?”老年宦官叹了一口气说:“说起这位狄枢密,他可是顶天立地的大将军,仁宗皇帝也称赞他是当世的关羽、张飞,只是死得太可惜了。”于是,他开始讲述狄枢密的故事——
狄青,字汉臣。他16岁的时候,兄长狄素跟乡里一个号称铁罗汉的人在河边决斗,失手溺杀铁罗汉,结果狄素被人捆绑。正在田里做农活的狄青看到此情此景,挺身而出,大声喊道:“杀铁罗汉的是我!”于是大家一拥而上捆绑了狄青。狄青代兄受过,入京加入了军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北宋著名文官王尧臣考取状元时,狄青刚刚加入军籍。王尧臣唱名出行的时候,场面很大,看热闹的人山人海。当时狄青也跟士兵们一起看热闹。有一个当兵的对这个大场面羡慕不已,他说:“他是状元,我等却是士卒,人和人真是命运不同,不能比较啊!”狄青说:“这不一定,将来的命运也要看才能如何。”听这话的人哑然失笑。后来没有想到狄青做了枢密使,王尧臣做了副枢密使,反而成了狄青的部下。
一开始,狄青在御马直做骑兵,后来做了散置。西夏李元昊反叛,狄青应征出战,前后经历了大小二十五战,中箭伤达到八处之多。前前后后在西陲立功无数。在战斗中,狄青披头散发,带着青铜面具杀入敌阵,敌人望风披靡,无人敢挡。同时,他那造型引起了大家对他的关注。
尹洙发现了狄青这个人才,把他推荐给当时的名臣韩琦和范仲淹,并跟他们说:“这是良将之才啊。”范仲淹把《春秋左氏传》送给狄青读,并说:“为将者不知道古今的历史,只能是匹夫之勇罢了。”于是狄青开始发奋研读兵法,以至于达到了精通秦汉以来将帅作战的兵法的程度,实践跟理论相结合,这为狄青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狄青在军中作战勇敢,终于升到了副指挥使。宋仁宗召见狄青,看到他脸上依然留着当兵时候的刺字,就劝他用药除掉。狄青却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不问出身门第,根据军功提拔了臣。臣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为有这些刺字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衷。臣想留着它来鼓励军中将士。”这番话让宋仁宗对狄青有了更好的印象。
皇祐年间,广源州的蛮人首领侬智高叛变,攻下邕州,又围困广州,岭南震动。面临如此严峻形势,狄青请缨出战。狄青率兵走到了桂林南边,路边是一个大的庙宇,据说特别灵验。狄青下令取了一百多枚铜钱在神像前祈祷:“如果这次作战真的能大捷,那抛出的所有的钱正面都朝上。”左右之人都纷纷劝说万一抛钱不能如意,恐怕对军中士气不利。狄青不听,毅然决然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抛出百枚铜钱,结果所有的铜钱都是正面朝上。于是军中将士欢声雷动,狄青也非常高兴,他让手下取了一百多枚钉子把铜钱钉在地上,然后用青纱笼罩。后狄青平定了侬智高叛乱之后,才拿来那些钱给自己的幕僚看,原来这钱是特制的,两面都是正面带字的,是狄青早就准备好的用来鼓舞士气用的。由此可见狄青是一名智将。
狄青到了前线,以擅自出战之罪斩杀将领,军纪肃然。狄青又出乎敌人意料,夜袭昆仑关,斩杀了侬智高部下数千人。侬智高被迫放火烧城而逃。战后整理战场,发现有一具尸体穿着金色龙袍,于是部下将领都说侬智高已死,要向朝廷报功。狄青说:“也许这是一个骗局。不确定的情况下,我宁愿说侬智高失踪,也不能欺骗朝廷来报功啊。”(www.xing528.com)
凭借战功,狄青从一个大头兵做到了那个时代武将梦寐以求的最高位置枢密使。每当他出行的时候,士兵们都指着他夸耀不已,他已经成为普通士兵们的精神领袖和奋斗榜样了。
这位北宋最出色的将领之一已经达到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顶峰,可是命中注定的悲剧还是悄然来临。首先,狄青从军之初到他坐上枢密使的高位,始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武人的歧视。狄青在与韩琦共事之时,曾经有一日宴席之中,有一妓女名曰白牡丹的,在给狄青劝酒时候戏言:“斑儿你再喝一杯吧。”其实就是讽刺狄青面有刺字。狄青气不过,重打了白牡丹一顿。要知道当时狄青已经做到了总管的位置,还被一个妓女嘲笑,狄青心中之郁闷可想而知。但是这件事情如果跟接下来的一件事情比,还真不算事。狄青的旧部焦用因事触犯韩琦,韩琦打算杀掉他。狄青在阶下恳求韩琦:“焦用是立军功的好男儿啊。”韩琦不屑地说:“东华门外状元唱名而出的才是好男儿,他算什么好男儿。”狄青颤抖无语,一直站立了很久,直到旁边有人提醒他说:“总管,你已经站了很久了。”他才敢退下。
狄青在做了枢密使后也遇到不少的讥讽和嘲笑。有一次,狄青从延安回到枢密府。属下负责迎接他的人好几天都没有等到他,于是愤而大骂:“迎接一个赤老,好几天都不来。”都城的人一般都蔑称军人为赤老,于是那些读书人都称狄青为赤枢。狄青和他的副手王尧臣在一起的时候,王尧臣常常拿狄青脸上的刺字开玩笑:“你脸上的字更加鲜明了。”狄青回道:“你喜欢吗?送给你一行字吧。”王尧臣作为一个文官公然嘲笑武将出身的上司,由此可见宋朝以文治武国策的影子无处不在。
狄青自己在做了枢密使以后,常常恃功而骄。每次发给士卒们衣服、粮食,都说:“这是狄家爷爷赠送给你们的。”这话传入了朝廷的耳朵里,在那个处处防范武将的时代,这话无疑为狄青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文官借助一系列的“灵异”事件造势驱逐狄青。先是有人传言狄青家的狗头上长出了角,还数次发光,于是有人劝宋仁宗将他调出京城以保全他的声誉,但是宋仁宗置之不理。狄青可能是道教的信奉者,一天晚上家里在斋醮,不慎引发火灾。火情报到了开封府,等府尹到了以后火早就熄灭了。但是第二天都城就有传言说狄青家里晚上火怪烛天。知制诰刘敞听到这个传闻,对开封府的王素说:“昔日朱温、朱全忠在午沟居住的时候,夜晚也是光怪出屋,邻居以为是失火然后去救火。今天这个灵异,跟朱温的很像啊。”这句话很歹毒,直接暗示枢密使狄青有代唐自立为帝的朱温那样的异志,这等于说狄青有谋反之心了。
当时文彦博当政,他建议朝廷把狄青任命为两镇节度使,让其到地方为官。狄青抱怨道:“我无功受两镇节度,无罪而出外典藩。”这话传到宋仁宗耳中,他对文彦博说:“狄青是忠臣啊。”接下来文彦博的一句话水平之高让人叹为观止:“那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这个例子用得精妙,用宋太祖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死后,就取代孤儿寡母的江山来说事,让宋仁宗无言以对。狄青后来还到中书省找到文彦博,跟他解释之前的事情。但是文彦博却直盯着狄青说:“没有别的原因,朝廷怀疑你了。”听到这话的狄青如五雷轰顶,吓得倒退了好几步。朝廷旨意下,狄青被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外做了陈州知州。
出任陈州知州的狄青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他跟身边的亲信说:“狄青此行必死。”亲信问何故,狄青回道:“陈州出产一种梨子叫作青沙烂,如今狄青去陈州,必然烂死。”狄青到了陈州以后,朝廷每月两次派遣使者来慰问狄青,实则盯着狄青在地方上有没有小动作。狄青听说使者来了,每次都怀疑使者来杀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了身体的疾病,于是半年之后,狄青病重,不治而亡。
本来狄青可以为宋朝建立更多的军功,可是因为宋朝以文制武和轻视武人的国策,再加上一帮子文官士大夫不遗余力的打击陷害,终于酿成了狄青的悲剧。在狄青死去60年后,金人打入开封府,把北宋皇族上千人押赴北国之时,背负靖康之耻的宋朝皇室是否在感叹如果狄青再世该有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