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书堂:太监的历史之路

内书堂:太监的历史之路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到内书堂所设立的课程和教材,跟那些埋头科考的读书人有同也有异。就拿出行来说,其他内官衙署的宦官看到内书堂学生排班行走时,必须拱手端立让过,就是司礼监的老资格太监也不例外。这就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离司礼监掌印太监或者秉笔太监的位置更近了。就是明末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也是内书堂毕业,而并不是惯常人们所说的目不识丁之辈。

内书堂:太监的历史之路

明代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群飞扬跋扈的太监,他们口含天宪、目不识丁、无法无天,仿佛是一群只知道欺压良善的大老粗。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来看看明代专门为宦官设立的学校内书堂的历史就知晓一二了。

制度性的宫廷宦官教育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天下,其间战场上多有宦官立下赫赫武功,比如郑和、王景弘、王彦等人,再加之建文朝廷多有宦官暗中“反水”,为其通风报信,才使得他顺利夺取帝位,建文遗臣的大规模不合作导致他的杀戮,朝中文官力量的缺失,夺位之不正,这一切都成为他不得不信任宦官力量的因素。

明代不立宰相和独特的监督体系又要求宦官来填补权力制衡的真空。明自成祖以后,宦官开始全面渗入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各领域。宦官参政随着明代政治体系的发展,恰恰成为明代保持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通俗一点说,宦官也是官,也是明代国家政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不过明代正规法典在纸面上从来没有把这一制度记录在案而已,当然明代的文人士大夫们也不愿意承认明代宦官干政的合理性,对此避而不谈。不管他们的认知如何,明代宦官切切实实成为明朝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参与政务就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所以旨在培养文化型宦官的教育机构——内书堂也就应运而生了。

内书堂乃皇宫内正规的宦官教育机构,类似国子监。内书堂对学生的选拔、教学以及教师的配备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毕业之后的宦官有机会进入司礼监等重要内官衙署,在内书堂读书的宦官们常常自比为翰林。要知道入翰林院的都必须进士出身,非十年苦读并获得殿试优秀成绩的人,是难以进入的。由此可见,内书堂培养出来的知识型宦官水平确实很高。

内书堂的生源,按照刘若愚《酌中志》的记载,每年都要选取十岁上下容貌俊俏、聪明伶俐而且可以造就的小宦官二三百人入学。内书堂位置在皇城东北,司礼监第一层大门稍南,有十余株松树之处。入学的内书堂学生要参拜孔子牌位,类似于民间书院的入学仪式。孔圣人牌位所在北面一间就是内书堂教师的休息室。

说到内书堂所设立的课程和教材,跟那些埋头科考的读书人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四书五经,还有一些儿童启蒙读物《百家姓》《千家诗》《孝经》等。相异的教材有《内令》(明太祖以来历代皇帝对宦官的戒谕)、《中鉴录》(收集各朝代奉公守法的贤宦事迹)、《貂珰史鉴》(记载明朝以前宦官专权之祸),还有判仿(对于具体公文的处理意见,这也是为将来那些能进入司礼监的宦官提供岗前培训,以便于他们更加熟练地“批红”)。

内书堂的课业是比较繁重的,除了这些必修课,还有种种“选修课”。有志于出人头地的宦官往往会在课后业余时间翻看一些典籍,比如《大学衍义》《资治通鉴》等,还有诸家笔记野史

内书堂的教师是“高配”,其标准甚至超过了国子监。内书堂的学业教育由翰林院负责。翰林院素称“清要之地”,不仅是因为明中期以降“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的翰林们很多都有机会成为内书堂的教师,而他们培养的宦官里面说不定就有一些进入司礼监,成为司礼监掌印、秉笔或者随堂太监。这种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官场上的重要资源。专门任用翰林院翰林做内书堂教师始于景泰年间。教师数量三到六人不等,而教学年限从三到二十年不等。

内书堂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年长而且有势力的六到八人会被任命为学长,稍能写字者被任命为司房。假设有背不过书、写字不堪或者污损书籍乃至犯规有罪的学生,都要被教师记录在案,然后交给提督太监责罚。如果是其他一些小过错,轻一点的就由学长用界方责打,重一些的则需要在孔圣人像前罚跪,再重一些的就要处以扳着几炷香的处分。时间为一炷香或者半炷香,受到责罚的学生轻则昏厥倒地,重的甚至呕吐成疾。有些人常常行贿学长,用这种酷刑来责罚与自己有仇者。

内书堂每月初一、十五以及节令都会放假,每天夜幕降临,放学后小宦官们也会有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排班题诗的接龙比赛,如果失误则会被众人群起而侮辱。读书好的学生会有一些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也会有一些有权势的大太监来选择一些有前途的内书堂学生成为自己的名下宦官。(www.xing528.com)

内书堂有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不断,甚至还有皇帝主持的类似科考殿试般的重大考试。崇祯元年(1628年),皇帝就亲自主持了命题考试。崇祯十二年(1639年)甚至还发生了一起宦官殿试作弊事件,作弊者顾三聘被杖毙。

如此严格的教育背景下的内书堂宦官,地位自然也与众不同。就拿出行来说,其他内官衙署的宦官看到内书堂学生排班行走时,必须拱手端立让过,就是司礼监的老资格太监也不例外

内书堂毕业后的宦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首选途径当然是进入文书房当差。这就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离司礼监掌印太监或者秉笔太监的位置更近了。明中期以后,内书堂学习的经历成为司礼监秉笔或者掌印太监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极少数情况是例外。就是明末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也是内书堂毕业,而并不是惯常人们所说的目不识丁之辈。清修《明史·沈传》中有载:“故事,词臣教习内书堂,所教内竖执弟子礼。李进忠、刘朝皆弟子。李进忠者,魏忠贤始名也。”由此可见,魏忠贤也是手握内书堂“毕业学历”,只不过他因为中年入学,学习能力有限,所以仅仅粗通文墨而已。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只有明穆宗时的孟冲、明神宗时的张明、明熹宗时的王朝辅是不识字而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这也是极少的特例了,况且孟冲就是因为不识字而被两宫太后排除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行列。

另外,学习极为优秀者会被选派到东宫做太子侍读。这些人往往是内书堂学生中的佼佼者,得到皇帝和大臣们的赏识,才有可能获得这种待遇。而一旦成为太子侍读,就意味着可以跟太子朝夕相处,将来太子登基为帝,这些宦官自然可以水涨船高,获得高位。典型的如王振,他的出身,并不是如《罪惟录》中所说是因为他做地方教官时成绩不好而自宫入宫,《明宪宗实录》和智化寺碑文都有明确记载,他永乐年间就入内书堂读书,应该是成绩表现极为优异,宣德年间就入司礼监,后又被选拔为太子朱祁镇的侍读。王振在任职期间,还是尽心尽责,导帝以正,得到了朝臣和太后的一致好评,才为他在正统年间掌握大权打下了基础的。

更多的内书堂毕业生是进入宦官二十四衙门任职或者在宫内为宫女们教书。这些人进入二十四衙门多是从事文牍工作,相比于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下层宦官来说无疑是幸运的,而老成稳重者会被安排教授宫女诗书,这也是一份清要之职。

据明史专家方志远先生估算,整个明代内书堂累计培训出10万多名弟子!这些内书堂毕业的学生成为明代知识型宦官群体,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以自己的知识为明帝国政治体系的运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考诸近三百年明史,多有内书堂毕业背景的宦官为明朝做出了贡献:如来自安南的宦官阮浪、阮安,一个因忠心侍奉南宫困厄的太上皇明英宗被陷害致死,一个为北京城市和宫殿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死后囊中钱财不过十两;又如老成持重的萧敬,正直忠谨的田义、陈矩,严谨忠心的黄锦、王安,殉国自焚的高时明……他们对明朝的贡献甚至可以说不亚于文官士大夫阶层。

不仅是政治领域,那些内书堂毕业的宦官在文化领域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是一些知识型宦官擅长的领域。比如冯保,就是内书堂毕业的高才生,对于琴棋书画多有涉猎,书法水平也很高,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的题跋就是他亲笔所作。张雄,诗词水平极高,连皇帝都心悦诚服。鲍忠,闲暇之时,躺在巨石之上,取一落叶书写诗词,飘飘然真有深山隐士之风骨。成化朝的司礼监太监戴义,精通琴艺,他的楷书甚至可以媲美书法家沈度(沈度书法之美,被明成祖朱棣盛赞为“本朝王羲之”)。据传,南方有一个善于琴艺的妇人,她游遍两京十三省还没有遇到对手。后来她听说了戴义的大名,前去拜会。戴义一曲琴罢,恰如行云流水,又似天籁之音,妇人泪如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她当即就把自己携带的美琴在阶石上摔得粉碎,然后拂衣而去,此后终生再也不谈鼓琴之事。

内书堂毕业的宦官们不但接受了文化知识教育,而且忠君思想的灌输也为他们忠心君主和王朝奠定了基础。内书堂这个机构确实使得明朝宦官整体知识层次大大高于其他朝代,也成为明代宦官干政的一个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