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组织和思想作风建设 2003年12月,县第十二届党代会选出以朱惠民为书记的县委领导班子;2006年11月,县第十三届党代会选出以吴红娅为书记的县委领导班子;2011年10月,县十四届党代会选出以杨安文为书记的县委领导班子。分别召开第十五、十六、十七届县人代会,分别选出以吴红娅、杨安文、苏勇为县长的政府领导班子。确立加快“六大一强”进程,为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
“十五”期间,以“学教”活动为载体,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三个代表”思想、“三观”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领导发展的能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养提高。圆满完成全县第六届村支两委换届选举,村支两委干部文化水平明显提升,年龄结构明显优化,工作能力明显增强。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加强,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2007年,204个村完成新一轮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制定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组织辅导专斑,宣讲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2010年,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实施“双带能人”工程,全县能人型村干部60%以上;结合“三级联创”(指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中,开展“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县“四大家”领导联系点制度和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考评体系,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和机关效能提升。
2012年,围绕加快建设武陵山区跨越发展先进县目标,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三联三争”(机关联基层、干部联群众、党员联困难户,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致富模范、争做脱贫标兵),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派员组建、区域联建、村企联建、挂靠组建模式,组建党的组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区域化、党务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党组织自身建设规范化、党群组织一体化。《湖北组工》、湖北日报、恩施日报宣传介绍其经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出台《领导班子制度建设汇编》,致力于将各级领导班子打造成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高效型班子。坚持干部离任审计、民主理财、财务定期巡查等制度;重点整治22个财务单位,对其“一把手”、分管领导约谈、问责。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立案51件,同比增长54.5%,处分51人,其中科级干部12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重拳治理“庸懒散软”、整酒敛财、签单吃喝、公车私用、吃拿卡要、“吃空饷”等不良现象。问责25个单位,67人,其中副县级2人、正科级24人、副科级20人;责令书面检讨和通报批评67人、诫勉谈话22人、扣减经费43万元,有3名单位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十五”时期,推进和谐鹤峰构建。在文明单位(行业)创建,开展“文明执法、满意在百姓”“首问负责制”“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系列活动,将部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寓于创建活动中。县交通警察大队、县审计局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一中、县公路段和容美工商分局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建成州级最佳文明单位11个、州级文明单位25个、县级最佳文明单位11个、县级文明单位53个。在文明集镇建设上,走马省际口子镇开发古城新区,国家文明委授予其全国文明创建先进村镇;燕子镇、太平镇街道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
“十一五”时期,精神文明创建力度不减。201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获得省、州、县级文明村(社区)荣誉称号的,由县财政分别按5000元、2000元、1000元给予奖励。
2012年,敢闯敢试的鹤峰人从狠刹违规整酒风等不正之风中得到启示,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掀起精神革命,强力推进以“四新八无”(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公民,建设新家园;无非法上访,无阻扰施工,无安全责任事故,无政策外生育,无违规整酒,无违规建房,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为核心的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争做“美丽鹤峰人”、打造“美丽鹤峰”。同时,组织往届文明单位与新一轮“三万”活动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造势。通过各级文明单位率先垂范和典型引路,形成部门带乡村、部门带社区文明创建格局,打造一批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态势,提升全县文明创建的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县审计局、县国家税务局;省级文明单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容美镇工商所、县公路管理局等单位率先垂范,带头开展“最美”创建,为全县“最美”创评开了个好头。
扩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3—5岁儿童入园率为32.8%。此后,县城、乡镇民办幼儿园很快发展起来。2010年,儿童入园率上升到77.7%,比2005年上升44.9个百分点。
2002—2005年,小学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99.57%。2006—2007年,推进农村教育经费项目保障机制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州政府教育责任目标考核中,两年蝉联第一。2007年,在国家西部地区扫盲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基”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鹤峰被授予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地区”荣誉称号。2011年,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完成“班班通”全覆盖、图书室升级、新能源改造等四大改造工程。有效解决或缓解学生洗澡难,教学、体育器材少等问题。(www.xing528.com)
2000年后综合性职业高中兴起,2002年在校生普、职高中生比例趋于协调为3∶1。2009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完成各类短期职业技术培训7456人次,被评为“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2010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36人,上线率为12.4%。
2012年,小学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8.67%。燕子乡民族中心学校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4年开考,到2005年累计毕业478人。国家成人高考1990年在鹤峰设考点,到2005年接受考生2316人。县招生办2002年被省教育厅考试院颁发高等教育自学事业发展奖。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2年公费医疗改为保险医疗,由医疗保险事业局统一管理。2005年省政府把我县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当年18.49万农民中有14.454万人参加新农合,占78.13%。2007年乡镇卫生院9个,中心卫生室40个,建立便民药柜37个。2009年被国务院防艾工委办评为全国第一批优秀示范区。县中心医院通过评审评定为二级优秀医院。2012年参加新农合180999人,参合率95.5%;累计补偿509174人次,补偿金额4946.24万元。县中心医院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
促进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十五”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团体,包括老年文化艺术团体不断涌现,活跃在城镇、乡村。2005年,鹤峰作家邓斌、向国平合著的《远去的诗魂》获得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4年,由副省长蒋大国题写展标的“民族碑林”暨民族文物精品展在县博物馆揭幕,州委常委、州宣传部部长陈远斌和湖北、湖南相邻县市领导参加揭幕仪式。博物馆被省人事厅、文化厅评为“湖北省十佳文博单位”“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县初步形成音像、演出、娱乐、电影、网络文化、书刊、体育健身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体育市场体系。
“十一五”到2012年,鹤峰民族文化、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县文联、县诗词楹联协会、县书画协会等多次组织采风、笔会、创作竞赛等活动。2008年举办首届茶叶文化节;鹤峰“生命工程”江坪河电站大坝截流系列庆典活动;非物质文化展演等。杨秀武长篇诗集《巴国俪歌》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9年,由李传锋等鹤峰籍作家创作的《鹤峰作家文丛》共10册出版。2010年,徐培之创作的传记文学《铁血人生》,陈平章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风雨江坪河》两部著作出版发行。杨秀武创作的电视剧《段德昌》由《中国作家》刊载。向淑珍的《一缕墨香》、杨年京的《夕阳吟》等诗词专集出版。县文联与县政协文史委员、宜昌夷陵区文氏家族,对南明首辅文安之(葬鹤峰紫草山)进行研讨,编辑出版《鹤峰文史资料——文安之专辑》。2011年,长篇小说《虎钮金印劫》、文学论文集《寻找湮灭的辉煌〈田氏一家言〉校注赏析》《鹤峰民间文化丛书》等出版。2012年,《鹤峰县志(1986—2005)》出版;《中国共产党鹤峰县历史(1949—1978)》编撰工作启动。
社会综合治理与依法治县 2002—2012年,开展四五、五五普法;学习宣传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四五普法对象137431人,受教育面93%以上,其中公职人员普法100%,在校学生普法100%。全县7623名公职人员参加普法教育,参考率、及格率100%。“五五”普法顺利通过州级检查验收。以“法律六进”(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为平台,将法制宣传教育与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有机结合;探索建立法制宣传与有行政执法权部门联动,共同履行法制宣教职责。
“十五”时期,大力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在农村加强治安中心户长和联防长建设,选举产生中心户长2570名;城区组建各类联防联治队伍442支,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县委、县政府把“平安鹤峰”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平安创建标准、实施方案,落实严格的考核制度。组织政法综治部门打黑除恶、禁赌反盗等严打专项行动,维持社会稳定。
2006—2012年,以争创“全省平安县市”目标,突出“维护社会稳定,创优发展环境”两个重点;化解社会矛盾,整顿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建立联防联治制度,编制“平安防护网”,实现天网、地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天罗地网。县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被授予“2011年湖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2年度治安保险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