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鹤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并付诸实施。从两叶(茶叶、烟叶)起步,两化(磷化、药化)翻身;到提出“六大一强”(即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鹤峰建设成为茶叶大县、水电大县、药化大县、创汇农业大县、生态农业大县、磷化大县,跻身全省山区经济强县行列)。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富县、产业富民的路子;以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农业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以开发绿色资源为主的大户承包、联片开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逐步形成茶叶、蔬菜(包括反季节蔬菜和山野菜)、林果业、畜牧业、烟叶等五大特色产业。工商企业从改善经营机制到以民营为主体的改革;从家庭式、作坊式经营向现代化、工厂化、高科技生产转变;从封闭式的独立挣扎、到开放式的招商引资、合资经营。逐步形成水电、绿色食品加工、药化工、磷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1986年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科学种田,提高单产,稳定总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林、牧、茶、烟、药,以烟、茶为突破口,培植和发展骨干财源基地。1987年县政府提出努力促进农、林、牧、副、渔,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在全县培养一万个商品粮生产重点户,烟叶生产推行合同制。以高原乡为畜牧生产基地。1990年进一步扩大烟叶面积,加强茶园管理和老茶园改造,巩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理顺农产品流通渠道。五年努力、实践、坚持,建成粮、烟、茶、药、牧、林6大基地,“两叶”成为龙头产业。1990年,粮食总产746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057万元,比1987年增长15.2%,烟、茶提供税收占县级财政收入的49.36%。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结构产值比由1987年的59.9∶15.0∶21.9∶3.1∶0.1调整为63.5∶12.2∶19.8∶4.3∶0.2,粮食与多种经营的产值比由1987年的50.2∶49.8调整为47.9∶52.1。农产品商品率达到40%以上。“七五”期间粮食产量、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和13.2%。
发展农村多种经济 1978年以后,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稳定山界林权,划定自留山。对集体山林权属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1981年踏勘定界,颁发自留山林权证,实行家庭承包;确定谁种谁有,可以继承,可以转让,50年不变。共给37207户(占总农户96.2%)农民划定自留山202.8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70%)。
1989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十年绿化鹤峰的决定。2000年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蓄积量和森林面积双增长。涉林(包括茶叶、道地药材、箬叶、干鲜果、森林食品)产值达2.5亿元,是1986—1990年五年总和的4.6倍,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林产品出口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为全县人民提供收入1.5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获得现金收入9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长友森林食品、环球木制工艺品,获省第二届林博会产品金奖。
1990年鹤峰县被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简称长防工程)。到2000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工程营造林106.9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56.7%,总投资473.3万元,其中群众投工317.5万个。1993年通过部、省验收,林业部向全国通报:营造林合格率和核实率均达100%。以后,每年都顺利通过省长防办组织的检查验收。
1998年鹤峰县被确定为世行贷款三期林业项目建设县。利用世行贷款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支柱产业,达到减轻贫困、造福人民的目的。规划人工造林40425亩;项目受益农户4137户、13274人。1998年12月起实施,建设期六年。全县共完成造林任务59140.5亩,占计划数的120.6%,经年度验收合格。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简称UNDP)社区林业扶贫项目,1998年正式启动,总投资100万美元。项目建设期三年。项目农户人均纯收入从项目启动前的752元增加到1150元。
澳援洪灾恢复项目1999年在走马镇启动,总投资246万元(其中澳大利亚无偿援助134万元),植树造林1546.5亩,解决200户缺水户人畜饮水,5个村1710个农户6500人直接受益。
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于2000年启动。2000年完成全县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设计,工程期内造林总任务30万亩。总投资41134.64万元。2002年正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各项指标均达100%,工程建设成效受到中南林科院专家好评。
1986—2005年,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茶叶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意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县农村一大支柱产业。1992年鹤峰县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湖北茶叶第一县。1986—2005年,茶园面积增加5.3万亩,增幅84.1%;茶叶产量增加6957吨,增幅539.1%;茶叶产值增加1.475亿元,增22.1倍。
1978年全县种植白肋烟和烤烟4581亩,产值106万元。进入八十年代,烟叶面积、总产量不断上升。(www.xing528.com)
1985年冬开始,县委、县政府以五里区为试点,拟以货币形式代农业税(公粮),将大田好土改种烟叶。1986年五里区烟叶面积达到15000亩,全县共33400亩。当年烟叶丰收。烟叶亩平收入1200元左右,比种粮食高出3—4倍。种烟户吃饭问题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从那时开始,彻底改变了鹤峰人民祖祖辈辈以苞谷(玉米)、洋芋、红苕等粗粮为主粮的历史,家家户户改吃以大米为主的细粮,或者粗细搭配。1986年后全县推广五里经验,实施烟叶规范化生产,推进集约化种植、机械化操作,推广科学种烟和烟叶烤、晾制技术。到2018年,面积稳定在4—6万亩;烟叶质量大幅提高。烟叶成为鹤峰县重要支柱产业和主要财源,成为国家优质烤烟示范区,成为湖南常德烟厂名牌卷烟的重要原料基地。
烟叶长势旺盛
全县草场总面积55.7万亩,可载畜2.89万头牛。1980—1981年高原3个牧业队种黑麦草、白三叶、聚合草1451亩。1984年8月飞播牧草1.43万亩。1985年高原岩屋588户受益,养牛1232头,喂羊627只;芹草坪,响溪坪混播黑麦草、红白三叶、鸭毛草面积1.3万亩。
1978年下放集体猪场,允许猪肉自由上市。1984年国家取消对农户统购统派生猪任务,实行市场议购,并减免自养自食生猪屠宰税。1985年生猪发展到19.17万头,出栏率为87%,与1978年相比,出栏率提高57.7%,头平均出肉率提高62.3%。
1985年饲养量23.2万只。
发展乡镇企业 “七五”时期,全县乡镇企业在治理中整顿,在整顿中发展,坚持以区、乡、村企业为主体,由原来的公社、大队两级发展为区、乡、村、户、联户5个层次。1984年设立乡镇企业管理局(2001年乡镇企业管理局并入县经济贸易委员会)。1985年乡镇企业3355家、从业人员2872人、总收入10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702万元的14.4%;利润205.88万元、税金107.87万元、占农业提供税金的52.6%;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51万元。
1990 年全县有乡镇企业2044个,从业人员5292人;企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737.72万元上升到2506万元,增长2.4倍,联户和个体企业比1985年增长28.3%,集体企业的比重比1985年增加2.5个百分点;企业总产值过百万元的区7个,最低铁炉区达56万元,最高的走马区达到702.62万元,而1985年过百万元的区只有走马一个,总产值631.1万元;固定资产2693万元,比1985年增加1.57倍;实现工业产值1211万元,比1985年增长343.5%;通过关停一批管理不善的企业,企业个数由1985年的3355个减少到1990年的2044个,下降了39.1%,而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由1985年的6.61元上升到1990年的9.68元,每百元产值占有的流动资金由1985年的4.98元下降到2.55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5年的人均494元上升到747元。
1985年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及其他企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是1∶7.13∶62.73∶5.92∶2.66∶21.56,1990年调整为1∶7∶48.32∶16.72∶15.36∶11.78。1990年在区、乡、村、联户企业总产值中,一、二、三产业为1107万元、221万元、1178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108.95%、6.28%、20.5%。到2000年底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达70%以上。1986年全县正常运转的乡镇企业小水电30座,总发电量1341万千瓦,总产值110万元。
在产业结构上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采掘、化工、交通运输、建工建材、商业饮食综合发展。农、林、牧、特产品丰富,储量大、分布广,且相对集中,开发价值大、方便管理、易于运输流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