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市场物价,稳定金融市场 1949年12月29日,恩施军政办事处、恩施专员公署联合发布“自1950年1月1日起,禁止银圆及其他金属币和伪币流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的通令。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鹤峰县支行成立,正式发行人民币,面额一百元、二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一万元、五万元7种,挂牌收兑银圆及金银。年底,全县收兑各类银圆1161枚、白银9539克,投放人民币1219万元,发放各种贷款5980万元。
1950年全县吸收存款5400元(新币),发放贷款1.96万元(新币),其中农业贷款4600元(新币)。1950年,除征收农业税(又称公粮)外,实际开征货物税、工商业税、所得税、印花税、屠宰税、交易税6种。1950年3月,县政府组织以县支行为主的工作专班,发动、号召人民群众认购公债。不到半个月,完成2371份,合收入民币7249.7万元,超额完成任务。1950年3月3日,政务院作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1950年4月,县政府决定由县支行将全县库存的70万斤余粮,用作实物贷款,帮助农民救灾度荒。到6月中旬,全县共计发放贷粮7万多斤、麦种1.3万斤。此外,还配合中茶公司向茶区农民发放无息实物贷粮苞谷30万斤。全年向私营工商业者发放贷款1.5万元(新币)。5月21日至23日,赵鹤巢主持召开全县第一次财经工作会议。会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财经工作中出现的混乱现象进行检讨,提出整顿措施。
1951年1月,成立以县委书记程达为主任的财贸委员会,加强县委对全县财经工作的统一领导。
同年1月,县粮食商店成立,先后在城关、太平、留驾、燕子、五里、白果设分店。1951年全年购销粮食825万斤,其中收购233万斤、公粮入库438万斤、销售154万斤,购销粮食占市场成交粮食的70%;1952年购销粮食1088万斤,其中收购263万斤、公粮入库238万斤,销售587万斤,购销粮食占市场成交量的80%以上。
1951年底,全县建立金融委员会36个,信用互助组92个、储蓄小组175个。1952年秋,试办太平、所坪信用合作社。这一年农贷放出数和年末余额分别相当于1950年的51倍。年底,县支行信贷收大于支。
减租减息和土地制度改革 1950年10月上旬,县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布置秋征工作,要求结合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清匪反霸进行。各村组成调查评议委员会。各区一边组织清匪反霸,一边开展减租减息和退押工作。政策按省政府《减租减息实施细则》执行,从1949年起开始计算,减租按正常年景所交租课中每石减租2斗5升;1949年前贫雇农所欠地租一律免交;农民欠地主之债一律免还。从1950年秋征开始至1951年3月,全县减租粮食60万斤。
1951年8月,鹤峰县秋后减租减息执行地委《关于贯彻秋收减租减息的几项具体政策规定》,已土改的地方执行谁种谁收原则,所有自耕部分(包括地主富农雇人耕种部分)归耕种户自收。地主自收粮食交纳公粮后,剩余的不没收。佃农分得田地自耕自得。没有土改的地方,对地主冻结交租,支持农民不给富农交租;对中农、小商、自由职业、小土地出租不冻结,减租后即应交租,减租采取协商办法解决。
根据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的划分标准,1950年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前的阶级成分调查。全县有人户23102户102980人,其中地主542户,人口1095人;富农605户,人口3820人;中农9135户,人口48163人;贫农11070户,人口43460人;雇农1380户,人口5521人;其他370户,人口921人。全县耕地面积327106亩,其中地主占有土地22895亩,人均20.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9%;富农占有土地15570亩,人均4.0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76%;中农占有土地187970亩,人均3.9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46%;贫农占有土地96220亩,人均2.2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9.41%;雇农占有土地4121亩,人均0.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26%。
土地改革工作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51年1月—8月,8个村试点;第二阶段从1952年1月开始,分3批全面展开,8月结束。
给农户颁发的土地证
1951年1月15日,集中5个区70多名县区级干部,组成8个工作队,分赴城关区龙潭、龙井等8个村开展土改试点。进村后成立贫雇小组及贫雇主席团,以贫串贫,团结中农,整顿民兵,对8个村64名村干部中的39名不纯分子予以清洗,清理出浮财(粮食)20多万斤,由小组评定后分配给贫雇农。1951年12月,县委决定抽调全县中学老师及土改试点地区的小学老师,统一集训后,组成土改工作队,分赴各乡村工作。1952年土改全面铺开后,先行试点村的翻身农民还组织了50多个翻身队,到未开展土改的村帮助开展工作。
1952年1月10日县委成立3个土改工作委员会,分片领导土改工作。4月,县委又设立城乡联络委员会,从工商科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联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区别工商业财产与封建财产,对地方工商业或者工商业地主,原则是土地财产没收,工商业财产保护,即不得以工商业名义隐瞒封建财产,也防止以清算剥削为名,侵犯工商业。12月13日,赵鹤巢在全县干部扩大会议上宣布:“我县全部结束土改,农民的基本问题——土地问题解决了。农村80%—90%的农民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50%—60%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和生产资料。”全县总农户24905户104300人,其中14625户56266人分得土地105244亩、耕牛1500头,还有粮食、房屋、家具、农具、衣被、现金等财物。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土改复查,解决遗留问题,颁发土地证。至此全县土地改革工作历时3个年头,全部结束。
恢复和发展生产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46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4万元,农业总产值1463万元,占99.7%;全县粮食总产量4185万斤,社会商品零售额69万元。
1950年,县政府收回原国民党政府农林场出租的土地、房屋,在城关水寨成立县农林场,开展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示范活动,成立选种委员会,吸收有经验的老农参加,选培早熟、无病虫害、发芽力强、产量高的种子。
1951年发生春荒,从元月起,就有人挖蕨,3、4月间灾情尤为严重。至7月份统计,全县缺粮严重的有29个村4163户16942人。为解决春夏荒,组织劳力9000多人参与贸易公司运输山货,得力资9.6亿元(旧币);组织挖药材出售8亿多万元(旧币),可买主粮200多万斤,能供全县人口3个月的食粮;组织挖蕨打葛,解决1万多人口春夏吃粮困难;以工代赈,组织劳力修桥修路等,共用工1.9万个,提供工资粮23万斤;开仓借粮,发放苞谷100多万斤解决春荒困难,贷粮20万斤,解决3870户17215人的生活困难;另外发放救济粮20万斤,救灾款1000万元(旧币)。农会还把存放的斗争果实分给贫雇农,共计粮食77.8万斤,分给5073户20824人。战胜自然灾害,1951年粮食产量由1950年4483万斤增加到4833万斤。
1952年,县政府用于救济各阶层群众的粮食27.8万斤,发放救济款5.9亿元(旧币),其中4亿元(旧币)用于照顾烈军属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受过摧残的群众。全年贷粮350万斤、贷款18亿多元(旧币)。这一年茶叶产量达33.5万斤,比1949年增加1倍。在农具和日用品方面,1952年比1951年增加2.5倍。
城乡物资交流 鹤峰乡镇历史上就有定期赶场贸易的习惯,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务工经商。1950年7月,全县抽调教师、区乡干部90人,组成农业普查队,对全县物产进行首次普查。7月10日县政府举办首届土特产品交流会,提出“依山靠山,找出富源,发展土产,发家致富”的口号,鼓励通过发展土特产品,增加财源。茶叶、生漆、桐油、药材等山货由骡运或人工肩挑背驮主要运往宜都,木材主要走溇水河放排到湖南津市销售或者以物易物,换回生产生活所需工业品。
国营商业从经营食盐500斤起步,到年末,下设走马、白果、五里、留驾、荞云贸易小组和津市、宜都2个采购站。职工由4人发展到74人。经营种类扩展到布匹、食盐、百货等商品。走马坪很多农民到街上经商,政府投资新修了一条街道。1952年分别在城关镇和走马坪举办小型物资交流会。
城镇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1949年仅有商家89户,经过两年发展,私营商户达到500多户。原有赶集习惯的城关镇、走马坪、五里坪、白果坪、南北镇等地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城关1950年工商户138户,1951年161户,1952年180户,1953年181户。随着国营、合作经济的壮大,在营业额上,私营与国营、合作比较,逐年下降。通过调整,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形态。(www.xing528.com)
1950年第一次工商业登记87户,由工商业联合会呈报县工商科核发营业执照。1951年5月,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工商业登记(包括国营、集体、个体)。截至10月20日,全县有工商业户401户。1953年1月10日,县委指示以工商科为主,抽调县供销商店、银行、税务、合作社等单位10名干部,分成两个工作组,以城关、白果为重点,宣传贯彻《活跃初级市场的六项措施》。国营和供销合作社等国合商业共让出经营品种168种,从政策上对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实施保护,全县私商快速发展;手工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19万元,比1949年增长110.1%。
1950年,向私营工商业者发放贷款1.5亿元(旧币)作为收购山货、土特产品的资本。1950年2月,县第一个国营公司——湖北省贸易公司鹤峰县供销商店成立,县长担任名誉经理。在城关、走马、白果、五里、留驾、荞云成立6个代销代购部,给私商以25%的利润。这一年贸易公司销售总额达2.6亿元(旧币)。
1951年10月,召开工商业代表会议,鼓励业者把隐蔽的资产拿出来扩大流通资本。同年,供销商店在县城设立百货、食盐、收购、粮食4个门市部和木材购销、茶叶推销组,在江口、水南渡设立转运站,在金鸡口、燕子坪增设贸易小组,在白果、五里设立百货、收购等门市部,而后增加日杂、医药、化工等业务。自1951年开始实行批零差价,对私商经营品种,允许上下浮动1%。有计划地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差,改变过去“称盐一斤去茶十斤,买布一匹去马一匹”的窘况。同年,县合作指导科设立,对农村自发组织的合作性质的商业组织进行整顿,正式批准成立燕子、太平、中营3个基层供销合作社,覆盖23个村,吸纳社员3931人。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的牌价供应社员所需生产、生活资料,代国家收购粮油和自营土特产品。随后,各地职工消费合作社相继建立。1952年1月,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年底,全县组织起7个区社,6个分销社,江口、津市、宜都3个转运站。
1952年,召开全县土产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农业、土特产、手工业、工商业方面代表140多人。赵鹤巢在大会总结报告中说:“过去以为山地穷,经过这次会议讨论和组织参观,大家知道山地出产丰富,确实有发展前途。”提出实现农业、副业、林业、土特产、手工业及商业的增产计划。农业增产计划中,提出劳动互助,要求把转工组织好,使增产有保证;副业增产计划中,号召一家养一猪多鸡;林业计划中要求多植树;土特产方面,要求大量发展,打开销路;手工业方面,提倡长期经营,大量发展。1952年,废除一切限制物资交流的手续,提倡贸易自由。从政策上对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实施保护,促使私营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1—1953年,国营贸易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在收购上投放资金181万元,粮食、食盐、布匹、日用百货基本满足供应。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850万元,人均购买力11.5元,较194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69万元增长258%,平均递增19.6%。
1951年4月,县工商科接办红渔潭造纸厂,组成公私合营企业。5月,接办中营黑湾锅厂,组成公私合营企业。同月,县公安局集中40名劳改人员,在五里区南村建立大木坪铁厂,建高炉、炒铁炉各一座。6月,县人民银行为这几户提供贷款,帮助恢复生产。从事雨伞业的5户,散居在城关、白果、五里,由于缺乏资金停业。政府帮助其实现联营,银行提供贷款,于9月开工生产,质量逐步提高,销路扩大到湖南石门、桑植一带。10月,县手工业联合会成立,召开全县第一届手工业代表会议。11月,县政府对全县手工业从业人员登记,从资金、燃料、原材料等给手工业者以优先借贷与供应。安排县、区供销商店积极组织手工业者承接各类产品加工、订货,疏通供销渠道。同年,政府投资苞谷6000斤,并发动私人入股,在黄连台开办锅厂;投资1000万元(旧币)与合作社在太平镇开设榨房;还投资创办县农具制造厂。
1952年1月,办起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江口木材采购站。4月,县供销合作社设立印刷服务部,聘请技工,购石印机,生产信笺、信封、十行纸。10月,供销社在下坪区开办红岩河公私合营铁厂。这一年,供销社组织手工业者86人,以加工订货为主要形式,组建28个附属加工组。1953年,工商科统计5个集镇手工业作坊及个体手工业共有63家,从业者115人。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1950年1月,县政府设立教育科,把10所中心国民小学更名为县立小学。年底,全县学校132所108个班2540名学生;私塾122所,学生1542人。1953年,完成私塾改造,全县形成单一体制的普通小学123所237个班7903名学生。中学入学学生由1950年上半年的10名增加到54名。
1950年1月,县委、县政府以改造旧知识分子为主,开展对旧教育的改造。举办2期讲习会,每期100多人。8月暑假举办第一期讲习会,以中小学教职员为主,吸收一部分失学、失业青年与私塾旧知识分子参加。参加学习的大部分继续从事教学工作,6人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清除6人。1952年,县成立教职员思想改造委员会。1953年春,各学校组织教员开展1个多月的政治理论学习。7月中旬,集中进行思想改造运动。经过思想动员、总结教学工作、检查个人思想、发扬民主改进学校领导工作等4个阶段,于9月中旬结束。处理41名不称职教师。
1950年春,据4个乡统计,在农会组织与学校管理下利用学校教师和设施设备,开办夜校56所,开设识字班、文化班、妇女班、儿童班计59个1599人。学员大部分为民兵和村干部、“土改根子”,以讲解学习“十大政策”“婚姻法”等为主,结合教识实用字。年底,入学人数增至4543人。县委、县政府组织训练冬学教师75名,动员小学教师兼任冬学教员。教材主要是《农民冬学课本》和政策法令。结合山民歌、民间小调教唱歌曲、识字。入夜校妇女2526人,占学员总数的55%。
1952年春,条件成熟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分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以扫盲为主,学习《农民文化课本》,学完脱盲;高级班学习《农民语文课本》,学完即视为小学毕业。12月,县成立扫盲委员会和扫盲协会。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速成识字教学的通知》,1952—1953年全县举办4期速成识字班,训练速成识字教员310名,其中专任教员60名。学员结业回去,任冬学辅导员。1952年,城关开办职工文化学习班,组织县直干部和职工学习文化;开办乡干部速成识字班,重点对乡(村)主要干部中的文盲和半文盲进行扫盲,每期脱产学习1年。
1952年6月1日,白果小学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随后,全县各小学先后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
土改宣传队下乡巡演。1951年以县中学生为主组成土改文艺宣传队,排演大型歌剧《白毛女》,深入农村演出,历时2个多月,演出30余场,观众2万多人次。
1950年成立文化馆,把10多名柳子戏艺人组织起来,成立鹤峰县柳子剧团。部分南戏老艺人重新组织演唱班,开展演出活动。1951年,共放映幻灯片9场,观众5000余人次。建设图书阅览室,陈列图书800余册。1951年,举办图画展览4次,观众2000余人。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电影队到鹤峰县城放映苏联电影《攻克柏林》,电影第一次进入鹤峰人民的文化生活。建立收音站,由收音员把每天记录的中南人民广播电台编发的“记录新闻”油印成宣传材料,分发给干部、群众传阅。编办《新闻快报》阅报栏,供市民阅读、浏览。还办有长期工作简报和专发文件,刊印春耕生产十大政策等重要文件。1951年上半年创办人民书店,1953年1月,更名为新华书店恩施支店鹤峰门市部。
群众性卫生运动。1950年3月,建立卫生所,设简易病床4张,当年接诊病人2130人次,住院56人。1951年5月,成立县防疫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委员。将卫生所改为县卫生院,兼办卫生行政业务(至1952年卫生科成立)。在县防疫委员会的领导下,以“反细菌战”为重点,建立卫生制度,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运动。1952年5月22日,县防疫委员会召开县直机关、街道卫生员联席会议,决定实行清洁运动“三三制”,即大宣传、大扫除、大检查,每项依次进行3天。将县城划分为4段,分段管理。当月全城检查151户,评出最清洁6户、最不清洁3户。城关修建公共厕所1处、大垃圾箱4个,垃圾由各卫生段清除。每星期日各卫生段自行组织清洁卫生检查,制定红、黑二牌以示表扬与惩戒。1952年6月卫生科成立,与公安部门联合组织召开县城居民大会,把社会治安和卫生宣传合并推行。
全县建乡村防疫小组99个,防疫员4256人。各乡均有捕虫队、瞭望哨、消防队。1952年,燕子区清水沕发现不明昆虫,立即组织群众扑灭,将捕获的昆虫送恩施专署化验。
1952年9月,成立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吸收会员176人。1953年,开始对饮食行业和专营食品个体摊贩实行发证营业。发证前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发证,无证不得开业,卫生许可证每年换发一次。当年4月,召开全县第一届卫生会议,167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反细菌战”以来群众卫生运动的成绩,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出“一份预防胜过百份治疗”。
1950年8月,县政府提出3年消灭天花的规划和实施办法,培训农村种痘员23人,在全县普遍免费种牛痘。1951年,开始培训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1952年4月,走马、铁炉、太平、中营、燕子等地相继流行天花、麻疹、百日咳,患者约4000人,死亡405人。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全县卫生人员分片实施免费治疗。并将疫情急电告省,省卫生处迅速派出防疫大队赴鹤峰防治,将疫情扑灭。自此以后,全县再无天花病例发生。当年,开始普遍使用霍乱、伤寒、副伤寒疫苗预防接种。从1952年起,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对学校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当年对城关小学128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身体健康者占20%。多数学生患有营养不良、砂眼、皮肤病,国家拨专款,免费为患病和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治疗和矫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