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鸾年谱简编及陇中文化研究成果

杨鸾年谱简编及陇中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鸾与刘绍攽、胡同出于交河王兰生门下,三人往来密切,常有诗文唱和。年谱正文及注释中涉及的人物均在首次出现时依次予以注明。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四岁杨鸾元配党氏生于是年。据此知党氏嫁与子安时年十九岁。可知杨鸾于是年娶党氏。

杨鸾年谱简编及陇中文化研究成果

贾 伟[2]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 陇中文化研究所)

编写说明:

一、杨鸾(1711—1778年),字子安,陕西潼关人。清代康乾时期关陇文坛著名诗人,与三原刘绍攽、秦安胡临洮吴镇并称“关中四杰”。杨鸾工于诗歌,其诗格调俊爽、意蕴悠远,既有“秦风”之气概,又有江南之婉丽,得到刘绍攽、袁枚法式善等同代及后世评论家较高的评价。著有《邈云楼诗集》《邈云楼文集》。杨鸾与刘绍攽、胡同出于交河王兰生门下,三人往来密切,常有诗文唱和。杨鸾又曾游历陇中、河西等地,与吴镇并称“二安”,可见杨鸾与陇中文学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本年谱记述杨鸾及与其关系密切之亲友的主要行实,本年谱中年份均采用年号、干支、公元纪年,日月皆为农历,年龄为虚龄。

三、本年谱所引杨鸾诗文、序跋、墓志铭等皆出自《邈云楼集》清乾隆道光间刻本,征引其他文献均列于文后参考文献,文内不作注释。年谱正文及注释中涉及的人物均在首次出现时依次予以注明。

杨鸾,字子安,号迂谷,别号可诗老人。陕西潼关人,祖籍华阴

按:王梦祖撰《迂谷先生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铭》):“迂谷先生,三辅名贤也。讳鸾,字子安,号迂谷,别号可诗老人。”《续潼关县志》:“杨鸾,字子安。”张开东《与杨子安同游十余日,复集同州郡斋老年聚晤,为不多得,时将访古长安、泛汉东归,承赠叠韵,即步韵赋答》自注云:“子安为华阴旧族,而谱多遗轶,反不及详。”(见张开东《白莼诗集》)

曾祖杨端本,字函东,顺治乙未进士,山东淄博令,著《潼水阁诗文集》。

按:《墓志铭》:“高祖石隐公,明廪生;曾祖函东公,以进士令山东临淄,有惠政,崇祀乡贤;祖省园公,邑廪生;考大栎公,岁进士,铨延川司铎,未就职,郡伯李公私谥‘孝靖’。”王士祯《函东杨公墓志铭》:“公生以崇祯戊辰六月二十三日,卒以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正月二十三日,得年六十有七。配郭孺人,汾阳王裔。子二:枢,廪膳生;楫,岁贡生。女子二。孙男七:兆鳣、法鳣、大观、集鳣、瑞鳣、服鳣、名鳣。”(见杨端本《潼水阁文集》)杨讱《邈云楼集跋》:“先君子诗集凡四编,其《邈云草》《续草》《三编》昔刻之长沙署中,与先高祖《潼水阁诗文集》传播已久。”

祖杨枢,字伯一,廪生。

按:宋伯鲁等修纂《续修陕西通志稿》:“杨枢,字伯一,潼关厅(今改县)人,廪生。”

父杨瑞鳣,字德辉,岁贡生。瑞鳣刻其祖父杨端本《潼水阁诗文集》。

按:《续潼关县志》:“杨瑞鳣,字德辉,枢子。”《潼水阁文集》后记落款:“乾隆丙子四月望六日,孙男瑞鳣敬识。”

杨鸾生于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一日未时,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未时,享寿六十七岁。

按:《墓志铭》:“先生生于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一日未时,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未时,享寿六十有七。”

原配党氏,继配汪氏、羊氏、倪氏。

按:《墓志铭》:“元配党孺人,岁贡讳鲲公女。继配汪孺人,州同讳肃公女。继羊孺人,生二女,悉能诗,长适三原庠生员贠家驎,次适泾阳庠生员熊映南。继倪孺人,生二子。”刘绍攽《党孺人传》:“孺人姓党氏,名德宜,字玉令,一字莲塘,华州罗纹里人,潼关杨鸾子安妻也。”

有子三人,让、讱、欣。讱、欣搜集刊刻子安《后续邈云四编》《悼亡诗》《选梦阁词钞》及《邈云楼文集》,复刊《邈云楼诗集》四卷。

按:杨让系汪孺人所生,早夭,据《女缗小传》:“继配汪,生子让,一岁而殇。”杨讱、杨欣系倪孺人所生,《墓志铭》:“继倪孺人,生二子。长曰讱,年十四,已入庠,聘蒲城魏氏;次曰欣,幼聘蒲城张氏,皆予为蹇修焉。”《杂述》其十一:“吾家两弱女,次第略齐肩。晚乃得两男,亦复令人怜。”

有女二人,缗、缓。

按:《墓志铭》:“继羊孺人,生二女,悉能诗,长适三原庠生员贠家驎,次适泾阳庠生员熊映南。”《女缗小传》:“余之长女曰缗,字用柔,于乾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生于犍为署中。……余改官醴陵、长沙,家大人携家由锦江至任。时次女缓尚怀抱,而长女甫六龄。”《感怀》:“膝下三年隔,天涯万里悲。……武昌两娇女,最系老亲思。”

鸾自取斋名“秋影”,故其诗文集刊刻本题“秋影书屋藏板”。

按:《借秋诗为古青赋》:“杨子无菊吟秋菊,自以秋影名其屋。”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一岁

杨鸾生。

注:《墓志铭》:“先生生于康熙五十年正月二十一日未时,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未时,享寿六十有七。”杨鸾《舟过繁昌有感》自注云:“鸾以辛卯年生于外祖繁昌县署,丙申归里,丁酉而先慈殁,今诸舅氏皆已殁矣。”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四岁

杨鸾元配党氏生于是年。

注:刘绍攽《党孺人传》:“戊午春,(党孺人)以疾卒于华州之罗纹里,年二十四。”可知党孺人生于是年。

刘绍攽(1707—1778年),字继贡,陕西三原人。雍正十三年举博学鸿词,授什邡知县,官至知州,归里后主讲兰山书院。刘绍攽工于古文和诗,长于经学,著有《九畹古文》《九畹续集》《经余集》《周易详说》《皇极经世书发明》《卫道编》等,编有关陇文人诗选集《二南遗音》等。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六岁

杨鸾归里。

注:杨鸾《舟过繁昌有感》自注云:“鸾以辛卯年生于外祖繁昌县署,丙申归里。”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七岁

杨鸾母卒。

注:杨鸾《舟过繁昌有感》自注云:“丁酉而先慈殁。”《党孺人传》:“鸾生七年,遭母丧。”

雍正二年甲辰(1724),十四岁

杨鸾入县学。

注:《墓志铭》:“年十四,受知交河王文诚公,取入学随食廪饩,选拔贡成均。”

王兰生(1679—1737年),字振声、信芳,号坦斋,直隶(今河北)交河人。官内阁学士、浙江学政、安徽学政、陕西学政、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王兰生长于音韵之学,著有《交河集》,编有《对定周易折衷》《律吕正义》,与李光地等编撰《音韵阐微》。

雍正十年壬子(1732),二十二岁

杨鸾娶妻党氏。

注:《党孺人传》:“孺人姓党氏,名德宜,字玉令,一字莲塘,华州罗纹里人,潼关杨鸾子安妻也。……归子安,时年十九。”据此知党氏嫁与子安时年十九岁。又云:“莲塘者,鸾之元配也。结褵四载奇。戊午春,以疾卒于华州之罗纹里,年二十四。”可知杨鸾于是年娶党氏。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二十五岁

杨鸾、胡、王垣拔贡。至京,杨鸾、王垣、陈吾亭学诗于屈复。

注:李钧简《邈云楼文集叙》:“雍正乙卯,拔萃成均。”《党孺人传》:“雍正十三年冬,余游太学不利,阅岁归。”《陈吾亭诗序》:“蒲城悔翁师之门,余得二友焉,曰王子紫亭,曰陈子吾亭。”

(1708—1770年),字鼎臣,号静庵,甘肃秦安人,贡生。与刘绍攽、杨鸾同学于王兰生,与吴镇同学于牛运震。主讲秦安书院、秦州书院,任高台县教谕。胡工于诗歌,著有《静庵诗集》,编纂有《秦州志》。

王垣,字紫亭,陕西蒲城人,乾隆六年举人,拣选知县。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

陈吾亭,生平事迹不详。杨鸾为作《陈吾亭诗序》,可知其与王垣、陈吾亭同学于屈复门下。

屈复(1668—1745年),字见心,号晦翁,陕西蒲城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科,不赴试。晚年在京师蒲城会馆撰著,终生未返故里。著有《弱水集》《楚辞新注》《李义山诗笺》《江东瑞草集》。

李钧简(1757—1823年),字秉和,号小松,湖北黄冈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顺天府尹等。著有《融斋目录》《周易引经通释》等。

乾隆元年丙辰(1736),二十六岁

杨鸾归里,中举人。

注:《党孺人传》:“雍正十三年冬,余游太学不利,阅岁归。”《墓志铭》:“丙辰举于乡,己未成进士。”

乾隆三年戊午(1738),二十八岁

杨鸾曾教授华下。

三月三十日,杨鸾妻党孺人亡,为赋《悼亡诗》百首。刘绍攽为作《党孺人传》,录杨鸾为之所作墓志铭。

注:《党孺人传》:“莲塘者,鸾之元配也。结褵四载奇。戊午春,以疾卒于华州之罗纹里,年二十四……今年春,客有荐余授徒华下者。”

乾隆四年己未(1739),二十九岁

杨鸾中进士。

注:《党孺人传》:“孺人殁后二年,子安成进士。”《清史列传》:“杨鸾,字子安,陕西潼关人。乾隆四年进士。”

乾隆六年辛酉(1741),三十一岁

杨鸾在京师。

注:杨鸾《啸雪堂诗跋》:“乾隆辛酉,举贤书北上。悔翁夫子时在万泉。”

乾隆十年乙丑(1745),三十五岁

杨鸾在关中,送别友人胡云壑归庆阳。

注:《送胡七云壑归庆阳》有“长安岁暮雨雪零,相将把臂游旗亭。……三十五年如掣电,何时与兄偿所愿?”句。

胡云壑,字士瞻,号蘅州,杭州人,戏曲作家,有传奇《后一捧雪》存世。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三十八岁

杨鸾在渭上,与王垣聚会。

注:王梦祖《邈云四编序》:“忆戊辰冬,省先君子于渭上。先生(杨鸾)适来,始得身亲道范,侍侧数日。”

王梦祖,字竹坪,陕西蒲城人,王垣子。恩贡生,授直隶州判。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三十九岁

杨鸾因谒选至京师,与杨潮观、张五典等友人诗文酬唱,并为张五典诗集作序。杨潮观为杨鸾诗集《邈云草》作序。

注:杨鸾《卢华池诗后序》:“乾隆己巳,余客京师。”杨鸾《啸雪堂诗跋》:“己巳、庚午间,馆渭上刘氏。”

杨潮观(1712—1791年),字宏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人。乾隆元年举人,先后在山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任县令,官至四川泸州府知府。杨潮观精于音律,善诗词戏曲,著有《吟风阁杂剧》《笠湖诗稿》《吟风阁诗钞》《吟风阁词钞》等。

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陕西泾阳人。乾隆二十五年中举,官上元知县。工于诗歌,擅长山水画。著有《荷塘诗集》。具体生卒年不详。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四十岁

杨鸾官犍为知县,继室羊孺人生长女缗。

注:《墓志铭》:“癸卯,铨犍为令。”此说有误,乾隆癸卯年系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杨鸾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杨鸾《哭女缗》:“二十三年鞠育身,于归刚及两经春。谁知百里精魂隔,感梦中宵籍块人。”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七年,可知杨缗生于乾隆十五年。

杨缗,字用柔,杨鸾长女。生平可见杨鸾《女缗小传》。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四十三岁

杨鸾离开四川,赴湖南醴陵任。

注:《墓志铭》:“后改授醴陵,调署长沙。”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四十四岁

杨鸾任长沙知县。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四十六岁

杨鸾在长沙知县任,与父杨瑞鳣刊刻其曾祖父杨端本《潼水阁诗文集》。

九月,顾奎光、陶金谐为其《邈云续草》作序。

注:顾奎光《邈云续草序》:“子安方令长沙,人以为才吏。”顾序落款署:“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秋九月。”陶金谐《邈云续草叙》:“丙子,君(杨鸾)刻令祖《潼水先生诗文集》于楚,因并《邈云草》寄余而以序嘱。”张德安《送迂谷先生赴邵阳序》:“岁在丙子,迂谷官湖南。”

杨瑞鳣,字德辉,杨鸾父。具体生卒年不详。《续潼关县志》载:“杨瑞鳣,字德辉,枢子。十龄居父丧,哀毁如礼。华州王华臣异之。妻以女。既长,博极群书,与王若林、李鼎臣诸名宿相切错,为文高洁。屡荐不售,选延川训导,不就。家有南园,与诸昆季陶泳其中,闲课子弟读书。老年遭母丧,竭诚尽慎,有终身之慕。以子鸾官赠文林郎。”

顾奎光(?—1764年),字星五,号双溪,江苏无锡人。乾隆十五年进士,历官泸溪、桑植等县知县。顾奎光工于诗文,著有《双溪诗集》《春秋随笔》等。(www.xing528.com)

陶金谐,字挥五,号适斋,江西南城人。乾隆十三年进士,官江华知县。著有《适斋诗稿》。具体生卒年不详。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四十七岁

杨鸾罢官,滞留长沙。此年作《梦先慈》等。

注:刘权之《燕台送别序并诗》:“丁丑夏,以事解组。”《梦先慈》:“痛别慈帏四十年,音容入梦尚茫然。泉台念子情犹切,应望来归扫墓田。”可知作于此年。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四十八岁

杨鸾在长沙,将别去。

夏,陶金谐同顾奎光、江恂、夏两山过子安寓斋话别。后前往江浙一带,途经安徽繁昌。

注:杨鸾在长沙居五年,其《对月》有云:“五载长沙月,惊心此度看。”陶金谐等话别事见陶金谐《题〈邈云三编〉后》自注。杨鸾《舟过繁昌有感》云:“四十三年今过兹,心情那得似儿嬉。”

江恂(1709—1786年),字于九,号蔗畦,江苏广陵人。任常宁、清泉等县知县。江恂工诗词,善书画,著有《蔗畦诗钞》《扬州画舫录》等,与其兄江昱修纂《清泉县志》。

夏两山,生平事迹不详。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四十九岁

杨鸾游杭州、扬州、南京等地,与杭世骏、阮葵生、杨潮观、厉鹗等人交游。曾至随园拜访袁枚(枚时年四十三岁),不遇。此年作《初至武林独游西湖遂至灵隐寺》《杭州留别》《扬州杂题》等诗多首。

注:杨鸾《初至武林独游西湖遂至灵隐寺》云:“武林西湖天下最,四十余年今始经。”《寄雅石幢》云:“四十九年犹昨梦,断云笼月认前村。”《阮吾山吴根越角集序》:“岁己卯,余游武林,遇紫坪,湖上吟赏最欢。”袁枚《随园诗话》:“秦中诗人杨子安鸾见访,适余外出,归后见贻一册。”

杭世骏(1695—1773年),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等,浙江钱塘人。雍正二年举人,乾隆元年举鸿博,授翰林院编修,官御史。晚年主讲粤秀书院、扬州书院。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阮葵生(1727—1789年),字宝诚,号吾山,江苏淮安人。乾隆十七年举人,任内阁中书、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刑部右侍郎等。阮葵生工诗词,善古文,著述颇丰,有《十载删余集》《彭城集》《越角吴根集》《春草轩集》《听鸿集》《拙庆斋集》等。

厉鹗(1692—1752年),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厉鹗工于诗词,与杭世骏交好,是浙西词派的代表性作家。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等。

袁枚(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等,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等县县令,后辞官归隐。袁枚在诗文创作、诗歌评论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是乾嘉时期性灵派的领袖作家,对于清代文学创作走向有着较大影响。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食单》等。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五十岁

杨鸾在京师。作《立秋》等。

注:杨鸾《陈吾亭诗序》:“庚辰、辛巳间,余客京师,吾亭方需次吏部,数往还无间。”可知其时在京师。《立秋》云:“歌钟仍帝里,书剑合天涯。”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五十一岁

杨鸾回乡,又游陇右,经安定、兰州张掖会宁等地,均有诗纪之。秋,复至京师。是年有诗寄怀胡、刘绍攽。

七月初七日,客张掖拟归。

八月十五日,夜宿会宁。作《八月十五夜宿会宁》《中秋夜咏店主人白兔》。

八月十六日,夜宿青家驿,有诗记之。

注:刘权之《燕台送别序并诗》记载:“辛巳冬,夫子客燕者两年,一旦忽作归里计。”杨鸾于壬午年作诗《七夕》:“那有书堪寄,惟应泪暗流。去年归计拙,犹及望月头”。其自注云:“去岁客张掖,于是日拟归矣。”《八月十五夜宿会宁》云:“客行十三载,此地又中秋。万壑烟霏敛,三霄玉露浮。照人惊旅鬓,作意倾边愁。童仆还樽酒,风檐劝不休。”

刘权之(1739—1819年),字德舆,号云房,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等。刘权之工诗词古文,善书画,著有《尚友录》《韬养斋笔记》等。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五十二岁

杨鸾复官湖南长沙。

七月初七日作《七夕》。

注:刘权之《燕台送别序并诗》:“壬午秋日,夫子重来京师。居一岁,仍出宰湘南。”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五十三岁

杨鸾任华容知县。朱绂从学于杨鸾。张五典有诗寄答。

注:《墓志铭》:“已越二年,为养亲故,补华容,旋题邵阳。”朱绂事见于《邈云三编跋》。张五典《寄答杨子安先生见忆之作》自注云:“鸾,潼关人,时之任华容”。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五十四岁

杨鸾任邵阳知县。朱绂为作《邈云三编跋》。

杨鸾继室倪孺人生子讱。

注:王梦祖撰《墓志铭》:“继倪孺人,生二子。长曰讱,年十四,已入庠,聘蒲城魏氏;次曰欣,幼聘蒲城张氏,皆予为蹇修焉。”杨鸾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九日,由此可知杨讱生于此年。

杨讱,字用默,杨鸾子。《续修陕西通志稿》载:“杨讱,字用默,号春洲,潼关厅人,己酉选拔。历署四川黔江铜梁、梁山等县。所至民悦,所去民思。丁艰起,复调江西星子,灾荒洊臻。讱设法拯恤,嘘枯苏瘠,民用大和。署太和,增萃和书院,奖赏风教露养,文风颇起。江西旧有溺女恶俗,讱立育婴局,贫家女借以收养,颓风以革。解组归,著有《南游草》《春洲小草》《草堂吟》。”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五十七岁

杨鸾自湖南辞官,赴其八叔父杨名鳣处。

注:余廷灿《答朱伯埙书》:“丁亥,子安罢官,去其族叔杨八翁浮寄邰州。”(《存吾文稿》)

余廷灿(1735—1798年),字卿雯,号存吾,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三十六年归里,主讲城南、渌江、石鼓等书院。余廷灿精于经学、历史天文、历法,善古文,诗词亦有文名,著有《存吾文稿》等。

杨名鳣,字季显,号八水。《续潼关县志》载:“杨名鳣,字季显,贡生,楫子。性刚直。居闾里排难解纷。尤娴吟咏,工填词,日与犹子鸾酬和。以岁贡生官清水县训导,勤以课士。后卒于官,宦囊萧然,知县郑素善名鳣,助以资,乃得归榇。著有《烟雨堂诗草》。”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五十八岁

杨鸾归里。年初,作《戊子元日》《入日》等。

注:杨鸾《戊子元日》:“侵晓舟人起,喧闹爆竹声。客中逢令节,江上喜新晴。烟暖芹芽长,风和柳带轻。椒觞愧童仆,何限故乡情?”《入日》:“七日巴陵道,湘南第一程。江干芳草色,着意何人生。”《次碧朗上人赠别韵》其一:“已惭归髻着尘沙,何处溪山可寄家?两度湘南如梦幻,前途剩欲问丹霞。”其三:“登临何用怆离怀,清退宁烦芥蒂哉。若信生天原善业,便应忉利认从来。”可见其归意。后作《还乡》:“七载离乡今始回,西风为我拂尘埃。重阳节登高懒,野菊无情亦自开。”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六十岁

杨鸾在潼关。刘绍攽、王梦祖、叶芝分别为杨鸾作《邈云四编序》。

正月,杨鸾逢六十寿诞,作《六十生日感赋》。

二月,作《仲春即事》等。

八月,作《八月十四夜书院同人复燕集分赋》《十五夜叶古渠明府见招因赋》《十六夜》等。

注:《六十生日感赋》:“人生维百年,六十已过半。回忆少年时,倏如离弦箭。旧德未能绍,高堂喜犹健。亭亭二弱女,鬈首留余鬋。依依两幼子,甫欲试笔砚。穷达竟如何,有身斯为患。春风造次来,芳草已葱蒨。何当却尘累,高寻云霞伴。”

叶芝,乾隆年间人,与周铣修纂《伏羌县志》。具体生平事迹不详。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六十一岁

新年,杨鸾作《寄女缗》。

八月,杨鸾作《八月十四日夜雨中燕集》《中秋雨中古渠明府有酒肴之惠赋此志谢》《古渠明府见和前诗迭韵奉酬》《十六夜复雨》《八月十九夜古渠明府招集北楼补玩赋此志谢》等。

秋,胡去世。杨鸾为作墓志铭,吴镇有诗挽之。

注:《胡静庵墓志铭》:“静庵生于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八日,距今辛卯殁,时年六十三岁耳。”

吴镇(1721—1797年),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甘肃临洮人。乾隆三十四年举人,历官山东陵县知县、湖南沅州知府、湖北兴国州知府等,后主讲兰山书院。吴镇工于诗词,文名较盛,与袁枚多有诗文交流,与杨鸾并称“二安”,并与杨鸾、胡、刘绍攽并称“关中四杰”。著有《松花庵全集》等。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六十二岁

春,游华清池,作《古渠明府招游温汤同人咸集拟冶春诗》,其长子讱九岁,亦随父出游。

杨鸾长女缗亡,年二十三岁,作《哭女缗》。

九月初六,往城东庙,作《题城东僧舍》。

注:《古渠明府招游温汤同人咸集拟冶春诗》其十九:“孺子九龄痴且顽,也能随我访青山。属他身健如黄犊,得我狂时亦解颜。”《哭女缗》云:“二十三年鞠育身,于归刚及两经春。”《题城东僧舍》自注云:“重阳前三日(作)。”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六十三岁

秋,杨鸾梦亡友胡,有诗纪之。

杨鸾从友人张开东处得知与吴镇有“二安”之称,有诗奉柬。

注:杨鸾《梦胡静庵》:“生别三十年,死别亦二载。……秋宵得梦君,风雨四郊晦。”可知作于此年秋。《读白莼二安诗奉柬》:“不见西州吴士安,清名何幸接词坛。也知衰白难同传,付与他年野史看。”

张开东(1702—1781年),字宾阳,别名白莼,号青梅居士、海岳游人,湖北赤壁人。乾隆三十年举人,官蕲水县教谕。白莼工于诗歌,著有《白莼诗集》、《海岳文集》等。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六十五岁

杨鸾在潼关,任古莘书院山长,晤张开东。

注:张开东《同州府署喜晤杨进士子安鸾并荅兼有龙门之游》有“华山别去三年梦”句,其自注云:“余壬辰春游华山。”可知是年二人相晤。张开东时有《古莘书院咏雪步院长杨子安韵》,知杨鸾任古莘书院山长。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六十六岁

杨鸾在同州,六十六岁寿诞时作自述诗。

注:《生日自述》:“崟六十六番春,崎历落人。读书未闻道,涉世几迷津。风急寒云重,日长芳草新。浮生甘寂寞,何以答斯辰?”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六十七岁

暮冬,杨鸾与李汝榛论文

注:李汝榛《邈云楼文集叙》:“(杨鸾)前年冬暮,始过余舍。”据落款,知此序作于“乾隆四十五年,岁在庚子上元日”。

李汝榛,字仲山,陕西华阴人。乾隆三十二年举人,历官山东平阴县令、历城县令、江苏溧水县令等,后主讲河南桃林书院。著有《来紫堂诗文集》《一鸣集》等。具体生卒年不详。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卒

杨鸾卒于正月十九日未时。张洲为作《祭迂谷杨公文》,王梦祖为作《迂谷先生墓志铭》。

注:张洲,字莱峰,号楠林,陕西武功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历官广西修仁知县、浙江德清知县等,后主讲山东胶州书院。著有《对雪亭文集》《论语讲义》等。具体生卒年不详。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

李汝榛为杨鸾文集作序。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杨鸾子杨讱至京师,携杨鸾文集求序于李钧简。

注:李钧简《邈云楼文集叙》载:“乾隆庚戌之岁,长君春洲以己酉选贡来京师,裒集手抄凡百余篇以示钧。”

道光三年癸未(1823)

杨讱、杨欣将其父原刻《邈云草》《续草》《三编》《四编》及其他所存诗、文合并为《邈云楼集》付梓。

注:讱杨《邈云楼集》跋:“将《后续邈云四编》并《选梦阁词抄》嘱弟欣刻之于家,合之《悼亡诗》百首共为一册。复将旧所存之骈体、散体,并历年来偕堂弟维谦所搜录者共若干篇,分为四卷,付之剞劂,庶与诗集并传。”杨鸾原刻四卷诗集已佚,今所传世者即为其二子所刻版本。

杨欣,字用和,杨鸾次子。具体生平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