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丰西坑农场:山清水秀,生产队如何调整居民下放政策

信丰西坑农场:山清水秀,生产队如何调整居民下放政策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坑,站在高处环瞄四周,确是山清水秀:芦箕比人高,松树粗硕,杉木挺直,绿得目不暇接。西坑农场有两个生产队,分别在隔垅的两个山坡上,那天晚上吓我的那团亮光,就是对坡一家人建在屋檐下的灶口发出来的。大约在1964年,出台了一个“收、转、留、放”调整居民下放的政策,原来分散在西坑、马坑、古城三个农场被“留”的下放居民不多,就集中在古城农场了。

信丰西坑农场:山清水秀,生产队如何调整居民下放政策

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一条小溪低吟浅唱地钻山而出,去投奔比它更大的虎山河,一条小路也紧依小溪披荆斩棘地蜿蜒而去,驳接比它宽些的古驿道。另外还有一条出村的路,就是我来时走夜路踩过的那条,可以翻山越岭曲折蛇行地通往虎山圩。

那时虎山不叫“乡”,也不叫“公社”,叫“垦殖场”,可见这地方较闭塞,多需要人才、劳力和先进农技啊。

在西坑,站在高处环瞄四周,确是山清水秀:芦箕比人高,松树粗硕,杉木挺直,绿得目不暇接。在县城时,可没有这种景色,那时我经常能看见并称得上大树的就两株榕树,一株在塔寺附近,现在仍在伸枝吐叶;另一株在原城关餐厅附近,它粗大的树身充当过一间店房的墙壁。后来这株榕树不知什么时候灰飞烟灭了,可惜!

在西坑,烧柴不用愁,那时禁山不严,可随意砍柴,溪水是崖壁上沁出的山泉,入流不远,就到了我们挑水的地方,清冽鉴影,水里偶尔还从石缝中窜出几尾石斑鱼。柴方水便是没挑剔的,这两点,街道干部为完成下放指标,在动员会上都说中了。但诸如什么“虎山生产的粮食多,因交通不便,运不出来,要你们去帮助吃掉一些”“那里吃香菇木耳就像城里人吃青菜萝卜一样”等,则纯属不及实际的夸张瞎说。

我们的口粮当时仍由国家定量供应,要去圩上粮站购买,是机碾的白米。当地村民从生产队领得的口粮谷,大都是须经砻磨碓捣,那种糙米是蒸饭水不干、煮粥不出桨的,吃起来还呛喉。分到一点自留地,大都种上番薯以补充粮食,番薯叶子当菜吃,我都吃怕了。香菇木耳是山珍,哪有青菜萝卜那么烂贱!(www.xing528.com)

西坑农场有两个生产队,分别在隔垅的两个山坡上,那天晚上吓我的那团亮光,就是对坡一家人建在屋檐下的灶口发出来的。

我所在的一队有两户是原居村民,一户朱姓,一户江姓;二队只有一户刘姓的原居村民。其余的都是下放居民,有的单身一人,有的拖家带口,共七八十人。初建场时,场长是水利局下放干部赖福春。两个队的队长分别由朱姓和刘姓的原居村民担任。

1963年,我开始跟着大人们学做农活,每天计五分工分,从挖土、挑秧,摁禾等简单的农活学起。虽是简单,也出过洋相。那年我是生产队的出纳兼保管员(主要是保管这个队下放居民的购粮证),所以在年终分配时享受了干部补贴。按规定,干部补贴是全队总工分的1%-2%,那年我分得干部补贴91分,按每个劳动日(10分工分)分值0.196元计算,额外收益了一块七毛多钱。我有点沾沾自喜,这是我离开学校后依仗那点“文化”取得的第一笔收入。别笑我们一队的分值低,那个二队每个劳日才值0.125元。

大约在1964年,出台了一个“收、转、留、放”调整居民下放的政策,原来分散在西坑、马坑、古城三个农场被“留”的下放居民不多,就集中在古城农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