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埠镇樟塘村人,除了有剐鱼生技艺、晒烟叶技术外,还有一门绝活—家家户户的男人会“串”蓑衣。
充满“机智之巧”的蓑衣,不仅是先民的一种创造,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浸淫作用的结果,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审美和文化价值。传说上古时虞尧出生于农家,他登位时割下棕榈树上的毛棕编成蓑衣穿在身上以接受百姓的祝贺,蓑衣便成为当时的“圣服”。从文献记载看,早在周代就已经作为一种遮雨的工具了。最早是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避雨的雨具,一言蔽之,是用“蓑草”编织的衣服一样的雨具。
在中华数千年辉煌的文明史上,蓑衣和竹笠一样不是一般的俗物,它大有来头,是中华传统风物,是历史上农人和渔夫的理想雨具。在农家或渔家,天晴落雨都得出去劳作,天晴戴斗笠,下雨穿蓑衣。在淅淅沥沥的烟雨中,着蓑衣戴斗笠的农人牵牛阡陌,或荷锄耕耘农田,而渔民,则垂钓江岸,或是行舟江上捕捞。蓑衣就像粗朴的乡间老屋一样,看似破败,不堪风雨飘摇,却历久弥坚,依然经风历雨而不朽。中国的老百姓一穿就是八千年。蓑衣的发明,纯粹是山野之人智慧的结晶。粗朴原始的乡村,粗朴的农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造化,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创造自己的生活。《诗经·小雅·无羊》便有“何蓑何笠”的诗句,后来的文人雅士更钟爱它。唐代王维“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代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陆游“会买一蓑来钓雨”……这用蓑草或棕片一针一丝编织而成的蓑衣,沉积了多么厚重的民族文化,蕴藏了几多文人骚客的无量心结!因为蓑衣不仅仅是雨具,更见证了先人的聪明和灵巧,显示出可贵的智慧之光。
大塘埠樟塘村村民是怎样“串”蓑衣的?
串蓑衣的工具:工具有一根又长又粗用来引棕线的铁针,30多枚长短不一的用来固定的竹针,一个润滑铁针和竹针的油丝包,一个用来推针用的顶针(蓑衣很粗糙,没有顶针凭手力是不行的),还有一把梳理棕丝的棕铲。这几件工具就是蓑衣佬全部的“吃饭家私”了。
工具简单原始,凭的就是匠人的技艺和那份耐心。串蓑衣的工序复杂,即使做工娴熟的师傅,也要两三天才能完成一件蓑衣。
串蓑衣之前是梳理棕丝、捻棕线。把晒干的棕片鞘卷成筒状,放在地上,双脚来回搓,去除鞘中的杂质,让棕丝更易分离。然后放在铁制的“棕铲”上,把棕丝里杂乱的棕丝和叶屑清理掉,这道工序称为“铲棕”。再抽掉叶鞘边缘上的又长又粗的棕丝,这些棕丝可以留着做板刷的材料。留下那些稍微细长的棕丝就可以是捻棕线的材料了。捻棕线这道工序很是生动有趣。蓑衣匠把一把棕丝夹在腋下,然后抽出几根棕丝,手指沾点口水,用拇指和食指把棕丝捻成一根线,前后衔接,捻成一根一米多长的棕线。棕线是串蓑衣必须的,就如缝制衣服,没有线就连不成一件衣服。一件蓑衣如一件衣服,有前襟、后排、领口、肩部等部分组成,要根据人的身材来量体裁衣,都是一片片叶鞘用棕线缝制而成。(www.xing528.com)
纯手工制作一件蓑衣要2天左右时间,编串过程主要有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编制“坎肩”。串蓑衣最难一道工序是编制“坎肩”。“坎肩”是圆形的,像一个锅盖,中间留下一个圆口,作为领口。串蓑衣的技术就看这里,要做到针脚细密,弧线流畅,造型优美。坎肩是遮挡雨水的重要部位,比人的双肩宽大一倍,整个周长有一米长,直径有半米长,双肩位置分别支撑一条竹棍,以撑起整个坎肩,让坎肩张开。穿上蓑衣,前后的坎肩就像一面打开180度的扇面。这让蓑衣显得很宽大,更利于挡雨。坎肩从编领口开始,领口部位要排列十五六张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是领口塑形,领口塑型用一只圆碗就可以了;领口做好后最后是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穿起来更舒服。
第二道工序:定位。先穿针后引线,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叫“制棕蓑模”。樟塘人会用苗竹壳来定位。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披在身上,再大的雨也不会让人淋湿。蓑衣分上裙和下裙两部分,上裙宽3尺、长2尺,下裙形状像“横轴”,宽3尺多、长1.8尺。“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
第三道工序:缝线。串蓑衣主要就是拼接,将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来。“串”蓑衣的线也是用棕搓成的。缝制蓑衣,一般要缝制80-90针。蓑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较粗疏,线间距离1寸左右;表面缝线却要密密麻麻,没有间距。
樟塘老表饶有兴趣地说:“串一件蓑衣要花整整两天时间呢!”他们无比骄傲地说:“大塘圩卖的蓑衣都出自我们樟塘坑人之手。我们串的蓑衣,质量好经久耐用,穿着舒适,所以卖得非常好。”
20世纪70年代,随着化纤品的出现,蓑衣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80年代,蓑衣基本淘汰,樟塘人延续了几百年的串蓑衣手艺亦难免式微。现在农村已经看不到到蓑衣了,倒是信丰城还能看到,那是出现在“农家饭庄”“客家菜馆”里,作为客家风味的点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