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埠镇现有5个行政村沿桃江,每个村都有千百年来桃江冲积而成的砂质土壤,俗称坝土,是种植甘蔗的天然沃地。清乾隆十六年《信丰县志·物产·果之属》把“蔗”列入其中,当年信丰蔗的产地当然包括大塘,沿桃江的羊马、牛口、沛东、下坝、万星,而又以沛东甘蔗产量最多,品质最好,也最有名。
大塘甘蔗,主要不是当“果之属”来吃,而是用以榨糖。以甘蔗作原料,用专门的“石磙”榨取甘蔗汁,制成红糖,加工成红糖块或红砂糖。
榨甘蔗糖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石磙榨糖机。由两个圆碌碡和石盆组成,花岗岩石打造而成的。圆碌碡高约0.6米,直径约0.4米。两个碌碡顶端都有一方孔,用以插进硬木做的轴承。中间的周围也凿有右深左浅、形状相同、用以插入硬木做的齿轮带动两个碌碡旋转的方孔。碌碡底下一个大石盆,也是花岗岩打凿而成,厚约20厘米,四周边缘凸起,中间凿有凹槽。一种是木轮榨糖机。由纹理紧密的水柚木制成的,两根粗粗的木桩,高约两米,中间雕出互相咬合的齿轮,利用机械传送原理工作。
土法甘蔗制糖有4道程序:
1.榨汁。负责让石磙转动者赶着套上轭的牛,拉动石磙旋转,待石磙快速旋转起来后,负责“下蔗”的五六名男女将甘蔗连续不断地插进石磙下端的缝隙,蔗汁便顺着石盆的凹槽流进大木桶里。要是木轮榨糖机,让一头大黄牛,拉着横杆在转圈圈,杠杆带动小齿轮,小轮轮带动榨糖机主体部分,整个榨糖机就开始吱呀吱呀地工作。榨糖师傅一次把10数根甘蔗塞进齿缝里,汁水流入围在旁边的圆槽里,顺着出口,注入大木桶。接汁的木桶上有布做的筛子,作用是把一些杂物过滤掉。甘蔗要反复压榨多次,把蔗汁挤干,才扔到一边,晒干,做柴火。
2.煮糖。把蔗汁一桶桶地提到土灶旁,倒进大锅里煮。煮糖要经过3个大铁锅,分为头锅、中锅、尾锅。师傅将蔗汁倒入头锅,以猛火烧煮30多分钟。一边煮,一边用漏勺将蔗汁中的杂物(蔗渣)及糖泡捞出(可作烧酒的原料),接着将头锅煮过的蔗汁舀到中锅,又烧煮约20来分钟,再将杂物和糖泡清除,然后舀入最后的尾锅,继续以猛火煮,一边用木棍不停地将蔗汁搅动,防止粘锅烧焦。经过大约20分钟的烧煮,蔗汁的水分逐渐蒸发,慢慢变成黄色的糖浆。此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粉或蚬粉起凝固作用,经搅匀后,即时舀入大木桶,迅速抬到用草席铺好的糖格再倒出来,同时用木板将糖浆抹平。经过数分钟的凝固,糖浆很快变硬,成了黄糖。然后,再用木尺和利刀将黄糖切成方块,这就是黄片糖。(www.xing528.com)
3.加工制作。土糖的成品根据物理形状的不同,有糖条和糖粉之分。根据市场需求可生产出糖条或红砂糖。
一是制作糖条:糖浆煮好之后,用瓢把它捞出来放进另外一口锅里,从锅里盛出的糖稀,被两名工人抬到准备好的简易模具前,同时要不断地趁热搅拌以免结箇。制作糖条时要三个人相互配合,动作协调,一人继续搅拌锅里的糖浆,一人撑瓢把糖浆舀起来倒在预先放好的模具内,一人用木刀刮平模板里的糖浆与点戳糖浆,使之在冷却时避免糖条面不平和有空洞。冷却后,拆掉夹板、去掉分隔的不锈钢片,经简单处理,土法地道的甘蔗糖条出炉了,飘出一股浓郁的红糖香味。土法糖条刚制成时,等级最高的是金黄色的。糖条凉后逐渐变成红褐色,放久后会变为黑褐色。据制糖师傅说,最好的糖条是金黄色的。
二是制作红砂糖。红砂糖的制作要经过倒浆、翻搅、擦、筛、最后装包五道工序。先把煮好的糖浆舀起来倒在专门加工砂糖的木桌上,用铁铲进行来回铲拌、翻搅,十几分钟后几乎干了,再由工人手持木擦板,不断地搓干成糖,经过筛糖把结块的留下继续按擦,筛好的砂糖马上装袋。
土制甘蔗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它有三个特点:纯天然工艺生产,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食品;不含任何添加剂;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虽然其貌不扬,但营养价值却比白糖、冰糖高得多,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且具有药用价值。
1981年9月,赣州地区在信丰筹建大型机械化制糖厂,1984年11月25日信丰制糖厂正式投产,大塘蔗农生产的甘蔗全部由信丰制糖厂收购,土法制糖工艺被淘汰。如今,古老的土法榨糖工艺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当我们在品尝糖带来的甜蜜后,还能想到土法甘蔗榨糖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