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降,信丰的一系列政治文化演变,几乎都能在新民路找到影子。
新民路本身的变化有两个时间节点。1942年10月,当时的县政府改建新民路(时称兴民路),拓宽了县政府门前的马路,且称其为老新民路。2002年的“一江两岸”旧城改造,将新民路东端与人民街的交叉口打通,使新民路笔直向东延伸到桃江河畔的沿江路,这条新新民路气派多了。
怀旧吧,本文说的老新民路。
这条路(也可叫巷),东起县照相馆,西至下西门,长300米,东西走向,东段宽8米,水泥路面,西段宽2.5米,沙石路面,属半机关半居民区。驻有县人民政府、武装部、文化馆等机关。清末民初,该巷分称大王庙、太子庙、下西门。新民路曾名民族路,1913年统称兴民路,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新民路。
新民路2号是县文化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是嘉定小学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去文化馆阅览室看连环画。那些历史、神话、武侠的连环画令人神往。这些连环画被固定在一块比书略大的木板上,而木板又置于斜面的阅览桌上,这样做,大抵是防偷窃,为此,严禁小学生带书包进阅览室。记得当时的图书管理员有大家熟知的肖厚祜老师、叶馨老师,还有一位夫妻经常吵架的龙南籍老师。
文化馆的前身,是1943年成立的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初创时并不在新民路,而在水东(今县总工会处),后迁至嘉定桥头(城内),纪功亭的二楼一度是民众教育馆的阅览室。黄永玉和张梅溪曾在民众教育馆工作两年,从相识、相恋到结为伉俪。
新民路5号是县武装部,新中国成立以后称兵役局。这院子真够大的,“民国”时期,这里是田赋管理处。小时候,偶见有大人物头戴礼帽,身披呢子大衣,在警卫簇拥下步入兵役局,而兵役局官兵则在大门外整齐列队迎接。
新民路6号是县政府(曾一度称为“县人委”)。历史上,这里是书香气浓郁之地,明清时期,这里设考棚,即县里考禀生、考秀才的地方。清道光三年至十七年(1823-1837年)崇正书院曾在此办学,故又称考棚书院。1942年,县长杨明在此建县政府,始成规模。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仍为县政府办公场所。
新民路
新民路7号是看守所,是关押犯人的地方。周边的高墙,紧闭的大门,门口的岗哨,给人一种肃杀森严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并非始于今天。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这里是信丰千户所(驻军)的所署(司令部)所在地,明末毁于兵。清康熙己卯(1699年),在此建大王庙,祭祀金龙山四大王谢绪。相传谢绪是河道、漕运之神,因此信丰大王庙也成了运丁、运粮往返祀赛之所。
大王庙在信丰城颇有气派,占地袤(南北长度)50丈,广(东西宽度)36丈,“前为戏亭,为头门,为屏墙。后为慈云阁,为僧房、客寓、义仓、厨圃。”(乾隆信丰县志·卷十六)。1930年4月11日,红四军攻克信丰城后在大王庙召开群众大会,前委书记、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宣传《共产党十大政纲》并向群众分发一块一块的猪肉。这是信丰人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大会。我家就住在大王庙旁,小时候听奶奶说:“毛主席、朱老总就站在戏台上,丢猪肉时我也捡到一块。”后来大王庙拆除,建看守所。(www.xing528.com)
看守所门前,一口大名鼎鼎的鉎井,横卧在新民路中央。前几年,拙作《井汲铅华水赋之寄秋声》对此有所叙述,但有一重大失误。我在该文中说:“鉎井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这是错误的,原因是对旧志史料观摩得不仔细,把信丰千户所的位置搞错了,在此向广大读者致歉。乾隆信丰县志卷二载:“大王庙,即千户所旧址。”“城内古井,一在县治西南布政司,……一在千户所前,……”这说明,新民路这口鉎井,是明代的井。井沿上所铸“嘉庆十年”字样,应该是当年重修时所立。看来,对历史细节,需考证周全,匆忙下结论是不行的。
鉎井往西下坡,是一大片民宅。新民路14号是黄家大屋。它在新民路上的店门是大屋的侧门,迈进门眼见的是一座油槽—客家人古法榨油的设施。这座油槽久未使用,布满灰尘,仅剩环形碾槽和巨形榨槽这两件大家伙。黄家祖上是从游州搬来的,连榨油的家伙也一并带来。油槽的右侧是一间空房,停放着两座破损不堪的花轿。老人们说,这是信丰城唯一出租花轿的地方。这种花轿与电视剧中看到的“官轿”大小相似,风格各异。官轿讲究庄严肃穆,有威严,显官气,而花轿是供人婚嫁时乘坐,需装饰得花里胡哨,讲究喜气吉祥。黄氏先人够神道的,创造了信丰城两个记录:唯一拥有油槽和开办花轿出租的人家。真牛!
从黄家大屋的侧门沿一条小巷向南拐进10米,才是黄家大屋的正门。大门朝西,宽大的门阶、门框、门楣,全由麻条石砌成,豪华大气,往里走,是前庭、天井、后庭,两边厢房,如此精致民宅,非殷实富足人家难成此气候。黄家在十字街旁(今工商银行门市部)还开有老字号“黄和兴”酒楼,大概是这家人的主要经济支撑。
顺坡而下,便是新民路旁的太子庙。按旧志记载,太子庙建置无考,所祀不知何人。同时也记载另一种说法,是祭祀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年)的。李煜为太子时,尝有功德于民,故江西郡县多祀之,悯其亡国,故仍称太子。明代时,太子庙左建慈圣宫,祀司痘天老。我们小时,太子庙成了商业局加工香肠的场所。它左旁有一砖砌神坛,内置一泥菩萨,但菩萨脑袋没了,只剩泥身,这大概是慈圣宫遗物。
新民路往西末端,便是下西门城门了。下西门内,除少量民居外,还有一自然景观和一个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左边由瓦砾废土堆集成的假山,俗称“瓦片堆埃”“堆埃上”。1945年曾在此假山建公园—乐只园,归民众教育馆管理。假山足下由麻石条砌成保坎,半山上有竹篱笆围着,东面临街设有园门,门上悬着本色的樟木横匾,匾上刻有“乐只园”三个字,填的蓝色油漆,很雅致。园门两边立柱上挂有大毛竹板上刻的对联,上联曰“努力抗战那须分男女”,下联是“及时行乐何必问春秋”。山顶平整,开阔,有八角亭居其中,周边种有奇花异草,还有苦楝树、梧桐树、槐树等,颇宜观赏,亭子中间有石板桌和石鼓凳,供人下棋打牌;亭柱间有木凳相连,有靠背栏杆,供游人小憩和聊天。
20世纪50年代,我们鉎井边的一些发小常去“堆埃上”玩。乐只园已有名无实,仅剩两副儿童玩的跷跷板,倒是山上几棵大槐树令人喜爱,槐花开时,馨香四溢,槐米则经常被城乡居民收集去做米粿。
人文景观则是指下西门右侧的“黄家大院”,它的正式名称叫“小胜园”,它的缔造者是明末信丰诗文奇才、游州人黄戴玄(九洛)。
清乾隆十六年《信丰县志》(卷一)记载:“小胜园,在清平门(注:俗称下西门)内,邑人黄戴玄构,有水竹之盛,中为杰阁,今俱荒芜。”满腹经纶却与科举无缘的黄戴玄从游州搬到县城,置园筑屋,怡人乐居,取名“小胜园”。然而,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乾隆朝时小胜园已风光不再,到20世纪,只能一窥“水竹之盛”的残迹。
少说也有20亩的黄家大院,围墙只剩下东、南两面,剥蚀斑驳但仍坚实挺立,围墙上爬满各种藤蔓。院内有一大一小两口水塘,南边是大塘,塘边一些篁竹和石榴树,北面是小塘,旁边有五棵水桶般粗的银杏树。两塘中间是曲径,路旁有一株需数人合抱的古榕树。塘的西边(临下西门城墙)是几间简陋破旧老屋,居住的几位黄氏老人仍在坚守着祖产。如今,黄家大院已不存,取代它的是繁华市场和林立民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