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岗圩旧时被信丰城里人称作“长岗荫”,105国道建成前,距信丰城30里,有了国道后为10公里,在桃江河东岸一个长长的红壤岗上,因此而称长岗。
此地何时形成了圩场?无史籍可稽。据老人相传,看旧时的关爷庙、真君庙与长云庵,应该始于清代末年,即20世纪初。
长岗荫原本是一个屋场,其北端因高大茂盛的樟树、荷树、松树密集成荫而叫“荫岗边”。炎热夏天时这里阴凉气爽,乐善好施者在树荫处建了茶亭,供过往行人歇脚补水,渐渐地人流不息、人口剧增,加上周边屋场密集,因而形成圩场,“长岗荫”之名也被长岗圩取代。
长岗圩农历四、七、十日为圩日,如果某月没有三十日,就把该月三十日的圩日推为下月初一日。圩上有布店、杂货店、中药店、茶酒店等十几家店铺。每逢圩日,本村十几个屋场,万星村、新仓村、大塘村以及桃江河对岸镇江片等成百上千的老表,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来销售,或者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圩场也还热闹。
大约100米长、20米宽的街道,两边是圩上人家的住房兼店面,屋檐下供人摆摊子或放货物。小小的圩场,除了固定的店铺外,有猪肉摊、牛肉摊、鱼摊、日用品摊等各式各样的摊点;还有山区民众扛来木头、挑来木炭(火屎)卖给柴炭稀缺的长岗人。新中国成立前几年,虽然社会动荡、百姓贫穷,但长岗圩圩日仍然来人不少,日用品、土特产交易顺畅。
多年里,长岗圩流传着两段“戏语”。
一段:一位外乡人来赴圩卖小猪仔,长岗圩上一人买下了,却没有马上付款。货主问他要钱,他答道:“等下子来(音dén hā zi léi)。”过了一会儿,货主再问,答曰:“今日下昼(音jīn ni hā jíu léi)来。”到了下午,货主找上门要款,买了猪仔者说:“明天圩上来(音miáng záng xī suān léi,即下一圩日来)。”这不是买仔猪的人赖皮,而是人际关系熟络的表现。(www.xing528.com)
另一段:长岗圩上有人家蒸水酒卖,逢圩日,有些闲散人士赴圩,买几两熟牛肉或猪下水或半条鱼,到茶酒店加工喝水酒。一次,几个人喝酒,酒很淡(酒味不浓)。于是有人高声说道:“该该酒冇一点子味,是哪(音eaí)家的?”此时,一位老爷般的人说:“诶家的。”说话人一看,答话者是当地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玉行先生”,连忙改口说:“该该酒淡淡(音tān tān)子,很清气(味道纯正)……”一向慈善的玉行先生,立马转身进入内间,舀来一勺酒酿倒到喝酒人的壶里,使“淡淡”的水酒顿时浓醇。
长岗圩最热闹的日子是土话说的“打醮(音dǎ jiào)”。“醮”,祭神的意思,原始目的是古代农民百姓对天上神的庇佑表示感谢,或祈求平安而举行祭典。祭典通过道士、和尚与鬼神沟通,达到保佑众生的目的。冬天到了,农事暂告一段落了,农民们为了感谢神灵带来的一年收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举行祭祀活动,以消灾免难、求福禳灾。
打醮的主要活动有三项:上刀山,下火海,唱戏文。吸引长岗村和周边八里十里甚至数十里的民众来看热闹。那场面,那气氛,不亚于任何节日。
关爷庙后面的黄土岗上,安装了“刀山”—一根高高竖立的粗大木柱,交错穿插着20把锋刃雪白的刀。做法事的道士,穿着对襟、长及小腿、上有金丝银线绣的道教吉祥图案的紫色道服,在念念有词之后,在唢呐和鼓乐声中,表演“上刀山”。他舞动双手、口念“封刀咒”后,光着脚板,由木柱下端往上登。此时,唢呐、鼓乐、鞭炮,一齐鸣响。道士镇定自若地踩刀而上,直至木柱顶端,松开原来抓住刀柄的双手,舞动数次,然后合着鼓乐的节拍,有节奏地“下山”。当人们急速的心跳还没恢复时,下到底端的道士将脚掌提起,让观众看。看见他脚板依旧,毫无损伤,观众“啧啧”称奇,惊叹之声经久不息。
晚上,庙内戏台有戏演出,俗称“唱戏文”。演出之前,道士表演“下火海”。表演前将木炭烧燃,用耙子将通红的木炭整成一条长5米多、宽1米多的“火路”。道士两个助手用自制的大扇将火炭煽旺,然后端来一碗红色的“法水”,口念“封火咒”,手指同时在碗内画符,画毕,含碗中“法水”往炭上喷去,冒出一股白烟,标志火已被“封”,道士便光着脚板,从容地奔进火海,一路踩踏过去,踩得炭火如钢花飞溅。
接着是看戏文。当“噼哩啪啦,噼哩啪啦”鞭炮响了,锣鼓铿锵、勾筒咿呀声起了,戏台上一个甜美的女演员走出来,报要演哪一出戏。随即演戏开始,或者是罗成耍的花枪,耍得人眼花缭乱;或者看黑脸包公威武而出,话语亮似铜钟;或者演唱戏文的是身着青衣的女子,她脸满愁云,兰花指一翘,水袖轻轻一扬,一张口满台凄风冷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