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行为学研究内容导读

环境行为学研究内容导读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对知觉研究原来一直局限于实验室,环境心理学把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到了真实的环境中,因而也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环境行为学研究内容导读

环境行为学是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虽然它比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要窄一些,但它仍然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并以此反馈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8.2.1 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行为的特点

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外在的人们的各种活动;或是说为了满足一定的目的或欲望而采取的逐步行动的过程等。

行为(Behavior)一般是指带有目的性的行动的连续集合及过程,它可以是根据个体、团体或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整个行动过程或集合。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动性。人们的行为是自身发动的,外界环境只起到影响的作用,或者说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2)动机性。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遗传和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动机。

(3)目的性。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

(4)因果性。人的行为总有原因可查,有后果可待,有前景可测。

(5)可塑性学习和训练可改变人们的行为特点。由于动机和目标的可变性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许多行为具有可塑性。

2.行为与环境

行为是人们的社会结构意识等支配的能动性的活动,行为必然发生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之中,并且在许多方面与外在的(包括自然的、人工的、文化的、心理的、物理的)环境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Pattern)。为此,德国心理学家库·勒温(K.Lewin)提出著名的行为公式:B=f(p E)式中:f为函数;p为人,包括个体的和群体的;E为环境,包括影响人们行为的各种外在环境;B为行为。

公式的意思是说,人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或互感互动才决定了人们当时当地的行为。

生态心理学家巴克(Roger Barker)在人与环境的研究中提出了人的行为模式理论,这通常是在自然主义的观察下,对人们的相互交往、个人空间保护和日常行为习惯做出的现场观察和总结。他分析了环境与行为的密切关系,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行为场所(behavior setting)概念,并把它作为分析环境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

1.8.2.2 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

1.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运用知觉心理学来探讨环境问题。心理学对知觉研究原来一直局限于实验室,环境心理学把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扩大到了真实的环境中,因而也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环境知觉研究更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仅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刺激,还强调个人特点、文化、经验和需求对知觉的影响,同时认为人的环境感知是一个信息过滤的过程。伊特尔逊(W.Ittelson)等人专门研究了环境信息的7个特点:①环境信息在时空方面没有固定的范围限制;②环境通过所有的感官向人提供信息;③环境能提供的信息要比人能处理的信息多得多;④环境所提供的住处是行为发生的基础;⑤环境具有象征意义;⑥环境具有美学性质;⑦接受何种信息,主要是感知觉的过滤功能。

研究表明,人通过所有的感觉器官感知环境,虽然视觉占支配地位,但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和温度觉都参与对环境的感知。不同的感觉相互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如果不同的感觉提供了同一种信息,感知就会更加深刻。环境知觉和认知既随人的发展阶段不同,也因个体之间的生理、心理、文化差异而迥异,还会与人的欲望有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感觉属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寻求复杂性变化是人的天性,单调的环境会造成人心理上的不快,降低工作效率;但是环境刺激过多也会导致感觉超载和混乱。结论是:人偏爱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对复杂性的研究,给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提出了挑战。今天为了城市区域有生命力,一般已不再研究严格的分区,规划师们正在不断地探索,使城市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

2.环境认知

认知是理解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环境认知就是研究人们识别和理解环境的方式。最早对环境认知研究做出贡献的规划师林奇(Kevin Lynch),他把心理学家托尔曼(Edwardc.Tolman)的认知地图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环境的研究中,以了解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形成对城市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怎样影响了人的行为。从可识别环境和认知环境的特点及行为出发进行设计和规划,也许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理解使用者的一个途径。

林奇发现组成城市表象的基本要素有5个,它们是道路、边界、区、中心和标志物。通过对认知地图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认为:意象清晰的城市,人们生活更加自在,很少受到方向混乱的压力。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城市环境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在空间模式清晰的环境中生活,会加强对环境的控制感和归属感

在城市表象研究的启发下,城市规划师们创造了城市的易识别性这一术语,用来表示观察者从城市任一观察点下对城市基本结构模式的识别。一个易识别的环境应该使人很容易理解它的空间模式和组织,因而能够很容易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找到要去的目的地。心理学家认为,判断自身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是人的基本生物性需要之一,因此一个易识别的环境使人在情绪感到安全和安定。近年来对意象的研究集中于城市总体意象、道路意象和建筑空间意象等,并扩展对距离认知的研究。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人的这些心理特征,巧妙运用人的行为规律组织环境,充分考虑形成城市表象五要素的作用,这些都对改善环境的易识别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1.8.2.3 空间关系学

环境的生理规律、心理需求规律对设计者把握环境设计空间尺度至关重要,对此问题,关注最早的是心理学家萨默(R.Sommer)和人类学家霍尔(E.Hall)。他们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空间关系学的理论,其研究的是人与人互相交往中使用空间的方式,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是其中研究的3个基本现象。

1.个人空间

心理学家萨默曾对个人空间有生动的描述:个人空间是指闯入者不允许进入的环绕人体周围的看不见界限的一个区域。像叔本华寓言故事里的豪猪一样,人需要亲近以获得温暖和友谊,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刺痛。个人空间不一定是球形的,各个方向的延伸也不一定是相等的,有人把它比作一个蜗牛壳、一个肥皂泡、一种气味或一间休息室。所以个人空间是人们周围看不见界限范围内的空间,人们走到哪儿这一空间就跟到哪儿。基本上它是一个包围人的气泡,有其他人闯入时,就会导致某种反应,通常是不愉快地感受,或是一种要后退的冲动。另一方面,个人空间并不是固定的,在环境中它会收缩或伸展,它是能动的,是一种变化着的界限调整现象。我们有时靠别人近一些,有时离别人远一些,是随情境而变化的。在个人空间的各种功能中控制距离是最重要的,不适当的距离会引起不舒服、缺乏保护、焦躁、交流受限和自由受限等感觉。

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个人空间是一种交流渠道,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他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人们使用这些人际距离是随场合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他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它们的个人空间也不一样。

(1)亲密距离,范围为0~18英寸。在亲密距离内,视觉、声音、气味、体热和呼吸的感觉,合并产生了一种与另一人真切的关系,在此距离内所发生的活动主要是安慰、保护、抚爱、角斗和耳语等。

(2)个人距离,范围为1.5~4英尺。这是人们在公开场合普遍使用的距离,个人距离可以使人们的交往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亲近范围之内。

(3)社交距离,范围为4~12英尺。这个距离通常用于商业和社交接触。

(4)公共距离,范围为12英尺以上。这个距离人们并非普遍使用,通常出现在较正式的场合,地位较高的人使用。

根据人在不同场合对空间的心理需求进行空间设计,对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私密性

阿尔托曼(Altman)提出,私密性是对接近自己的有选择的控制。可以说,私密性是一项动态的界限调解程序,它通过一些包括言辞或利用身体的非言辞行为,以及个人空间和领域等环境取向的行为来达到目的。私密性是人类一项基本的需要,这一点已被人们看作是培养人的个性、积极地维护自我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1970年维斯汀(Westin)将私密性分为4种基本类型:独处(Solitude)、亲密(Intimacy)、匿名(Anonymity)和保留(Reserve),其中独处是最常见的。独处指的是一个人待一会且远离别人的视线;亲密指的是两个人以上的小团体的私密性,是团体之中各成员寻求亲密关系的需要;匿名指的是在公开场合不被人认出或被人监视的需要;保留指的是保留自己信息的需要。同时,维斯汀指出了私密性具有的四种作用。

(1)使人具有个人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自己的环境。

(2)在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3)使人得以自我评价。

(4)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而同时仍能使人在需要的时候保持与他人的联系。

满足人们私密性的要求,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四周围合、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空间。私密性的主要含义是:个人希望有控制地选择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自由,即有选择独处还是共处的自由。同时,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心理需求还有其社会性的一方面,也就是公共性的需求。

私密性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通过它,个人可以调整它们与社会的交往,使自己与他人多接触或少接触。所以,私密性是一个中心的概念,它在个人空间、领域性和其他社会行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www.xing528.com)

私密性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调整过程,通过它,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可以调整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私密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保护了正常的社会交流,促进了个人控制,也有助于个人的认同感等。

3.领域性

很多研究者对人类的领域行为感兴趣并进行研究,在综合多种研究和定义的基础上,阿尔托曼(Altman)提出以下定义: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人的领域性不仅包含生物性的一面,还包括社会性的一面。随着个人需要层次的不同,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随着拥有和占有的程度不同,个人或群体对它的控制,即人格化与防卫的程度也明显不同。领域这一概念不同于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是一个随身体移动的看不见的气泡;而领域无论大小,都是一个静止的、可见的物质空间。

随着领域对个人或群体生活的私密性、重要性以及使用时间长短的不同,阿尔托曼将领域分为以下3类。

(1)主要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公认和法律的保护,是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

(2)次要领域。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的控制性也没那么强,属半公共性质,是主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桥梁。

(3)公共领域。可供任何人暂时和短期使用的场所。

领域性的重要功能就是维持社会的安定,领域的建立可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并能对别人的行为有所控制。领域的功能有3个方面:①组织功能,领域具有不同的尺度和区分方法,其中最小的便是个人空间;②领域有助于私密性的形成和控制感的建立;③领域的形成与安全防卫密切相关。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直接影响着人的拥挤感、控制感和安全感,心理学家阿尔托曼发展了一种模式,试图把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和拥挤感联系起来。他认为,在拥挤的状态中为了避免过度应激,人们用保卫个人空间和领域行为两种机制来达到所需要的私密性水平。

可以认为,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老百姓的生活细节组成的,对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拥挤感、安全感与控制感等方面的研究,就是从不同角度了解和体察构成社会生活主体的广大百姓的正当需求,这方面的研究也将为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1.8.2.4 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不同的行为习惯。但是,由于社会法制、教育、习惯等条件的影响下,会形成一些特定的行为模式。

1.环境中人们的分布模式

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分布模式,即人们根据情景采取一定的空间定位,并具有保持这种空间位置的倾向性。人们在比较狭窄的空间里通常呈现出线性分布的特点,而在比较宽阔的环境里则呈现面状分布的特点。

2.环境中人们的流动模式

人们在环境中移动,就形成人们的流动,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倾向性。按照人们正常流动情况可以分为:目的性较强的人流、随意状态的人流、移动本身就是目的的人流、处于暂时停滞的人流,此外还有慌不择路的盲动的人流。人们的流动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如靠右行、识途性、走捷径、不走回头路、乘兴而行等。

(1)靠右行。当人们对某一地区不太熟悉时,会先沿边界依靠符号或其他标志前进。道路上既然有车辆和人流来回,就存在靠哪一侧通行的问题。对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在我国,靠右侧通行沿用已久;而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却靠左侧通行。明确这一习性并尽量减少车流和人流的交叉,对于外部空间的安全疏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识途性。识途性是大部分动物所具有的本能。对于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人们回去的路线往往会选择来时的路线,以确保自身的安全,防止迷路及时间上的浪费。

(3)走捷径。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会有意无意中选择近路。这种情况往往是人们急需赶时间或省体力的情况下,而对于像散步、逛街等一些休闲活动来说则不一定需要抄近路。

(4)不走回头路。对于方位感较强、地理位置较熟、存在有多个目的地的人来说,许多人不愿意走回头路。

(5)乘兴而行。这通常是郊游、散步时人们常见的情况。无论踏青还是消夏,是看人还是览胜,其移动本身就是目的,他们刻意追求的是路途中的某种体验,以寻求较为丰富的内容。其路线可以是事先商定的,也可以是随时随地随兴趣而偶然为之,这与途中的舒适性、新奇性、景观的可读性、服务的周到性、身心的疲劳程度及旅伴间感情的配合程度都有关系。

3.环境中人们的其他行为特征

在一些社会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是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的社会压力,使人们产生了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信念,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改变了原来的观点。

1.8.2.5 不同年龄群体的行为特性

人的行为活动往往与个人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教育程度、职业、收入以及社会地位、社会文化等条件有关,其中年龄是影响人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便于对活动人群进行研究,我们将人群分为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5类。

1.儿童期(0~6岁)的行为特征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儿童知识的获得往往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游戏是儿童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在游戏中认知环境,儿童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发展活动能力。由于儿童的独立性比较差,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所以游戏的地点往往是离住地不远的公园、街道、儿童游戏场等,这些场所往往需要一定的安全性和日照条件。处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其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对于幼儿(0~3岁)而言,其活动的内容为学习走步、由家长怀抱或推车散步及一些非常简单的个体游戏;对于4~6岁的儿童而言,活动的主要内容则为拍球、骑车、玩沙子及游戏场上的滑梯、蹦床等小集体活动。

2.少年期(7~18岁)的行为特征

这个时期,少年们能对一些自然现象给予正确的解释,能综合多方面情况进行判断,也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成长时期的不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小学期和中学期。

(1)对于小学期的少年,游戏仍然是他们的主要休闲活动,他们除了在离家较近的开放场地活动外,也往往在离家较远的居住小区公园、游戏场等地活动。对于活动内容来说,男孩子主要表现为玩球、探险、追逐打闹等,女孩子则为跳皮筋、演节目等。

(2)对于中学期的少年,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增强,室外休闲活动也由早期简单游戏转变为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游戏。比如,为了健身而参加体育活动,为了社交而参加集体活动,为了表现自己而参加活动等。活动的场所也逐渐向更远的居住区中心等场地转移。少年时期的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下午放学以后和节假日里,有着明显的时间性和季节性。

3.青年期(19~28岁)的行为特征

青年期是人类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智力迅速发展并达到相对成熟,知识逐步积累,对自身、人生及社会的态度基本形成,生活逐渐稳定,同学、同事、朋友之间经常聚会和往来。对青年而言,其休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娱乐、社交、体育锻炼、逛街等。

青年的休闲活动往往具有综合性和随机性,同时休闲活动不具有固定的模式。对青年而言,休闲活动主要是为了娱乐,为了自我的实现和发展。活动的场所一般离居住地较远,在商业街、娱乐场所、公园等或静或闹的场所。为了娱乐,则在热闹的场所;为了谈恋爱等交往,幽静的私密性场所是必需的。除节假日外,青年的休闲活动多发生在下午,下班或放学以后。

4.成年期(29~60岁)的行为特征

成年期是指结婚成家到退休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拥有成就和辉煌的时期。

(1)第一个时期是刚刚结婚成家,孩子处于儿童时期。工作之余,孩子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内容。下班后,带着小孩游玩、散步、锻炼和同邻居交谈成了他们的休闲方式。活动的场地也因小孩原因主要集中在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活动的时间在节假日和下班后较多。

(2)第二个时期是一般说的中年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子女都逐渐成年并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孩子不再是他们生活的中心。但是这个时期他们已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家庭事务多,工作非常繁重,他们已经注意到身体机能的衰退,空余时间往往也会参加一些健身活动、结伴散步或一些娱乐活动。活动时间多集中在节假日,活动场所也多集中在居住区公园等开阔地带。

5.老年期(60岁以上)的行为特征

我们这里所指的老年期是指退休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使得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为了健康长寿,大部分老年人每天都会锻炼身体,像太极拳、慢跑等都是老年人所钟爱的,这些活动往往会发生在离居住地较近的小区空地或树林中。在白天,老年人往往根据兴趣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或喝茶聊天、或打牌下棋、或吹拉弹唱、或闭目养神等。这些现象我们常常在公园或街道旁的绿地里看得见,当不是节假日的时候,这些场所聚集的更多的是老年人。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同青年人、成年人比较起来有着明显的不同,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往往具有某种固定的模式,每天几乎都是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内容以及固定的伙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