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院校中层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及思维

职业院校中层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及思维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培养创新思维有五种方法。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职业院校中层干部培养创新意识及思维

1.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发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有以下特征:一是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二是社会历史性。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的,而这种提高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三是个体差异性。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对应,这些因素对创新起重要推进作用。每个人的创新意识既有社会背景的缘由,又有文化素养和志趣的动机。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备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过程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不同,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创新意识有如下作用。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的能力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意识来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上层建筑的进步。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

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们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实现。它激发人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们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www.xing528.com)

2.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推动创新的先导,培养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思维要求善于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的探讨,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跳出传统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有五种方法。

一是用“求异”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事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去有意识地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二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如果把传统观念、常规经验、权威言论当作金科玉律,常常会阻碍我们创新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面对新的问题或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习惯于沿着前辈或自己长久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应从相反的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用发散性的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发散性思维能够产生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能提出一些独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使一些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四是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联想是在创新思考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比较容易见到成效。常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联想中的“经验联想”。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能够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动、积极、有意识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是学会整合。很多人擅长“就事论事”,或者说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思维往往会被局限在某个片区内。整合就是把对事物各个侧面、部分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当然,整合不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和属性的认识,随意地、主观地拼凑在一起,也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按它们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把整个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