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城一隅(卓越摄)
为推进城镇化步伐,早在2011年象州县已经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城市发展建设迈进了科学化、整体化的实施阶段。2012年与清华大学合作,高标准规划县城建设,完成了以“象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标识、城市宣传口号和万象公园的设计。象东新城开发深入推进,县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稳步推进,朝阳新天地商贸城建成投入使用,城建项目加快推进,现代城市形象彰显。县城连续三届荣获自治区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南珠杯”竞赛特等奖。这一年象州县加快构建城东休闲旅游中心、城西水景文化中心、城南教育文化中心、城中商贸中心、城北行政中心“五大中心”,推进县城“五个中心”建设。实施的“一山”(万象公园)、“一水”(引水入城)、“一园”(教育园区)、“一带”(滨江园沿江一带)、“一路”(便利的交通路网)、“一桥”(象州二桥)、“一楼”(发展大厦)、“一馆”(体育中心)的“八个一”工程已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重点打造石龙小城镇,拓宽石龙过境道路,实施集镇民房改造。加强集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集镇面貌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新建成了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象东新城概貌(卓越摄)
2013年与广西华蓝设计公司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成13项城镇规划编制和重点工程项目设计。旧城改造扎实进行,象东新城南区开发深入推进,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入实施;加快南区路网建设,进一步拉大了县城建设框架。江滨园区征地工作全面启动,象州二桥建设稳步推进。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初步成型。教育路、象石路等一批城区道路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推进,城区人行道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摊点乱摆、施工乱象、垃圾乱丢等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城区管理更加规范。全县城镇化率达41.6%。
2014年以全市“城市建设年”为契机,实施“城建塑县”大会战,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城镇化建设。这一年象州立足实际,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足了力气。
完成投资780万元的温泉大道、平安大道、北山路等6.5千米的人行道改造工程。完成“象”形垃圾桶的设计、生产、安装工作。启动二桥引线3.75千米二级千米扩宽工程、莲城路向北延长线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38万元的教育路、温泉大道七里桥至温泉宾馆的太阳能路灯采购安装工作。完成127万元的温泉大道主要节点景观、象州大桥等亮化工程。在金象路、银象路,规划一、二、三路新种下香樟、木棉等主要干道的绿化,形成了“一路一树”的种植格局。同时对温泉大道、平安大道、金象路、莲城路4条主干道树盘实施绿化。成功启用东井和象江集贸市场。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公开将县城环卫清运工作推向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全面推进“美丽象州·清洁乡村”工作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垃圾收集、处理难的问题,分别在象州县城城南、城东及石龙镇、寺村镇、大乐镇、马坪镇各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30吨的垃圾转运站;分别在中平镇、罗秀镇、水晶乡、运江镇各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0吨,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垃圾碳化热解处理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320万。2013年4个无害化处理中心竣工,全面试运营。
至2014年年底,已建成污水管网14.3千米,管网纳污范围占建成区的比例为80%。至2019年污水管网已经全部覆盖主城区,并建成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www.xing528.com)
2014年,全县共安排建设用地240亩,建成和在建各种保障性住房共3484套,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共投入中央及地方建设配套资金6亿元,小区基础设施建设3500多万元。累计向888户困难群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73万元;建成廉租住房732套,在建96套,总建筑面积41400平方米,分配入住722户;建成公共租赁住房548套,在建288套,总建筑面积35700平方米,已分配入住524户;在建教师产权型保障性住房120套,总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2014年度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已开工1000户,开工率100%,竣工率100%,完成投资4500万元。
2014年至2015年完成江滨园区“三横三纵”市政路网等7项规划设计;开工建设文化广场、就业服务中心等4个旧城改造项目;实施二桥引线3.75千米二级公路扩宽工程,完成6.5千米的人行道改造;完成400多盏太阳能路灯的安装,实现从二级公路收费站至温泉景区全线以及城区主要道路全亮化。完成城区征地1000多亩,为城市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石龙镇龙和城项目已有12栋楼房封顶,中平古镇76栋仿古建筑全面开工建设。深入开展“两违”“五乱”专项整治行动90多次,制止违法违规行为79宗,强制拆除违章建筑1000多平方米。荣获全区第九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市县考评特等奖,寺村镇、罗秀镇分别获得乡镇考评优秀奖和先进奖。
2016年,象州全力抓好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完成了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启动占地2500亩的江滨园新区建设,江滨带状公园、“三横三纵”路网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实施了建南路、朝南路等7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优化了城市路网体系。石龙建制镇试点8个项目,启动建设中平镇等4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选址工作、运江镇等6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启动前期工作。共投入2200多万元开展“美丽象州·生态乡村”活动,全面完成57个示范村屯及400个一般村屯的绿化目标任务。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万多亩,逐步实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完成村道、巷道硬化88.57千米,基本实现巷道、村道村村通目标。
2018年,象州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市级审核。金象路向北延长线、东岗大道南段完成投资4974万元,光明路向北延长线、城北规划路建成0.64千米。欧艺特色小镇温泉城平整土地300亩,4千米规划主干道顺利铺设。平安公园临时停车场投入使用,城郊大型停车场5月竣工。县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4平方千米,城区绿化覆盖率35.1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96%。
2019年,开展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推动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村庄布局等7个专题前期研究。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1725套,因地施策切实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商品房销售面积23.29万平方米。金象路向北延长线、东岗大道南段建成通车,光明路向北延长线道路主体、江滨园区电力迁改基本完成。县城面积扩大到7.67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35.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42%。投放360辆共享单车,为群众节能环保出行提供新选择。花山文化体育公园、老狮岭公园投入使用,结束象州群众一直以来没有大型休闲公园的历史,为群众健身娱乐提供新的去处。
寺村镇白石村新貌(韦敏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