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杂剧与宋杂剧、温州杂剧的特点与创作规模

元杂剧与宋杂剧、温州杂剧的特点与创作规模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戏剧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戏曲表演形式,如宋杂剧、温州杂剧等,特点各不相同,元杂剧就是元代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推测,当时剧作家约有200人左右,作品约有600多种。其中关、马、郑、白有所谓“元曲四大家”之称,关汉卿更是举世闻名。

元杂剧与宋杂剧、温州杂剧的特点与创作规模

1.元曲元杂剧

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戏曲,散曲属于诗歌,体裁虽然不同,但两者都以曲词为主,合乐歌唱,故统称元曲。又因为元杂剧成就最高,故常以元杂剧作为元曲的同义语,如臧晋叔《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选集。我国戏剧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戏曲表演形式,如宋杂剧、温州杂剧等,特点各不相同,元杂剧就是元代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2.元杂剧兴盛的主要表现

元杂剧兴盛的主要表现是作家众多,名作如林。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推测,当时剧作家约有200人左右,作品约有600多种。至今流传的有162种,有姓名可考的作家近100人。其中关、马、郑、白有所谓“元曲四大家”之称,关汉卿更是举世闻名。

3.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元杂剧的发展,以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杂剧活动中心在大都,是元杂剧发展的鼎盛期,涌现了关、马、白、王实甫、高文秀、康进之、纪君祥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注重现实,充满激情,风格质朴,形式较为粗糙。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创作渐趋衰微,优秀的作家是郑光祖,较著名的是宫天挺、秦简夫等,作品脱离现实,激情减退,风格柔婉,形式精致。

4.元杂剧的思想内容

元杂剧思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可分为三类:

(1)社会历史剧(www.xing528.com)

社会历史剧可分为公案戏、三国戏、水浒戏和一般的社会历史戏,主流是公案戏,公案戏以清官戏为主流,清官戏则多是包公戏,往往表现夺妻、谋财、害命内容,揭露社会矛盾,往往以伸冤报仇为结尾,这与元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关。公案戏代表作是《窦娥冤》,三国戏代表作是《单刀会》,水浒戏代表作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则是一般的历史剧,被伏尔泰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演出,引起轰动,它是第一个流传到欧洲的剧本。

(2)爱情婚姻

纯粹的爱情婚姻剧以《西厢记》为代表,还有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兼有历史剧特色的爱情婚姻剧有关汉卿的《救风尘》和《望江亭》,石君宝的《秋胡戏妻》,杨显之的《潇湘夜雨》,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兼有神仙道化剧特色的爱情婚姻剧有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生煮海》。作品多以落魄书生和名门闺秀的婚恋为内容,追求爱情幸福特别大胆,多以大团圆为结局,充满戏剧色彩。

(3)神仙道化剧

神仙道化剧当时其实很有名,马致远就是因为与别人联手写了《黄粱梦》而出名。现流传下来的有17种。直接表现宗教生活与情感,从宗教来审视人生,讽世、超世与隐逸结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思考与练习

1.分析本折语言雅俗相济的特点。

2.背诵【端正好】和【收尾】二曲,并简析这二曲写景抒情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