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贺
一、作家作品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其诗大多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其诗被称为“鬼仙之词”或“李长吉体”。今有《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存诗二百余首。
二、原文
吴丝蜀桐3张4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5,李凭中国6弹箜篌。
十二门8前融冷光,二十三丝9动紫皇10。
梦入神山教神妪12,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13不眠倚桂树,露脚14斜飞湿寒兔15。
三、词语注释
1.李凭:唐代宫廷艺人,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2.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有卧式、竖式两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3.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精良。
4.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5.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古代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6.中国:即国之中央,指唐朝都城长安。
7.昆山:即昆仑山,产玉之地。(www.xing528.com)
8.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
9.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
10.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
11.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天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
12.神妪:《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
13.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14.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15.寒兔:指秋月。古代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四、作品赏析
此诗为李贺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人描写音乐运用了大量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设色瑰丽,把有声无形的音乐写得形象鲜明,令人惊叹。全诗十四句中有七句描写音乐效果,用了四句神话传说,令意境扑朔迷离。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第二、三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第五、六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为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本诗的主要特点。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进行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思考与练习
1.本诗引用了哪些神话故事?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手法?请指出来并简要分析。
2.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联系课文,结合韩愈《听颍师弹琴》和白居易《琵琶行》,谈谈你对“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