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教育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他不语怪、力、乱、神,教人则循循善诱,重在启发,举一反三。孔子通音律,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为了行“道”,企图挽救“日薄西山”的奴隶制,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www.xing528.com)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于一体。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它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里的人,指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仁”就是对人的尊重、同情和爱护。“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具体说,就是在“爱人”的基础上,克制个人的欲望,维护伦理道德规范。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提倡为“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制度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反对各种违礼行为。这些地方,表现了孔子保守的一面。后代的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些思想来提倡纲常礼教,维护封建秩序。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