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日本投降后,这段时间是天津市理发业发展最兴旺时期。由于大店不断出现,服务项目日益增多,技术水平精益求精,理发、烫发名师有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因此行业之间,为了获得生存,互不示弱,各显其能,竞争得十分激烈。当时竞争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手段:
第一种手段表现在业务项目上的竞争。有的理发店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千方百计地增加业务项目,只要新的项目一出现,别的理发店马上紧跟。1937年中山理发店看到周围大型理发店不断出现,业务日见萧条,于是想方设法,就在天津首家开始了“烫发”项目,很受广大女顾客们的欢迎,业务马上就兴旺起来。这样一来,就直接威胁了其他大店的女活业务。没有多久,这些大店也增添了烫发项目。为了争夺烫发业务,有的店就在电烫药水里加上一点颜色,就巧立名目称之为“奶油烫”、“杏仁烫”等等,在玻璃窗上贴上大字来招揽业务。
第二种手段是表现在技术力量上的竞争。理发行业是技术性强的行业,哪个理发店名师多,技术力量雄厚,业务就兴旺发达,能挣大钱。因此有的理发店,专程去上海等地,高薪聘请南方技术高超的理发师来店工作。有的店与店之间互相“拆台”、“挖墙角”。当时南京理发店14号理发师张士义,是女活名师,有很多的熟顾客“点活”,点名非张士义烫发、做头不可。这时南京理发店附近的新南京店经理肖和发就采取利诱手段,以赠送一个股份的代价(不用投资就成为股东),把张士义从南京理发店挖出来到新南京工作。上海理发店经理李德潮,为了把当时在大光明理发店工作的火烫名师吴海青挖出来,就用每月50元(当时面粉每袋价格2元多钱)的高薪,另外每天给5角钱的菜金,小灶饭菜,终于把吴海青挖到上海理发店。又如仙宫理发店开始技术力量强,名声大,业务忙,到了1948年技术力量大部被挖走,因此业务日趋下降,甚至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www.xing528.com)
第三种手段表现在收费价格上的竞争。30年代中期,天津大型理发店越来越多,但业务上并不是都很忙,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原故,业务是不平衡的,所以在业务竞争上,对收费价格经常出现互相“砸价”(即你的价格便宜,我的比你还便宜),来争夺业务。例如天津一开始烫发时(外国干的理发店除外)烫个头15元,南京理发店增加了电烫,只收费10元,仙宫紧跟着也增添电烫了,只收8元,这些大店你降价,我也降价,这种互相“砸价”竞争,主要发生在大店集中的劝业场一带,大店收费既然降低,当然要影响到全市的中、小型理发店。解放后,天津市理发行业烫发和男女理发收费标准,一直低于其他一些大城市,是有历史根源的。
第四种手段是表现在地势上的竞争。劝业场、小白楼多年来就是繁华地带,为了抢生意,都想夺得地利的优势,都千方百计在这些地区开设理发店。当时以劝业场为中心,方圆不到500米的地方,就集中了南京、大光明、新南京、孔雀、纽约、中山、白玫瑰、白牡丹、丹凤等大店。因为大店集中,相距很近,在40年代这种业务竞争就更趋白热化了。到了解放前夕,除了南京理发店因名气大、技术力量强、经理善于管理、善于用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有的理发店几经夭折而幸存,大光明、孔雀、纽约、中山、白牡丹等,在竞争中相继关闭。小白楼的上海理发店与源源理发店都坐落在大沽路上,相隔只有三四个门脸,不到30米,源源虽小于上海,但是源源的经理翟树生会说一口流利俄语,外国顾客很多,业务很忙。但上海理发店经理李德潮为了在这块宝地上站住脚,采取高薪聘请名师,让弟弟学习外语等方法与源源展开竞争,不到两年时间,就把源源拉垮了,最后在1946年翟树生就把源源卖给了上海理发店经理李德潮,翟终于甘拜下风,被李德潮吃掉了。在这段时期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因而也推动了理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理发技术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