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民初时期的理发行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清末民初时期的理发行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以翰林院为代表的守旧派给皇上呈上维护发辫折,百般进行阻挠,并说发辫乃中国之国粹,是大清的祖宗成法;况且剪发后,势必将随之改变服饰,而牵涉到服饰鞋帽的有33个行业,这样会造成商务失败,这是万万使不得的。旧时天津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清统治者对剪发活动态度暧昧,既不提倡也不阻止,听其自流。

清末民初时期的理发行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自1644年清军入关后,立了一项法令,使男子一律“薙发梳辫”,前额剃光,后部梳辫子(意为“剃四夷,留中原”),以统一风俗。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许多流动性的名为“待诏”者(俗称剃头匠),他们手持一把铁夹子形状的名叫“唤头”,担挑走街串巷,撩拨唤头嗡嗡作响,迫令男人剃头、梳辫,违者严罚不赦。到了20世纪初,在国内维新变法和国际潮流的影响下,陆军、海军中陆续出现了自发的剪发运动,警界、学界也有所响应。

1910年初,户部侍郎伍廷芳向皇上奏请了剪发折,奏折的大致内容是:“最近我奉旨出使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途经南美洲各埠,接见了华侨,他们出于爱国至诚,建议国内剪掉辫子,更改服饰。我认为头发能护脑,但脑后之发留之无用,有害无益。对于做工的人,干活不便,尤其是机械工人常会发生事故,带来性命危险。目前世界各国,有发辫者只有中国一国,因而经常被外国人讽刺嘲笑,甚至污蔑为无异禽兽的‘豚尾族’。望朝廷励精图治,降谕剪发。”当时以翰林院为代表的守旧派给皇上呈上维护发辫折,百般进行阻挠,并说发辫乃中国之国粹,是大清的祖宗成法;况且剪发后,势必将随之改变服饰,而牵涉到服饰鞋帽的有33个行业,这样会造成商务失败,这是万万使不得的。这大逆不道者,热衷于提倡剪发,此必有外人从中煸动惑众,愿皇上力排众议,如再有向皇上入奏剪发者,即以为外人作伥,按卖国论罪。

旧时天津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www.xing528.com)

清统治者对剪发活动态度暧昧,既不提倡也不阻止,听其自流。户部侍郎伍廷芳就愤愤地回到上海,于1910年12月1日,在爱文义路寓所召集《上海惧(?原文如此)食卫生会》成员,专题讨论剪发问题,并确定12月15日在“张园”召开剪发大会,先后到会的有绅士界、商业界、教育界和社会上的群众共四万多人,一致表示说“我们中国人260多年深受留辫子的耻辱,快快起来扫除这巨大耻辱”,会后进到现场剪发,先后剪辫子的达1000多人。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入侵,天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风气起了变化,辛亥革命后剪发的就更多了,这时“薙发梳辫”已有被剪成短发和剃光头取而代之的趋势。走街串巷的流动性剃头匠逐渐发展成为固定服务,陆续出现了剃头店(在旧社会时俗称剃头房子),门口上边挂着旗幡式的布幌子,上面写着“灯下剃头,朝阳取耳”八个字。到1919年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以后,发型式样得到进一步改革,男子不仅彻底废除了梳辫子,女子也出现了普遍剪短发的风气,男子发式只有分头型的(洋发型),女子发式只有“刘海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型式样有了改变,理发行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有的理发店开始增加了女子剪发业务,理发技术也向前迈进了一步,从此理发行业的服务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依靠理发为生的人,日益增多起来,逐渐形成了近代理发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