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虎”张献忠,在四川人中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献忠剿四川”的故事流传天下。他追随义军,纵横天下,终成一方枭雄;他几落几起,百折不挠,勇挫明军骁将悍帅;他横扫凤阳,斩断龙脉,掘了老朱家祖坟;他驰骋湘楚,三入川蜀,终于建国成都,名号大西,称王称帝;也有人说他杀人如麻,血洗蜀中,遗臭万年。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实在是多面豪雄,绝难以一言蔽之。
张献忠其实是资格的农民出身,从小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他出生的地方是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时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十八日。他读过几年书,当过兵,捉过贼,因犯法差点被砍了脑袋。
天启末年,陕西百姓因求生存而造反。府谷的王嘉胤、王自用暴动,占领了黄龙山。接着宜川王左挂、安塞高迎祥、洛川张存孟、延川王和尚、汉南王大梁等一齐响应,揭竿而起。不久,李自成在米脂起义后参加了高迎祥的暴民队伍。
得此消息后,24岁的张献忠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于崇祯三年(1630年)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拉起了一支队伍响应王嘉胤等暴动,自号“八大王”。由于他面黄须长,勇猛剽悍,军中称他为“黄虎”。他能文能武,智慧果敢,很快展示出指挥才能,先是成为盟主王自用的主力,后发展壮大至数万人,成为闯王高迎祥的十三家军之一。
张献忠曾三次攻入四川,最终扎根蜀地,建立大西王朝。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首度入川,攻陷夔州,进围太平。后被重庆女总兵秦良玉所败,退走湖广。张献忠经修整后积聚力量,转战安徽。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张献忠的部队突然包围了凤阳城。不到半天,就全歼了守卫凤阳的两万官军,斩杀守将朱国正等人。将俘获的凤阳知府颜容暄,当众处以死刑。张献忠把战利品和府库里的粮食,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又叫农民和四乡百姓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还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又名皇觉寺),掘了朱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富户杀得一干二净。这是在崇祯八年(1635年)。
张献忠攻下凤阳后,又挥师南下,接连攻克庐州(今安徽合肥)、安庆、和州、滁州,一直沿长江打到江苏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后经数年征战,几落几起。
张献忠第二次入川是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闰正月。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县的玛瑙山又受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伤亡惨重。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的追击堵截,农民军连受重创,退居兴安归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军围住,农民军陷于困境。为此,张献忠利用杨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携重宝贿赂左良玉,说:“正是因为我的存在,朝廷才重用你,你的部下滥杀无辜,朝中早有人看在眼里,如果我不在了,那么你离死期也不远了。”此计大见效果,左良玉果然斗志松懈。张献忠乘机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出兴安,与罗汝才等部会合。
张献忠又利用四川巡抚邵捷春和杨嗣昌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宁(今四川开江)。邵捷春根本没有想到农民军如此神速,官军一触即溃。农民军突破新宁防线后,顺利地进入了四川。张献忠大军入川,打破了杨嗣昌的围剿计划,并在军事上也从防御转入了进攻。
张献忠在四川转战了近半年,每每寻机给明军一记重击。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农民军在开县黄陵城被左良玉部追及,左部参将刘士杰、游击郭开力凶悍攻击。农民军不慌不忙,以逸待劳。张献忠抽出一支精兵,绕到官军后方突施夹击。左良玉腹背受敌,慌忙逃走。刘士杰、郭开力被斩杀,官军将士死伤过半,农民军获得全胜。
接着,张献忠挥师出川,一昼夜急行军,兵锋直指鄂中。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攻克襄阳。襄阳是明朝的军事重镇,军需饷银,都聚集在城内。张献忠以所获饷银,分十万两赈济饥民,并将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等处死。至此,张献忠完全粉碎了杨嗣昌的“四正六隅”计划,彻底摧毁了他的“十面网”。杨嗣昌听说张献忠挥军出川,急忙逃回宜昌。在沙市他得知李自成攻破洛阳,杀了福王的消息,自知死罪难逃,居然又恨又怕,一命呜呼。那个左良玉,也被摘去官帽,戴罪领兵。
张献忠大军在湖北转战一年多,一路所向披靡。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张献忠率部乘夜攻下蕲州。三月,农民军连下蕲水、黄州、麻城。在麻城,张献忠招募得数万人。五月,农民军西取汉阳,从鸭蛋洲渡过长江,迅速攻占武昌府城。武昌为楚王朱华奎的王府所在地。守城官吏闻风而逃,楚王所募兵为之内应,大开城门迎接农民军。张献忠处死楚王,把楚王宫里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统统拉走,足足用了数百辆车子也没拉完。于是发银六百余万两,召集各地流民充军。
在武昌,张献忠自称“大西王”,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为天授府,江夏为上江县;并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共录取进士三十名,都授以州县官职。这时,李自成也在襄阳建号称王,并对张献忠占据武昌十分不满。李自成使人带书信给他,表示不满。此时,左良玉兵复西上,大西政权的官吏多被擒杀。张献忠面对这种局面十分害怕,考虑去向。张献忠自思无法与李自成对抗,于是在八月率部南下湖南,不但迅速占领了湖南全境,甚至还打到了江西。这时,张献忠控制了湖南全部,及湖北南部,广东、广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为了将来的发展,张献忠决定进军四川。
这是张献忠第三次入川,这一次,他将奠定大西基业。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部向四川进发。农民军溯长江而上,迅速攻克夔州、万县。接着,连下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总兵曹英,攻破佛图关。老对手秦良玉企图阻止,也被横扫落败。农民军势如破竹,攻下泸州后,于六月二十日以摧枯拉朽之势,轻松占领川北重镇重庆。从汉中逃来的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僚,统统被农民军抓获并处以极刑。
七月初四日,张献忠命刘廷举守重庆。他亲自率大军,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进。沿路州县望风瓦解,烽火数百里不绝,成都震怖,一日数警。四川巡抚龙文光由顺庆驰援成都,又调总兵刘镇藩及附近士兵急忙坚守。一时,成都援兵四集。棋高一着的张献忠早已派一部分前锋,装扮成援兵,混入城中,以为内应。八月初七日,张献忠军从四面同时攻城,里应外合,并以火药爆炸城墙,仅三天,成都城便宣告土崩瓦解。张献忠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成都。明蜀王朱至澍、太平郡王朱至渌等绝望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勃、按察副使张继孟等明朝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农民军处死。到十月,四川大部地区已经飘扬着张献忠大军的旗帜。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高调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他把原蜀王府装饰一新,作为皇宫。大西政权建立后,设置左右丞相,六部尚书等文武官员;命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以王国麟、江鼎镇、龚完敬等为尚书。大西政权颁行《通天历》。
这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总把新桃换旧符。大西政权建立后,张献忠还是颇想有所作为,他下令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安抚百姓。
第一,稳定政权,简拔官员。大西政权建立不久,为鼓励蜀人入仕,参与蜀地治理,很快实行科举,开科取士,选拔了三十人为进士,任为郡县各官。这些措施健全、稳定了地方政权。
第二,免税减赋,刺激生产。大西政权宣布,对西南各族百姓蠲免边境三年租赋。以减轻百姓负担,鼓励他们发展生产。最初他依靠没收官府和贵族的财产来支持财政,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久这些钱就花光了。后大西政权于大顺年间(1644—1645年)设立铸钱局,铸造“大顺通宝”,在社会上流通使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生产。
第三,严明军纪,严禁扰民。张献忠发布号令,不许“擅自招兵”,不许“擅受民词”,不许“擅取本土妇女为妻”,违者正法。张献忠建立大西国之初,军纪确实相当严明,除了抵抗者之外,并不滥杀无辜。因此,各地秩序很快得到平定,生产生活开始恢复,大西国开国之初,呈现一片兴旺景象。这是张献忠入蜀后军民相处最融洽的时期。
第四,完善建制,增强军力。大西政权设五军都督府,中军王尚礼、前军王定国、后军冯双礼、左军马元利、右军张化龙。分兵一百二十营,有“虎威、豹韬、龙韬、鹰扬为宿卫”,设都督统领。城外设大营十,小营十二,中置老营,名为御营,张献忠亲自统领。又命孙可望为平东将军,监十九营;李定国为安西将军,监十六营;刘文秀为抚南将军,监十五营;艾能奇为定北将军,监二十营。
然而,张献忠并未全部消灭在川的明朝军事力量,他们迅速死灰复燃。不久,四川各地的明朝将领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纷纷聚集兵马,袭击大西军,屠杀大西政权地方官员,这些“还乡团”式的明军凶狠残忍,甚至疯狂暴虐,极大地威胁着还在襁褓之中的大西政权。对此,张献忠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不仅要一只手对付明朝残军,张献忠新的敌人清朝大军也一路摧枯拉朽,呼啸而来,即将入川。大顺二年(1645年)夏,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十一月,清朝采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一面以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进剿四川,一面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劝说他归顺清朝。诏书说得很艺术:张献忠以前打的是明朝,不是对抗清朝,对此清朝表示谅解,翻了篇了;如果张献忠审识天时,率众归降清朝的话,必定高官厚禄,世世子孙,永享富贵;倘若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对这些威逼利诱,张献忠哈哈大笑,一概置之不理,反而增强了抗清的决心。这时,何洛会率领的清军被陕西的农民军所牵制,所以一直没有入川。(www.xing528.com)
实际上,此时大西政权的军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倘若张献忠及早看清当时的政治形势,认清谁是最主要的敌人,尽快确定“联明抗清”的政治主张,也许四川的抗清形势会极大改观;也许清军根本就打不进四川来;也许历史就要被改写。
可惜的是,当时的张献忠不是一个敏锐的政治家,他瞪大血红的双眼,环顾四周,全部都是敌人:既有明朝的残余,也有清朝的大军,甚至还有四川的地方土著武装。他要用双拳敌四手,所以首尾难顾,左支右绌。
此时,原明川陕总督樊一蘅仍任原职,南明政权又任命原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并赐予尚方宝剑便宜行事,驻扎遵义,主持对张献忠作战。大顺二年(1645年)三月,明四川巡抚马乾派副将曾英带兵攻陷重庆。接着,王应熊会兵遵义,副将屠龙、莫宗文、贾登联等请收复川南。于是,南明军由甘良臣统领诸军,以侯天锡、屠龙为副手,会合参将杨展、游击马应试、余朝宗所携溃卒,共聚集起三万大军,于三月攻陷叙州,大西军损失一千余人。明军副将曹英、参政刘鳞长及部将于大海、李占春、张天相等,都受樊一蘅节制,有兵十余万。他们不断地向张献忠的大西军发动攻击,妄图恢复失地。
明军气焰嚣张,而张献忠此时却驻扎在西充县南的金山铺。他在那里干啥?原来他把注意力放在内部肃反上,也就是要肃清川内投靠新政权,但又摇摆不定的人。保宁守将,川北大西骁骑营都督刘进忠上疏劝谏张献忠不要滥杀无辜。张献忠不但不予采纳,反而调刘进忠至金山铺会剿。刘进忠怀疑张献忠要对付自己,遂连夜向北叛逃,投降了清军。
大顺三年(1646年)初,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从陕西自北向南,全力向大西军扑来。
仿佛配合清军进攻似的,凶悍的明参将杨展领兵复夺川南州县,率师从南向北攻击。杨击败张献忠大将刘文秀,接连攻克嘉州、邛州、眉州、雅州。这个杨展是武进士出身,当年在张献忠攻成都时乃是守将之一。他曾力斩二十余名攻城者,后被俘将斩。临刑时杨展竟夺刀断缚,跳江逃跑,这回终于卷土重来,要报那一斩之仇。
张献忠闻杨展兵势强盛,遂率兵十余万,装金银财宝二百余船,打算沿着岷江顺流而下,出川入楚。杨展在彭山江口截击,大战张献忠,斩杀张献忠弟,纵火焚舟。张献忠惨败,财宝尽失,只好率余部遁回成都。杨展乘胜由南面逼向成都。王应熊又派曾英为总兵、王祥为参将,联师进攻,阻挡大西军东下。
令大西军雪上加霜的是,豪格率清军于五月攻占了汉中。
两路大军南北夹击,大西军何去何从?
大顺三年(1646年)七月,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除了陈皇后,他杀死了其他嫔妃和子女,连幼子也一并扑杀。他要破釜沉舟。他对孙可望说:“老子也算是个英雄好汉,不能让敌人把小儿子捉住,以为要挟,今后你就是我的世子。”他又交代孙可望说:“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能快速灭亡,这大概也是天意吧!我死之后,你们要快快归明,毋为不义。”表明张献忠此时已经下定联明抗清的决心。接着,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位将军,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九月,张献忠放起一把大火,将自己居住的大西皇宫烧毁,然后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正处于清军的暗算之中。
却说原大西军将领刘进忠叛变后,投降了南下的清军统帅豪格。清军以刘进忠为向导,迅速进入川北。大顺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驻扎在西充的大西军发起突然袭击。二十七日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大西军相遇。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大西军马步兵分两面抗击清军。这时,清军统帅豪格率大军继至,遣参领格布库等向大西军右翼进攻,都统准塔攻击大西军左翼。此战打得非常激烈,清军将领格布库等被大西军斩杀,而大西军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张献忠开头并没想到清军来得如此迅速,还以为是地方土匪之类的袭扰。他只带了几名身边的侍卫,急匆匆来到太阳溪边,连铠甲也没穿,史书上说他“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将临河视之。”
不幸的是,这一情形正好被太阳溪对岸的叛将刘进忠看见。刘进忠为清将指点说:“此八大王也。”清将命军中神射手急发暗箭,张献忠不幸中箭,抢救回营后不治身亡,年仅40岁,纵横疆场,叱咤风云16载的一代英豪便这样匆忙而悲壮地落幕。
由于战事紧急,张献忠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将张献忠的遗体埋于偏僻处便撤退了。清军找到掩埋处,发掘张献忠尸体,枭其首传于成都。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率领大西军向南,攻破重庆,击毙守将曾英后,继续向贵州方向转移。后与南明联合,共同抗击清军,转战在包括四川在内的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艰苦卓绝地坚持了近20年,直至清朝的康熙初年南明彻底灭亡。
遗迹:
张献忠殉难地
张献忠殉难地——凤凰山。凤凰山位于西充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东临多宝寺、太阳溪,西靠金山铺,面积25平方公里,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殉难地。
昔日之古战场凤凰山的东、西、南三面筑有的石寨门,已在1958年被毁。但当年大西军在此扎营和与战斗有关的遗址、遗迹仍然很多,人们代代相传。山上150亩的宽阔土地被称之“营房地”,是张献忠扎营的地方。山顶上有一方形巨石,长、宽约2.6米,高4米,名为“将军石”,因张献忠常在此看地图、观察地形,研究作战方案而得名。凤凰山东麓的三块大石,每块大约长7米,宽6米,高4米,名叫“三块石”。相传张献忠曾将战斗中获得的胜利品,如粮食、衣物、金银等分别放在三块石上,当众发给贫苦农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穷人来到三块石,有衣穿、有粮吃”的说法。
凤凰山北侧有一山峰名“插旗山”,是张献忠悬挂军旗的地方。东南面深沟叫“马槽沟”,是张献忠部队饲养战马的地方。东南面有“牧马岭”是大西军放战马的山冈。凤凰山东麓山下的太阳溪西岸坡地,是张献忠猝遇清兵激战时中箭的地方。凤凰山的东南面山岭叫“带箭岭”,相传是张献忠中箭后将士们扶他回营地途中不幸牺牲之处。山顶东侧有一小丘(土冢)为张献忠墓,至今犹存。过去农民路过此处时,常常自觉地添上一抔黄土,以祭英灵。在这些地方曾出土过很多戈、矛、箭镞、大刀、马蹬、炊锅等明代兵器与遗物,部分收藏在西充县文化馆。
七曲山大庙张献忠塑像
在四川省梓潼县城北8公里处的川陕公路旁,有座双峰突起、翠柏森森的七曲山。规模宏丽的大庙古建筑群,就坐落在这里,其中梓潼大庙也供奉了张献忠的塑像。七曲山大庙本是供奉文曲之神张亚子的。据传,张献忠路过七曲山时也祭拜过张亚子。他见亚子姓张,大喜,说:“你姓张,俺也姓张,咱们不如联了宗吧!”于是,七曲山大庙也成了张献忠家庙,后人为他塑像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