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顺:蜀王揭竿而起,均贫富全传

李顺:蜀王揭竿而起,均贫富全传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顺跟着姐夫王小波高举“均贫富”的大旗,穷苦百姓争先恐后聚集麾下,掀起反抗北宋官府的惊天巨澜。穷途末路之际,王小波、李顺只好揭竿而起,以冒死造反来求得生存。义军推举王小波妻弟李顺为领袖,继续征战。李顺进一步实施“均贫富”的宗旨。义军在成都建立起大蜀政权,李顺自称为大蜀王,改年号“应运”。李顺攻占成都,称王建元的消息传到开封,举朝上下,大为震惊。

李顺:蜀王揭竿而起,均贫富全传

有道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李顺跟着姐夫王小波高举“均贫富”的大旗,穷苦百姓争先恐后聚集麾下,掀起反抗北宋官府的惊天巨澜。王小波阵亡后,李顺前仆后继,统率义军攻州克县,杀贪官,惩恶霸,最终攻破成都,建立起一个响当当的大蜀政权。李顺自号大蜀王,铸“应运通宝”,创“应运雄军”,把北宋在蜀中的统治掀了个底朝天。虽然最终在宋军重兵围剿下兵败身亡,但李顺的惊世之举,在中国历史和蜀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李顺是北宋益州成都府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人,茶农出身。王小波是李顺的姐夫,也是茶农。后来他们发现,贩茶比种茶更赚钱,于是亦种亦贩。那个时候正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官府在蜀地虽然没有禁止私人贩茶,但有一条严厉且荒唐的律法,就是不准私人贩卖茶叶给少数民族。青城县邻近今天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那里牧区的藏族、羌族兄弟姐妹们肉食乳饮,简直不可一日无茶。因而官府便垄断经营,只许少数民族百姓向官府买茶,而严禁茶农、茶贩私自卖茶给他们。严到什么程度?恐怕相当于今天禁止贩毒!轻则没收茶叶,罚款警告;重则判处徒刑,刺配流放;要是再严重点,就要掉脑袋!但那个钱硬是诱人啊,卖茶给少数民族可以获得常规性贩茶数倍的利润!后世的伟人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就一针见血地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因此,人也一样,一些茶农、茶贩当然不惜以身犯险。王小波、李顺大概就是他们当中的“舵把子”。

王小波、李顺起事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呢?苏辙在《论蜀茶五害状》中说道:“大盗王小波、李顺等贩茶失职,穷为剽窃。凶焰一煽,西蜀之民肝脑涂地。”这就很清楚明白了,是因为王小波、李顺贩私茶,犯了律法,很可能被通缉捉拿。穷途末路之际,王小波、李顺只好揭竿而起,以冒死造反来求得生存。

淳化四年(993年)二月的一天,王小波、李顺聚集100多个贫苦农民,对他们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看来王小波还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演讲起来具有极大的煽动性。他的话直戳那些穷苦百姓的心窝: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就是要为大家均贫富!这一声号召石破天惊,喊出了穷苦人民的心声。于是四方贫民闻风而至,王小波、李顺身边迅速形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队伍。王小波、李顺率领数万义军,一举攻占青城县。接着又转战邛、蜀各州县。他们听说彭山县令齐振元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此人装出一副清廉的样子蒙骗朝廷,在考核中被评为“模范县令”;但实际对百姓却是横征暴敛,把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寄存于民家。当地百姓对齐振元深恶痛绝。王小波、李顺决定拿他开刀。于是义军偷袭了彭山县城,活捉了齐元振,将其斩杀,并开膛破肚,装满钱币,曝尸示众。还把他聚敛来的钱财分发给贫民。此举大快人心,义军声威大振。12月,义军攻打蜀州江源县(治今四川崇州江源),与守备的官军打得昏天黑地。眼见守将张玘就要招架不住,王小波却被冷箭射中了前额,顿时血流如注。王小波抹一把脸上的鲜血,继续指挥进攻,终于攻破江源城池,斩杀张玘。但是王小波却因为伤势过重不幸阵亡。义军推举王小波妻弟李顺为领袖,继续征战。

李顺进一步实施“均贫富”的宗旨。义军所到之处,就把那些豪绅大户召集起来,让他们把家里的钱粮统统拿出来,除了留够自己吃的用的,便把其余钱粮全部征用,赈济饥民。义军还严格军纪,号令严明,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攻占的州郡,建立自己的政权,对当地的士人,存抚良善,量才委用。这个时候,正值两川大旱,百姓大饥,官府又毫无作为,流民纷纷加入义军,归之者数万。其声势令州县望风披靡。义军兵锋所指,州县官军纷纷开门投降,传檄所至,尽举白旗。义军接连攻克蜀州,杀监军王亮及官吏十余人。又克邛州,斩杀知州桑仲保、通判王从式、巡检使郭允能和僚吏。并趁机攻克永康军(今四川都江堰)和双流新津温江、郫县、彭州、汉州,完成对成都的包围。

到淳化五年(994年)正月,包围成都的义军已经达数十万。义军齐声怒吼,蜂拥攻城,吓得成都知府吴元载、转运使樊知古逃往梓州。十六日,义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成都。义军在成都建立起大蜀政权,李顺自称为大蜀王,改年号“应运”。他任命了中书令枢密使、军帅,以及各州、郡的知州、刺史。大蜀还铸造了铜钱“应运元宝”,铁钱“应运通宝”。起义军将士脸上都刺着“应运雄军”四字,表示大蜀政权应乎天理,顺乎民心。

大蜀政权旗帜高扬,八方人士望风而来。义军急剧扩充至数十万。李顺命各主将挥师攻下两川许多州县,东至巫峡,北抵剑门,南至嘉州,大片土地,尽归大蜀所有。遗憾的是未能攻下剑门关,也没有焚毁栈道,留下了北线无险可守的隐患。

李顺攻占成都,称王建元的消息传到开封,举朝上下,大为震惊。宋太宗随即任命自己宠信的宦官王继恩为剑南两川招安使,作为总统帅,率军讨伐;以雷有终、裴庄并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四月中旬,王继恩借鉴当年王全斌两路伐后蜀的成功战法,一路由自己亲自统率攻天险剑门,一路以祟仪使带御器械尹元统领由水路攻夔门,从北面、东面向义军发动全面进攻。

宋军大兵压境之际,李顺却亲率义军主力正陷于围攻梓州的苦战中。攻击80余天,难以破城,义军损失惨重。更为严重的是贻误了战机,不能抽出更多的兵力进攻剑门关,让王继恩得以顺利通过天险剑门关,然后长驱直入。

王继恩入川后,首先集中力量夺取剑门附近的一些战略要地。他亲率大军进攻川北重镇剑州,另一路由曹习统领为偏师,南攻阆州。别看王继恩是个宦官,他可是打仗的好手,要不然太宗也不会让他做大军统帅。他采取迂回侧击的方法,东攻汉源坡、育强岭,控制了南下剑门的道路,随后以主力居高临下,攻破剑州。又在剑州以南,大破义军。

剑州以南,义军几乎已经无险可守。王继恩乘势挥军攻克绵州(今四川绵阳)。另一路由曹习统领的宋军也攻下了阆州。淳化五年(994年)五月初,王继恩率大军包围成都。这时,成都周围的城镇多被王继恩攻克。义军既缺乏外援,城内粮食和守城武器也严重不足。何况义军基本上都由农民组成,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过去打仗几乎全凭人多势众。而此次面临宋朝精锐禁军,哪里抵挡得住?五月六日,成都被王继恩攻陷,10余万义军有3万多人战死,大蜀王李顺下落不明。王继恩在给宋太宗的报告中说,抓住了李顺等主要党人八名,后被押到凤翔处斩于市。

大蜀都城成都失陷后,义军仍在各地坚持战斗。其中主要余部在大蜀将领张余领导下,沿长江而下,向川南、川东进军,连克嘉州、戎州、泸州、渝州、涪州(今重庆涪陵)、忠州、万州、开州,一路发展到10万余人。至道元年(995年)二月,义军作战失利,张余在嘉州被俘遇害。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率军攻打邛州、蜀州,不久亦兵败身亡。持续两年,轰轰烈烈的“均贫富”起义归于失败。

后来,宋太宗也深刻反省了激起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并下诏“罪己”:“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筦榷之吏,唯用刻削为功,挠我蒸民,起为狂寇。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永鉴前弊。”实际上,连太宗皇帝都承认是官逼民反。(www.xing528.com)

不过,历史上关于李顺的最后结局,留下几多未解之谜。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说法是,淳化五年,李顺于成都陷落后被杀。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五月丁已,西川行营破贼十万余,斩首三万级,复成都,获贼李顺。”“丙子,磔李顺党八人于凤翔市。”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也有这样的记载:淳化五年五月在凤翔市斩李顺的党羽卫进、计词、吴文赏、李俊、徐师中、吴利涉以及彭荣等8人。据此推断李顺也同时被害。

第二种说法是,李顺于宋仁宗景祐(1035—1036年间)中在广州被捕遇难。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名著《梦溪笔谈》卷二十五记述说:“至景祐中,有人告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捕得之,乃真李顺也,年已七十余,推验明白,囚赴阙,复按皆实。”

第三种说法是,李顺于兵败后逃匿,下落不明。南宋陆游所撰《老学庵笔记》中写道:“王师薄城,城且破矣,顺忽饭城中僧数千人以祈福,又度其童子亦数千人,皆就府治削发、衣僧衣。晡后,分东西两门出。出尽,顺亦不知所在,盖自髡而遁矣。明日,王师入城,捕得一髯士,状颇类顺。遂诛之,而实非也。”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还写道,成都城破,王继恩抓了一个假李顺处斩后,有一个名叫张舜卿的官员向朝廷密报说:“臣闻顺已逸去,所献首盖非也。”太宗认为此说抹杀了诸将之功,斥责其荒谬,甚至要将张舜卿处斩。后来虽然饶了张,但依然免掉了张的官职。

关于王小波、李顺的籍贯,历史上也存在争议。

后来的教科书恐怕依据的都是《宋史·太宗本纪》,其中记载,淳化四年春二月,“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为寇,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振”。这个记载很清楚,这个青城县是永康军的青城县,而永康军,就在今天的都江堰市,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据《锦绣青神·人物篇》记载,王小波、李顺二人应为青神县城北土锅村茶林坡(今四川青神县黑龙镇)人。因为北周时青神县就叫青城县,宋代也时常称青神为青城。而且王小波、李顺义军最早攻克的是青神县,而不是青城县。另外,明代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和冯琦等人编撰的《宋史纪事本末》等书都明确记载:“青神县民王小波、李顺作乱。”无独有偶,蔡东藩著《宋史演义》也说:“惟淳化四年,青神民王小波作乱。”

遗迹

王小波、李顺起义陈列馆

据资料介绍,今都江堰市青城山青城镇有王小波、李顺起义陈列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