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
1)凝结硬化快
建筑石膏水化迅速,初凝和终凝时间都很短,常温下完全水化所需时间仅为7~12 min,浆体凝结硬化很快,由此可使其施工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但为了便于使用,仍需降低其凝结速度,常用的缓凝剂有0.1%~0.5%的硼砂、0.1%~0.2%的动物胶(经石灰处理过)、1%的亚硫酸盐酒精废液等。缓凝剂的作用在于降低半水石膏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2)硬化后孔隙率大、强度低
建筑石膏水化反应的理论需水量只占半水石膏质量的18.6%,为使石膏浆体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通常加水量达到60%~80%,硬化后,多余水分蒸发,在石膏内部形成大量的孔隙,孔隙率可达50%~60%。因此,建筑石膏制品的表观密度小、强度低。
3)体积稳定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中不会像石灰和水泥那样出现体积收缩,反而约有膨胀(膨胀量约为1%),这种微膨胀性,不仅避免了干缩开裂,还可消除浆体内部的应力集中,使其硬化体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采用锯、钉、刨、钻、粘等施工工艺。其微膨胀性还可使其硬化体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能,使其制品的表面光滑饱满、尺寸准确;又因建筑石膏制品质地洁白、细腻、平滑,从而可制成图案花型复杂的装饰构件、形状各异的模型或雕塑。
4)具有一定的调湿作用
由于建筑石膏制品内部大量的毛细孔对空气中水分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干燥时又可释放水分,因此当它用于室内工程中时,可对室内空气具有一定的调节湿度的作用。同时,由于石膏制品的孔隙率大,导热系数较小(0.121~0.205 W/(m·K)),具有较好的绝热性和吸声性。
5)防火性能良好(www.xing528.com)
建筑石膏制品在遇火灾时,二水石膏中的结晶水分解蒸发,吸收热量,并在表面形成蒸汽幕和脱水物隔热层,可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而且水分蒸发后的石膏制品还能基本保持原来的结构和强度,而不会丧失其使用功能,并且无有害气体产生,因此,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但建筑石膏制品不宜长期靠近65℃以上的高温部位,以免二水石膏在此温度作用下脱水分解而失去强度。
6)耐水性差
建筑石膏硬化后有很强的吸湿性,在潮湿条件下,晶粒间的结合力减弱,导致强度下降,其软化系数仅为0.3~0.45。若长期浸泡在水中,水化生成物二水石膏晶体将逐渐溶解,导致制品破坏。若石膏制品吸水后受冻,会因孔隙中水分结冰膨胀而破坏,因而石膏制品的耐水性和抗冻性差,不宜用于潮湿部位。为提高其耐水性,可加入适量水泥、矿渣等水硬性胶凝材料,也可加入氨基、密胺、聚乙烯醇等水溶性树脂,或加入沥青等有机乳液,以改善石膏制品的孔隙状态和孔壁的憎水性。
(2)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
建筑石膏是以β型半水硫酸钙(β-CaSO4·H2O)为主要成分,不预加任何外加剂的粉状胶结料。其产品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代号、等级及标准编号。例如:等级为2.0的天然建筑石膏标记为:建筑石膏N 2.0 GB/T 9776—2008。
《建筑石膏》(GB/T 9776—2008)规定,建筑石膏组成中β型半水硫酸钙(β-CaSO4·H2O)的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小于60.0%。根据建筑石膏按2 h强度(抗折)分为3个等级:3.0、2.0、1.6,其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规定要求,见表3.2。
表3.2 建筑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能
建筑石膏在运输及储存时应注意防潮,一般储存3个月后,强度将低约30%。因此,储存期超过3个月应重新进行质量检验,以确定其等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