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古城的护城河: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

襄阳古城的护城河: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的规模、地位和自然条件决定了护城河的修建规模,从现存的护城河来看,其宽度从几十米到近百米不等。襄阳古城的护城河享有“天下第一城池”的美誉,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历代不断拓宽、掘深,最终形成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达到250米,周长5000多米的护城河。古城的南门、东门、西门和城的东南角坐落于陆地交通要道上,是敌军进攻的重点,护城河挖得较宽。

襄阳古城的护城河: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

作为古代的城市防御建筑体系,城墙外一般都围有“护城河”,也叫“城壕”。我们说的“城池”一词,就是城墙和护城河的合称。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壕沟,里面注入水,形成河流,作为城墙外的又一道安全屏障。一些寺院和宫城外也有环绕的护城河。城墙高耸如山,护城河深入地表,高城深池,一正一负,从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上,都加大了城市防护的范围。护城河一般是和城墙一起出现的,护城河挖出的土可以用来夯筑城墙,正所谓“开浚壕沟”“垒土为城”。护城河除了战争防御功能外,还有排水、防洪的功能。护城河与城内有通道相连,下雨时,可将城内的雨水排出去,洪水来时,相当于一个临时水库,可以缓解水势,起到防洪的作用。另外,古代护城河也有交通运输的功能,护城河沿城墙修建,有些护城河还与外面的水系相通,可以行船运输。

图185 半坡遗址复原模型图

城壕很早就出现了,在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发现,半坡人在其聚落的周围挖有一条深沟,可以护卫村落,防止野兽入侵和别的部落袭击。这条周长约500米的深沟和后来护城河的形制一样,口部宽,为6~8米,底部窄,为1~3米,深约6米。沟的内沿比外沿高出大约1米,靠近居住区的沟壁坡度较大,外壁则接近陡直,这显然是为了加强防御,有意为之。据推测,挖掘修筑这条深沟,需要挖出近十万立方米的土,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无疑是十分浩大的工程。不过,这样的大围沟为生活在那个充满危险和忧患时代的人们圈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挖掘大的围沟是古代大型聚落中普遍采用的防御办法。浙江玉架山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由六个相邻的环壕组成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完整聚落遗址,这些聚落延续了七八百年的时间。其中发掘出的最长的一条壕沟,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壕沟边长134~155米,宽3~5米,最深处不超过1.3米,壕沟向北延伸的部分推测可能是与百米外的另两处遗址的水路相通。环壕里面有墓葬、建筑遗迹等。其余的环壕平面大致呈圆角方形,修壕沟时挖出的土,将环壕围起来的地方填高,形成高大的土台,可供人们居住和用作墓葬区。玉架山聚落遗址中的环壕具有防护功能,同时也可以提供生活用水并且有了交通运输的功能。史前文明聚落中的壕沟,就是后来城市中护城河的前身。

城市的存在离不开水,古代城市选址必须充分考虑水源问题,当城市依山傍水时,如果自然河道方便利用,有些城市就利用自然河道或者改造河道修成护城河。早在西周时期,鲁国曲阜城建设就将自然河道和人工挖筑的城壕结合起来,形成防御工事。自然河道沫水从曲阜城墙的西北角流入,流经西北城墙的外围,从东北角流出,形成天然的一段护城河。东南城墙外是人工挖筑的城壕。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墙修筑蜿蜒曲折适应了自然地形,使得东边的淄河和西边的系水,正好形成城外东西两边的天然屏障。南北城墙外挖出了城壕,城壕与淄河、系水相通,组成了完整的护城河。城内有排水明渠,通过城墙下的排水口和护城河相通。临淄城的修建者将人工挖掘的排水渠、城壕与天然河流有机相连,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节省了人力、物力,既实现了护城河的防御功能,又解决了城内的排水问题。

城市的规模、地位和自然条件决定了护城河的修建规模,从现存的护城河来看,其宽度从几十米到近百米不等。襄阳古城的护城河享有“天下第一城池”的美誉,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北部的汉水中游南岸,北城墙外是汉水,其余三面由宽阔的护城河环绕。历代不断拓宽、掘深,最终形成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达到250米,周长5000多米的护城河。护城河水深2~3米,河面宽阔,就像平湖一样。襄阳水源富足,除了滔滔的汉水,古时还有襄水,不停地为护城河供给水源,才形成天下第一宽的护城河。襄阳名字的由来就和襄水有关。襄阳护城河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古时河道设有南北两道闸门,水位上涨时,关闭北闸,打开南闸,将已浑浊的水排入汉江;大水退时,则打开北闸,关闭南闸,把清水引入护城河。如此循环,保证了护城河一直有“源头活水”,因此,襄阳护城河的水质非常好,遇到战争危机时,城内的部队和老百姓就直接饮用护城河的水。当城中居民越来越多时,为保证有足够的饮用水,加宽护城河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襄阳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所以从西周往下三千年的历史中,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有史料记载的有二百多次,战争的得失关乎中原大局,尤其是政权南北对峙时,襄阳的地位更为重要。有人总结襄阳的军事地位说:“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当北方的进攻者兵临城下,由于不善水战,面对被水环抱的军事重镇,只能望水兴叹。襄樊人也充分认识到了水的城防功能,充分地利用了水。护城河不断地在战争过后被掘深,加宽,不断整修。宋朝时,护城河并不是很宽,公元1206年,金人攻城,守城者赵淳还经常组织勇猛的士兵出城与金人鏖战,城墙上有弓弩手和大炮来掩护出城作战的部队,那时的护城河宽度在20米左右。南宋末年,吕文涣镇守襄阳时,襄阳经历了历史上持续六年的最为惨烈的战争。宋、元为了争夺长江之天险,展开大战,所向披靡的元军十多万人马抵达襄阳城下,元军主帅阿尔哈雅将指挥台设在距城东南2里处,指挥军队靠近城池,但仍无法攻破襄阳城,只能长期围困。经过长达六年的对峙,城内物资匮乏,救援遥遥无期,吕文涣无奈率部投降,襄阳城才算被攻破。宋元之战时,护城河宽度在百米左右,防御功能不言而喻。襄阳人民在战争中积累了防守经验,明清时期,根据军事防守和自然条件的改变,又多次拓宽、加修护城河,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古城的南门、东门、西门和城的东南角坐落于陆地交通要道上,是敌军进攻的重点,护城河挖得较宽。南门是由南向北的必经之地,周围地势开阔,更易被攻击,南门外的护城河段挖掘得也最宽。

图186 状若平湖的襄阳护城河(www.xing528.com)

护城河一般是沿城墙修建的,河的形状大多由城墙的形状决定。不过,襄阳的护城河与城墙的关系却比较特殊,在某些地段,不是河随墙修,而是墙随河建,城东北新城墙就是这样修成的。明代以后,汉水河道有一些改变,于是在城墙西北角,即现在夫人城所处的地方地势凸起,河水在此以后流速变缓,泥沙慢慢沉积下来,在城东北一带淤积出大片沙土,使得这一段城墙离河道越来越远,不再临近水域。于是明朝政府便将城墙改道,新建了大北门,从此门向东,沿汉水到长门东北角就形成了一段新城墙。襄阳护城河中还修有环岛,环岛支撑了两段吊桥,便于人们在宽阔的护城河上通行。而且,环岛上还可以屯兵防守,相当于在护城河上又多了一道防御工程。历代修建的体系完善的护城河与古城墙一起形成了十分牢固的双层防御体系,城坚池阔,防守严密,故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在堪称辽阔的护城河拱卫下,襄阳俨然是一座水上城市。

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经过不同朝代对北京地区水系的改造、引用,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围绕整个城墙形成了与城市平面布局相配套的“品”字形护城河。金中都和元大都城外都有护城河环绕,明朝军队攻克元大都后,为了加强防御能力,1371年把大都北城墙向南移了5里左右,将城北部较为空旷的地区划出了城外,然后,利用高粱河、积水潭作为新建的北城墙外的护城河。1419年又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向南移了1里左右,在新建的南城墙外开挖了护城河,即前三门护城河。东、西的护城河还沿用元大都时期的河道,只是随着城墙都向南延伸,与前三门护城河相通。后来,由于蒙古骑兵多次南下,袭扰京郊,为京城安全考虑,明朝政府在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修建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外城本打算要修一圈,包围整个内城,由于财力、物力和人力不足,只修了南面。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又在外城挖出了南护城河,南护城河引用的水来自于西便门外的内护城河。各条护城河的水汇集到东便门,经过大通桥,流入通惠河。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测算,北京护城河全长41.19公里,南护城河长达15.48公里,前三门护城河长7.74公里,从西便门向北,经过西直门、德胜门,一直到东便门,围绕三面的护城河共长17.97公里。500多年的时间里,绵延40多公里的护城河,不仅护卫着都城的安全,而且还具有输水、排水、防洪的功能,其运输功能更是不能忽视。北京护城河的水来自于玉泉山和西山诸泉,经长河、玉渊潭等河道流入护城河,由于有“源头活水”,护城河形成的水景,也成为百姓游乐、观光的场所。

如此规模的老北京护城河并没有保存下来,在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中,护城河被改造、挤占、填埋等,现在存在的也只是一部分河段,一些有价值的河段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如今北京具有完整形制的是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这条全长3.5公里的护城河大部分是明朝挖凿的,当时护城河只围绕紫禁城的东、西、北三面,河岸用条石砌成,状若筒子,俗称筒子河。清朝乾隆年间,为了改变护城河南面无河的情况,命令工部修建了南面的护城河。护城河距宫墙20米,水面宽52米,深4.1米。四边的宫门处修有涵洞,将筒子河的四部分连通,筒子河水从西北方向流入,由东南方向流出。筒子河是紫禁城的第一道防线,护卫宫城,还有为宫城提供生活用水和救火的作用。1923年,故宫建福宫的大火就是用筒子河水扑灭的。据此,也就理解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说法。据说,清代还在河中栽种莲藕,收获后供宫中使用,剩余的还可以卖出。有人回忆说:

小时候,太庙和社稷坛的筒子河里,都有荷花,我记得有一个老头子在太庙里住,白天用篙撑条木船,船上有个小棚子,你走到河边儿,老头把船就撑过来了,问你要不要莲蓬?要莲蓬,要哪个,他拔下来,用马莲一缠,就递给你,你给他一点儿钱。[5]

筒子河里种莲藕出售,看来实有其事,这无疑又为古老的护城河增添了市井温情。护城河不只为刀光剑影存在,而是有着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图187 紫禁城东面的筒子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