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城内修桥,大多也是为了便利交通。不过,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商贾、百姓、游客等都要经过桥头,百姓们看中了桥梁汇聚人流的作用,有人就开始在桥上摆摊设点做买卖。久而久之,逐渐在有桥的区域形成市场,进而成为热闹繁华的市井文化区。“长桥驾彩虹,往来便市井。日中交易还,斜阳乱人影。”这是一首写上海青浦放生桥的诗,诗中吟唱出了桥的形态、作用和围绕桥梁形成的市井文化景观。
北京天桥市井文化的形成和桥有很大的关系。天桥现在虽然是一个地名,但追本溯源,这个地名是因桥而得,最初天桥的含义是指一座桥的名字。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街正阳门大街……有桥曰天桥。”元朝时,天桥地区是一片水域沼泽之地,水势茫茫的地带正好处在都城的中轴线上,不仅影响了黎民百姓南北通行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阻碍了天子要去南郊祭天的道路,于是,就在此处修建了一座桥,由于是皇帝祭天时必走的桥,所以叫作天桥。其寓意也较为明显,桥北是凡间人世,桥南是天界,天桥就是从人间通向天上的道路。天桥具体的修建时间已不可考,但元代已有人写过《天桥词》,描绘了天桥的景象,当时,天桥两旁已有小的市场,水中种植荷花,岸边垂柳依依,还有供人游玩乘坐的小船,此处是“元代妓舫游河必经之地”。可见,最晚在元代,天桥已经建好,而且天桥一带那时已成为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游玩观赏的地方。
明朝时扩建外城,本来位于南郊外的天桥就被包在城里了。以明代加建了外城后的布局看,天桥位于内城正阳门和外城南门永定门之间。据史料记载,明朝时天桥是一座南北向跨河的汉白玉石拱桥,石桥的位置在天坛路西口、天桥南大街北口和前门大街南口之间。桥长约8米,宽约5米,石桥有三梁四栏,东西两侧各有五根栏柱。桥身用石板铺成,石板之间有铁锭加固。柱顶雕刻成莲花骨朵形状,桥孔劵洞上中心部位雕有龙形图案以达到镇水的目的。石桥是皇帝祭天时的专用通道,平时用木栅栏封挡着,普通百姓不能接近。在石桥的两侧各建有一座木板桥,一般人出行只能走两侧的木板桥。石桥两边的河流被人们称作龙须沟,因为如果将前门看作龙头,石桥比作龙的鼻子的话,桥下的河流就像龙须。据人们口头传讲,站在天桥北往南看,看不到永定门,在桥南往北看看不到前门,能够遮挡住当时北京最高的建筑,可见天桥足够高大雄伟。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于整修马路,石桥被拆,改建成了一座矮矮的石板桥。1929年,由于要通行有轨电车,进一步降低了小天桥桥身的弧度,将桥修成和地面水平的平桥,两旁的石栏杆仍在。到了1934年,为了拓宽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的马路,天桥被全部拆除,彻底消失了。
天桥所在的地方是从南方进入都城北京的交通要道,修建天桥后逐渐变得繁华起来。元朝后期,天桥附近就出现了经营饮食业和买卖旧货的市场。明朝时,因为建外城,天桥曾一度冷落下来,但是不久后又成为热闹的场所。尤其是到了端午节,天坛游人最多,其中就有以骑射作为娱乐的活动,活动场所就在天桥旁边的广场上。清朝顺治年间,朝廷下令所有在内城居住的百姓迁往外城,人口的增加,进一步推进了天桥地区市场的发展。光绪年间,京汉铁路修成,车站在永定门外,天桥成为各地往来旅客、商人的必经之地,天桥附近又开辟了多处市场,商业发展更为繁荣。市场发展的同时,天桥地区还成为艺人卖艺、练杂耍的场所,逐渐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市井文化,游艺场所、茶楼、酒肆、饭庄、说书摊、估衣摊、武术场地、杂技场地等应有尽有。天桥因市场而兴起繁荣,同时又成为平民百姓娱乐的文化场所。“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诗句写的就是天桥热闹非凡的市井文化景观。如今,历史上那座称为“天桥”的石桥虽然已不存在了,但是依托天桥所形成的市井文化并没有消失。
桥上摆摊设点形成“桥市”的现象并不少见。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座状如飞虹的木拱桥,桥身单孔,横跨在汴河之上,这种桥被称作虹桥。汴河是北宋都城东京非常重要的水系,据说,汴河上有许多这样的木拱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说:“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长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有人考证,认为《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桥很可能就是汴梁城内东角门外的叫作“下土桥”的虹桥。虹桥全用木构,整座桥由两组纵向的巨木拱骨交错搭成,每组沿桥宽方向十道,每道纵向四根。某组拱骨的中点是另一组的端点,在各组的中点处插入横向梁木,然后用铁箍箍紧,最后组成一个拱形的桥梁。桥拱宽约8米,跨距近25米,河上净跨近20米,桥拱下有5~6米的净空,可以行船。这样的木桥对建筑工艺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要培土压拱,桥的两端形成了较为平缓的曲线,使整个桥型线条优美,轻盈灵动。《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汴梁城内的繁华景象,尤其是清明这天,老百姓都到河上去,像赶集一样,非常热闹。虹桥不仅是交通往来的关口,还常常成为百姓自发摆摊设点做生意的地方。从《清明上河图》上来看,虹桥两岸商铺林立,桥上人头攒动,拉车的、挑担的、赶驴的、骑马的、抬轿的、看热闹的等各色行人,摩肩接踵。另外,还有摆摊的、叫卖的以及出来转悠买东西的人。人来人往中,围绕虹桥形成“桥市”。因桥设市,在宋代是很普遍的现象,宋人诗作中高频率出现的“桥市”意象,就是明证。“两桥十里东西市,只欠春风一酒楼。”“市桥灯火闹,且复喜丰年。”“行到市桥人语密,马头依约对朝霞。”“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桥市”繁盛时,人群聚集,妨碍交通,也威胁桥的安全,宋代还曾发令禁止“桥市”。不过,想来也是屡禁不止。
图167 宋朝《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湖南醴陵市有一座桥横跨于城南的渌水河上,叫作渌水桥。渌水桥始建于南宋,最初是石墩木梁的多孔连续伸臂桥,有石桥墩七个。元、明、清时期,渌水桥毁于水、火之灾十数次,曾经七次重修。现在看到的渌水桥是1928年重修的,是一座九墩十孔的联拱石桥,全长180多米,宽8米,桥的南北两端都有引桥,中部建有边桥通向水中的状元洲。渌水桥在历史上也是一座商业桥,从明代的成化年间开始,人们在桥上修建了桥屋,到了明末,桥屋达到百余间,桥上还修有一座楼,用来供奉真武大帝神像。从建桥屋开始,渌水桥就成为一座市桥,桥上店铺众多,门面各异,货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渌水桥俨然就是一处自由贸易市场。
图168 醴陵渌水桥(www.xing528.com)
历史上的湘子桥也是一座以商业出名的古桥,曾有“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问湘桥”的说法。湘子桥最初的名字叫济川桥,后来被称作广济桥,湘子桥是俗名。湘子桥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广东民谣中说,“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可见,湘子桥地位的重要。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东门外,虽然在城门外,不过紧邻城门,西接东门闹市,如在城中。湘子桥横跨于滚滚飞逝的韩江之上,韩江原名意溪,上下游的水流落差大,到了湘子桥一带,河道加宽,水流湍急,对人们过江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此处又是广东通往浙江、江西、福建的交通要道,因此,湘子桥的修建最初自然也是由于交通需要。南宋时期,湘子桥建成,修建面临重重困难,过程漫长,历经五十六个年头才将桥修成。修成后的桥样貌独特:全桥分为三段,东、西两段是石墩、石梁,东边桥长283米,有桥墩十三座、桥洞九孔,西边桥长137米,桥墩十座,洞九孔。中间用二十四条木船搭成浮桥,将东、西两边连接起来。浮桥段可以定时开启,以便船只通行,发大水时,可将浮桥拆掉来泄洪。因其独特的结构,湘子桥被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具有将“拱桥、梁桥、浮桥”结合于一桥的风格。
湘子桥修建非常艰难,修成后又常常遭遇洪水、台风、地震和战火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历史上屡次重修、补修达到二十四次之多,可谓屡建屡坏,屡坏屡建。有一个关于修桥的传说,说明了湘子桥名称的来历,同时又说明了修桥的不易和艰辛。据说,韩愈被贬潮州后,深感过江之苦,想在韩江上造一座桥,造福百姓,发展经济。但是,反复尝试都修不成。于是,便邀请了韩湘子等八仙和广济和尚一起修桥。韩湘子带领七位神仙修桥的东段,广济和尚带领十八罗汉修西段,两人约定在江中汇合。开修后,韩湘子到凤凰山去取石头,石头被他变成了黑猪,一路赶着走,最后的一群猪快要赶到时,被一个孕妇看见识破,大喊“石头怎么会走路”,一语道破天机,石头再也不动了,韩湘子负责的最后几个桥墩没有修成。广济和尚请来十八罗汉帮他修桥,他也亲自到桑浦山开采石头,石头被点化成黑羊赶着走。最后一群羊赶到半路时,碰见一个恶霸地主,他想抢夺这群羊,便对广济和尚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没有办法,就把羊群赶到了地主家的田里,羊群变成了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家的良田压在下面。广济和尚负责的最后几个桥墩也没修成,两段桥无法合龙,可是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这时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结果化成了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看到后立刻扔下禅杖,禅杖化成一条巨藤,将十八条船拴住,成了浮桥,把没修好的桥连在了一起。这也就是“湘子桥”和“广济桥”桥名的来历。
图169 画作中的湘子桥原貌
仙佛造桥当然只是传说,它将修桥的时间提前到了三百多年前的唐朝,但传说进一步渲染了这座大桥形状的神奇之处,渗透着对古代造桥工匠们聪明才智的赞扬。明代重修时,在桥面上建亭屋一百二十多间,并且在桥墩上修建了二十四座形式不同的楼阁。到了清朝,铸成两只铁牛,分别放置在浮桥左右的桥墩上,达到镇桥的目的,后来一只铁牛没入河中。重修的过程中,浮桥最初的二十四只梭船也被减成了十八只。潮州有民谣传唱:“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州;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民谣说的是湘子桥的形制格局。其实,从南宋初建到清朝雍正年间,从第一个桥墩的修建到铁牛的铸成,历经三百多年的时间,湘子桥才形成了潮州民谣中所说的形制。桥中间为浮桥,主要是河宽浪急,江中立桥墩困难,独特的桥型,适应了韩江特殊的地形和水势。湘子桥,不能不说是古桥建筑史上的奇观。
湘子桥处于交通要塞上,又是粤东地区丰富物资的集散地,自从人们在桥上建造亭屋、楼阁开始,湘子桥很快就成了交通、贸易的中心,“一里长桥一里市”,桥上形成了热闹的桥市。潮州丰富的物产、交通的便捷和奇特的桥型为桥市形成创造了条件。每天清晨,桥上的茶铺、酒肆、商店纷纷开启,人们在这里喝酒、饮茶、谈生意,还可在楼阁上观景揽胜。白天,桥上屋宇鳞次,商贩云集,人声喧哗,不绝于耳。到了晚上,桥上灯火通明,与远处江面上的点点渔灯遥相呼应,酒肆中猜拳行令声不断,歌声、琴音声声入耳,直至深夜。明朝的李龄在《广济桥赋》中曾如此描写桥上的热闹场景和壮观气势:“若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响遏行云,声振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由于桥很长,桥面又宽,达3丈多,加上热闹的人流,密集的店铺,常常使初来乍到、身处其中的人,不知是在桥上,因而出现“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北宋汴京虹桥上交易繁忙的桥市似乎在此处再现。
图170 2007年修复后的湘子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