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楼林立与城市空间:建筑中的传统院落情结

高楼林立与城市空间:建筑中的传统院落情结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亲近大地、回归自然是人类的本性,如何在高楼住宅中,寻找失落的庭院成为城市居住者和建筑设计者共有的情结。如今,楼盘命名中高频率使用“某某家园”“某某花园”“某某庭院”,不管是实至名归还是名不副实,都反映了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高楼森林中的人们对传统院落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高楼林立与城市空间:建筑中的传统院落情结

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土地越来越珍贵,真正的寸土寸金。院落住宅那样“铺张浪费”、四平八稳、脚踏实地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了。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单位面积里容纳更多的人,高密度的住宅建筑应运而生,城市住宅中的高楼大厦不断涌现。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J37-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30层为高层;凡超过100米的均为超高层

图96 百万庄老房子

我国城市最初的住宅楼房不是很高,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第一个现代住宅小区,广州诗书路街区的西洋式联排住宅只有二三层。50年代的苏式楼房住宅,简易楼、筒子楼等也就三五层的高度。竣工于1956年的北京四环内的百万庄住宅楼群,被认为是新中国最早的自主规划建造的住宅小区。小区设计时保留了四合院的围合与院落特征,小区内的住宅借鉴了西方的多层楼建筑形式。成片的三层红砖小楼错落有序,其中还有几排双层别墅。数十栋小红楼分成九个区,像一把坐北朝南太师椅。以中国古代纪年历法中的地支命名,右扶手是子、丑、寅、卯区,左扶手是辰、巳、午、未区,每个区有三十个单元门,每门里三层六户。以十二地支为小区居民楼排序编号,绝无仅有,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图97 百万庄住宅楼分布图

图98 多层住宅

80年代以后的城市楼房住宅中,多层住宅逐渐占据主流,虽然《通则》规定多层为4~6层,不过实际上,人们心目中不高于8层的楼房都可以看作是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一般不用配置电梯,由单元房上、下叠加而成,居民用公共楼梯垂直上下,一栋楼可以有若干单元,每层大多是两户人家,户门相对分列于楼梯两侧,每个单元十几户人家形成了一个地缘相近的邻里单位。不过,邻居关系亲密还是疏远,并不能绝对而论,有时,住在对门多年也可能互不相识,如同路人。

近几年,在城市开发的楼盘中,多层住宅慢慢淡出楼市,一座座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蒋原伦曾说:

最近十来年间,中国大地上长得最快的不是庄稼,而是楼群。庄稼是一年才长几厘米或几十厘米,楼群一长就是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庄稼是一年一茬或几茬,成熟了就可收割,来年再种或换其他品种,而楼群是钢筋水泥筑的,坚挺地竖在那里,不能撼动。这让我很绝望,因为有的楼宇在我看来很丑陋,在那儿一戳就是一辈子,估计在我有生之年没有改观的希望。有的楼宇,单个看是灵动的、个性化的,富有人性的魅力,但是几十幢楼挤在一起,张牙舞爪,有狰狞的面目,使人深感压抑,天空都为之昏暗……[5]

他这段话是针对都市中的写字楼群说的,但是用来形容高层住宅楼的情况也许更为贴切。高层住宅从十几层到二三十层不等,形式有塔楼和板楼之分。板楼建筑南北短,东西长,一个单元每层的住户不超过四户,每户位置平列设计,大楼不管多长,外观看来比较薄。塔楼的一个单元住户多于四户,有些甚至达到十二户,每户的房屋围合安排在电梯和公用楼梯的四周,外观像一座高耸的塔,大楼外形很臃肿。过去,人们认为高层住宅“住得高,感觉不接地气,飘在空中不踏实”,现在也慢慢地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了。

当高楼住宅成为现代都市民居中的主流,居住空间不得不向垂直方向拓展的时候,成千上万在城市中奔波、忙碌的人们,只能在一个个外观像方盒子一样堆积起来的单元房里栖身;尽管单元房的面积大小不一样,居住品质也会有差别。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的高楼住宅使人类远离大地,疏离自然,失去了传统院落住宅中脚踏大地,可以在庭院中自由活动、叠石造景、植树种草的权利和乐趣。亲近大地、回归自然是人类的本性,如何在高楼住宅中,寻找失落的庭院成为城市居住者和建筑设计者共有的情结。

图99 高层塔楼住宅 

图100 高层板楼住宅(www.xing528.com)

城市住宅小区将几栋或十几栋高楼住宅集中在一起,以几百家住户形成一个大的邻里单元,通过高楼和院墙、大门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但又具有开放性的围而不毕的空间,形成“小区—院落”式的组织结构。高品质的住宅小区考虑到住户的生活方便、消费级别以及日照、通风等的需要,还会在小区中设计多层、高层、别墅等不同的户型交通、购物、教育设施等都不能忽略。小区中间留出的空地,可以用来建设中心花园,绿地、假山、喷泉,人工湖、小桥流水都可以在这里营建,好的设计能使每栋楼住户都欣赏到中心花园景观,实现“户户有景、家家赏园”的居住理想。另外,还有健身、娱乐的建筑及其配套设施,住户可在小区的共有空间中休闲、娱乐、交流,如果小区位置能够依山傍水,借自然景观来美化周围的居住环境,那就更加完美了。这样的住宅小区无疑为都市居民营建了一个集体院落。如今,楼盘命名中高频率使用“某某家园”“某某花园”“某某庭院”,不管是实至名归还是名不副实,都反映了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高楼森林中的人们对传统院落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有个院子多好!”高楼中的人们也许都这么想过。

城市高密度居住建筑中融入传统院落空间的设计,不光体现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的公用空间中,同时也体现在高层房屋建筑形式和户型的设计中。“空中院落”或者“垂直院落”的建筑理念,其目的就是为高楼住户提供更多的共享空间或者为每户居民提供类似于传统院落的绿地或者观赏、休闲的空间。空中院落的追求,虽然对于居住者和楼房建造者来说,会“浪费”不少空间,但是却回归了人性,提升了居住品质,使居住者在远离地面的高楼中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寻回了亲近自然、修养身心的家园。使远离地面的高层住宅居民拥有类似传统院落的空间感受,建筑设计者和建造者已有多种形式的尝试,单元房户型的复式、跃层以及错层阳台的设计等都是为了让高楼居民享有更自由、更宽阔的居住空间,尽量突破垂直空间的限制,享受“空中院落”的居住品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卫国建筑工作室和法国人合作的北京某高层住宅设计,以“胡同”和“四合院”为原型,想在高层住宅中体现胡同和合院的空间概念,是非常新锐的设计,用来说明高楼住宅中融入传统院落空间的情结十分典型。在小区中一栋24层高的板式住宅中,其建筑构想是这样的:每一层四户组成一个住宅单元,由一条南北向的交通走廊连接起来,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走廊的东西两头,各有一个高4~6层的“空中庭院”。每一个“空中庭院”形成一个住户邻里单位,这里是共享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公共活动场所里彼此交流、休闲放松。同时,每层都有的24条空中走廊如同传统院落中的胡同,也是每户居民的共享空间。为了真正体现合院的精髓和实现居民亲近自然的理想,必须十分精心地设计“空中合院”的园林景观。景观设计独出机巧,将二维的平面绘画与三维的园林景观结合起来,丰富小区居民的视觉感官。另外,还将传统园林景观中“山”与“水”的元素在高楼中重新阐释,将高楼化喻为山脉,把天然雨水在楼顶上收集起来,让它们如同潺潺溪水流入各个“空中合院”,直到高楼的底层,如同水流没入山脚,然后继续向西流入住宅小区地面的带状庭院中。这样天然的潺潺流水既可以浇灌院落中的花草树木,流经院落中的水池、山石、绿地、小径、木栅栏时,又可以形成动态的、优美的景观。[6]培根在《论花园》中说过:“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个花园。的确,它是人类一切乐事中最纯洁的。它最能愉悦人的精神,没有它,宫殿和建筑物不过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精心设计和营造的美丽景观无疑会给钢筋水泥铸就的建筑增添无限生机,使生活在石森林中的人们,能够找到真正的家,既可安放身体,又能愉悦精神的家。

图101 立体胡同与空中院落

别墅建筑是城市住宅中实现院落空间的高端的、豪华版的建筑形式。别墅最早的定义是别业,通俗说来,“墅”指野外的房子,“别墅”是指日常居所之外用来享受生活、休闲娱乐的位于城郊或风景区的第二处居所。古代的私家园林其实就具有别墅的性质。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住房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中追求高品位的成功人士的需要,追求更加高尚的居住和生活品质,渴慕回归自然的,更加自由的,集日常家居与休闲娱乐度假的居住方式于一体的别墅,成为城市中许多精英人士的向往。但远离城市的别墅不能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于是,城市别墅开发逐渐兴起。在喧嚣的都市中拥有别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人生梦想的家园。流水、美景、大房子,独门、独院、花园式的空间享受,通过别墅在城市中实现传统院落式生活的方式是奢华的,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梦幻的。

图102 别墅住宅

从建筑形式来看,别墅的类型有多种,包括:独栋别墅、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叠拼别墅和空中别墅。独栋别墅,是既有独立居住空间,又有私家花园领地,前后左右上下都是独立空间的单体别墅,别墅周围还有面积不等的绿地、花园等公共院落空间,这应该是别墅中的豪华版、终极版。双拼别墅,是由两个单元的别墅组拼成的单独别墅,两户中的每家房屋都可以三面采光,有比较宽阔的室外空间,不影响观景,通风也较好。联排别墅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元住宅组成,一排二至四层联结在一起,每几个单元共用外墙,每家独门独户,有自己的院子和车库。叠拼别墅由多层的别墅式复式住宅上下叠加在一起组合而成,一般四至七层,由每单元二至三层的别墅户型上下叠加而成。空中别墅,最早发源于美国,是指在城市的中心地带,高层住宅楼顶端的豪宅,其实就是建在高层公寓或住宅楼顶端的大型复式或者跃式住宅,当然,只有建筑产品的地理位置好、品质高、通透、视野开阔等,符合别墅全景观的基本要求时,才能名副其实。空中别墅也是高层住宅楼为了使居住者享受传统院落空间的一种建筑理念和实践形式。

【注释】

[1]老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2]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9页。

[3]鲁迅:《故乡》,《呐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0页。

[4]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199页。

[5]蒋原伦:《大都市小空间》序,载于许苗苗著《大都市小空间》,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6]徐卫国:《“立体胡同”及“空中合院”——北京“天和人家住宅设计构想”》,载《新建筑》,200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