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祖右社”是《周礼·考工记》中对王城规划提出的原则。古代营建都城,非常重视坛庙礼制建筑的修建,一般把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放在王城中央宫城的左边,把祭祀社神与谷神的社稷坛放在宫城的右边,形成“左祖右社”的格局。秦汉时期,以宫为城,宫前的左祖右社符合古制,但是位置实际上在城郭之外。元代大都城是按照古代王城的营建制度规划营建的,太庙和社稷坛在都城的东西两边,不过位于皇城之外。明朝迁都后,对北京进行改建,将太庙和社稷坛移到了皇城内紫禁城的前面。北京明清太庙和社稷坛,是现在能够见到的按“左祖右社”布局的最早的坛庙建筑。
图44 北京太庙平面图
北京太庙在紫禁城午门外的左侧,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祭奠祖先的地方。《周礼》中对祖庙的规模和等级有规定:“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二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室。”太庙是帝王祖庙,等级形制最高。北京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现存建筑为嘉靖年间重修。据文献记载,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明世宗朱厚熜曾将祭祀的大殿从一座改为九座,实行分祭制度。六年后,九座祭殿中的八座被雷电击中,烧毁。人们认为这次灾异是先皇们不愿分开的征兆,嘉靖二十四年太庙重建时,又恢复了同堂共祭的传统。清朝又对太庙进行了多次重修和扩建,乾隆五十三年扩建时,将前殿从九开间扩大为十一开间。
整个太庙建筑群由高达9米的墙垣围合,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封闭幽深的院落。太庙的主体建筑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五彩琉璃门、戟门桥、戟门、前殿、中殿、后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院落南墙上是太庙的正门,也称太庙街门,是皇帝到太庙祭祀时所走的门。西面院墙上也辟有门,与端门的内庭院相通,以方便皇帝从紫禁城出入太庙。街门向北有一道东西向的红色墙垣,墙体中间有三座劵式门洞,南北两侧各有一座方形门。中间的三座劵门下面是白石须弥座,上面镶嵌有彩色琉璃,色彩鲜明,叫作五彩琉璃门,五彩琉璃门是太庙祭殿的正门。琉璃门内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为汉白玉石桥。中间三座桥从五彩琉璃门直通戟门前的台阶,最外侧的两座桥各通向五彩琉璃门东、西的方形门。南面东、西是神库与神厨,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
图45 北京太庙
戟门是太庙建筑群院落的主要入口,也是最高等级的礼仪之门。戟门面阔五间,是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式,屋顶起翘平缓,坐落在有护栏围绕的汉白玉须弥座上,正门两侧各有旁门一座。戟门内外原有八个戟架,每个戟架上插戟十五支,共陈列一百二十支戟。太庙中设戟于门,可能和古代战争必须祭祀祖先的传统有关。春秋时期,战争频起,部族首领必然要打仗,只有打了胜仗,才能建功立业。后代对祖先在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业,充满崇拜、敬畏,因此,出兵打仗前,就要祭祀祖先,向祖先请示。祭祖时,要说明战争的原因,指控对方的罪行,使出征合理化。然后,就在太庙里任命将领、分发武器。古代帝王外出,在住宿处也会插戟为门,将此用于太庙,也可能有事死如生的意思。总之,都摆脱不了和战争、武器的关系。
戟门内的庭院很开阔,门内稍东与西南方各有一座黄砖燎炉,祭祀时用来焚烧祝帛。戟门向北是太庙的主体建筑前殿,前殿也叫享殿,是皇帝举行大祭的场所。前殿面阔十一间,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上铺黄琉璃瓦,修建在三层的汉白玉石台基上,周围有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杆围护,须弥座南侧的御道上,有雕刻精美的云龙、狮子滚球等图案。整个建筑形制与紫禁城内的太和殿相仿,庙宇和宫室住宅建筑样式差不多,是中国坛庙建筑的特点之一。日本学者说:
祭祖先则有庙,庙与普通之住宅,完全一式。安祖先之位于其中而礼拜之,对其位供以饮食,读祭文,盖仍视祖先如存在也。……君主祀祖先之处,名曰太庙。虽为重要之建筑,实则仍与普通之宫室相同。又功臣及特别人物,亦视为神而祭之,其庙亦与普通住宅无异。因中国之建筑,首先发达者为住宅宫室,故庙祠等之建筑,乃仿其形式而作之。[5]
早期的一些祭祀建筑兼有颁布政令和祭祀的功能,也可看出普通宫室住宅与祭祀建筑的渊源关系。作为祭祀神灵的场所,太庙前殿在色彩上采用清淡素雅的冷色调,这和宫城内殿堂的浓艳华丽是有区别的。前殿正面檐下有满汉文对照的“太庙”九龙贴金额匾,殿内的梁柱饰金,金砖铺地。六十八根大柱和主要梁材都用金丝楠木。殿内有安放皇帝、皇后牌位的金漆雕龙雕凤神座,座前有香案、供品等。每年四季的首月,皇帝要举行时享,岁末举行袷祭,遇新皇登基、亲政、大婚、上尊号、上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等朝廷大事时,要进行告祭。前殿两侧,分别有十五开间的配殿,东配殿用来供奉满、蒙有功亲王的牌位,西配殿供奉满、蒙、汉文武大臣的牌位。
图46 北京太庙前殿(www.xing528.com)
中殿,又名寝殿,在前殿的后面。此殿面阔九间,单檐庑殿顶,上铺黄色琉璃瓦,下有白色汉白玉台基。寝殿是平时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采取同堂异室的方法供奉,殿内正中供太祖,其余各祖分供于夹室。各夹室内陈设有神椅、香案、床榻、褥枕等物,祖先牌位供奉于褥上,象征祖先灵魂起居安寝。祭祀前一天,将牌位请出,抬到前殿神座上安放,祭祀后送回。中殿两侧东西配殿为五开间,是存放祭器的地方。中殿之后是后殿,后殿四周围有红墙,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后殿的建筑形式和中殿相仿。此殿供奉的是皇帝的远祖神位,因而也叫作祧庙。
图47 太庙寝殿内景
太庙祭殿院落与外围墙之间的大片区域都种植有成片的柏树,多数柏树植于明代太庙初建时,少数为清代种植,树龄高者达500年之久,低者也在300年以上。明成祖朱棣当年亲手植的柏树,领群柏之首,至今仍长得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形态各异的柏树与重重院落,形成太庙内幽静、神秘、肃穆的环境。
北京社稷坛是明、清时期历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位于紫禁城前方的右侧,符合“左祖右社”的古制。社、稷分别指的是土地神和五谷神。《考经纬》中称:“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土地能够孕育万物,生长庄稼,为人们提供生存的食粮,养育人类。先民们对土地的崇拜由来已久,于是出现了土地神。据说,土地神是神农氏的第十一世孙,叫句龙,他能够辨别土壤,平整九州土地,曾任土正官,死后成为掌管土地的社神。稷,本来是一种谷物,后来被人格化为谷神,传说他是周族的祖先后稷。后稷的母亲姜嫄在野外踩到巨神的脚印而受孕,后来生下后稷,怕不吉利,便把他扔到荒野之中,但是,牛羊的乳汁哺育了他,飞鸟的羽毛为他保暖,后稷竟然活了下来。他精通农耕,教人们种植五谷,后稷死后,所葬之处,百谷自生,他成为掌管谷物的神。社稷合起来,代表农业,也代表国家政权,历代帝王对社稷的祭祀都很重视,但社稷分祭还是合祭并未形成定制。
图48 北京社稷坛
明初实行社稷分祭,设太社和太稷两坛而祭,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合为一坛祭祀。明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后,建立社稷坛合祭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坛所建的地方是唐代幽州城东北郊的一座古刹,辽代扩建为兴国寺,元代时改称万寿兴国寺,位置已在大都城内,明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在此修建了社稷坛。社稷坛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比太庙大,平面呈长方形,主体建筑戟门、社稷坛、拜殿等由北向南排列于全坛的中轴线上。外坛墙上东、南、西、北四面正中各有一门,社稷坛祭祀是坐北面南进行,与天坛、太庙的方向相反,北门是它的正门,主体建筑也整体靠北布局。北门采用黄琉璃瓦顶,歇山顶式,面宽20米,其下有三个拱劵式门洞。北门内是戟门,面阔五间,有三个门洞,过去每个门洞里陈列一丈多长的“银镦红杆金龙戟”二十四支,共七十二支,戟门因而名副其实。八国联军入侵时,铁戟被全部掠走。戟门南面是拜殿,是皇帝祭祀时休息的地方,如祭日有雨,就在殿内行祭礼。殿中没有天花板,斗拱、梁枋全都外露。传统中设坛露祭不建拜殿,因为土地只有承受了风雨雪霜,才能接天地之气,如果修殿宇,怕不接“天地之气”,惹恼神灵。朱棣营建北京城时,有所改变,在坛台北面建了这座拜殿。
拜殿的南面为社稷坛,是举行祭祀的地方。坛为方形土台,象征地方之说,用汉白玉石砌成,自下而上逐层收缩,形成三层,四边正中都有台阶,各三级。坛台边长15米,高出地面约1米。坛上铺设五色土,东为青色土,南为红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土,中间为黄色土,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以五行之色对应五方。五色土是全国纳贡来的,代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帝王江山一统的愿望。每年春、秋祭祀时,会铺垫新土。坛中央有一个土龛,立有方形石柱和木柱各一根,代表社神和稷神受祭祀。后来两柱合为一柱,叫作“社主石”,又名“江山石”。祭祀时,石社柱一半埋在土中,祭礼结束以后全部埋入,上边加上木盖。方坛的四周有一道低矮的坛墙围合,坛墙也呈方形,墙上镶嵌有琉璃砖,坛墙的颜色也按东、南、西、北四方,分别为青、红、白、黑四种颜色。每面墙的中间各设一座汉白玉石棂星门。
图49 社稷坛五色土
坛西门附近,还建有神厨、神库和宰牲亭等,祭祀时用于存放祭器、祭品。方坛内不植树,但坛外园区内却是古柏环绕,遮天蔽日,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柏有上千棵,南门内的七棵,相传树龄已有千年。社稷事关江山大事,明清时期每年春秋皇帝都要到社稷坛举行大祭,如果遇到出征、班师回京等大事,也要在此举行大典,祭告社稷神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