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溯中国最早的祭天建筑:北京天坛与唐天坛

追溯中国最早的祭天建筑:北京天坛与唐天坛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代王朝在南郊举行祭天之礼,自然会在祭祀场所修造相关的建筑物。唐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初建于隋代,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祭坛建筑。遗址已发掘,被称作唐天坛或者西安天坛。北京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的祭天之所,在老北京城南门正阳门外的东侧,属于南郊,后来加建外城时,被包含在城内,天坛的西门与北京城的中轴线永定门内的大道相连。图37北京天坛平面图从坛西门进入外坛,路南有神乐署和牺牲所。

追溯中国最早的祭天建筑:北京天坛与唐天坛

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都由天上的神灵主宰,他们所掌控的阴晴寒暑、阳光雨露,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毁灭。辽阔高远的天,具有无上的威力。天神能创造世界、化育万物,施惠于人类,人们崇拜天。同时,电闪雷鸣,暴雨肆虐,久旱无雨,颗粒无收,天神发怒,也会给人带来灾难,人们对天神也充满敬畏心理。祭天是人与天交流的形式,向天献祭,表达对上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另外,祭天也是为了祈福,希望能达成战争胜利、五谷丰收、风调雨顺等愿望。

对天的敬畏和祭祀深入到古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祭天仪式也是历代皇帝最为看重的祭祀。尤其是把人间的权力分配与天联系起来以后,天作为最高的神灵,被人格化地称为“昊天上帝”或者“皇天上帝”,上天统领一切,选择代理人来管理人间。皇帝就是上天选中的代理人,他们受命于天来统治百姓,因此,中国古代的帝王自称为天子,君权天授,祭天仪式自然要由天子亲自主持。《五经通义》中说:“王者所以祭天地何?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故以子道事之也。”祭天之礼很早就存在了,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上古时期黄帝在泰山上筑坛向天献祭的事。夏朝时就有了正式的祭祀活动,以后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祭祀。祭祀天地不仅是朝廷的政治大事,还成为帝王的专利

古代将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场所建在都城的郊外,根据郊祭传统,祭天的场所在都城南郊,祭地的场所在北郊,因为按阴阳来说,天属阳,地属阴,而方位中,前方朝南为阳,北方属阴。又因古人认为日升于东,月生于西,所以在东郊祭日,西郊祭月。明清北京城天坛、地坛、日坛与月坛就分别设在都城的南郊、北郊、东郊和西郊。将祭祀自然神灵的场所选在郊外,环境清幽,远离市井喧嚣,有利于营造庄重肃穆的气氛,使祭祀者产生亲近天地自然的心理感受。对天、地、日、月的祭祀中,祭天的礼仪最为隆重,相应的建筑也最为讲究。古人认为天是圆的,祭天时要到郊外去筑一个圆坛,圆形正是天的形象。从周代开始,每到冬至那天,就要到南郊去祭天。祭天时,把祖先文王的灵位摆在旁边祭拜,叫作“配祭”。同时还祭谷神后稷,后稷也是周的祖先神。周代以后,冬至日在都城南郊祭天的规则被写进了《周礼》,作为礼制固定了下来,祭天的建筑、礼仪也有了相应的规制,历代王朝祭天的仪式基本都尊崇周礼。

历代王朝在南郊举行祭天之礼,自然会在祭祀场所修造相关的建筑物。能够经历岁月磨蚀留存下来的建筑毕竟是有限的,根据考古文献记载可知,汉成帝时,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的南面建有圜丘。齐代开始在圜丘坛外建造屋宇,以备更衣、休息之用。唐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初建于隋代,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祭坛建筑。圜丘位于唐长安城南郊,距正南门明德门约950米。遗址已发掘,被称作唐天坛或者西安天坛。圜丘遗址高出地面8米,为四层素土夯筑圆坛,坛壁和坛面用黄泥抹平,表面涂有白灰。最底层圆坛直径约54米,第二层约40米,第三层约29米,顶层约20米,各层层高不等。每层圆坛四周都均匀地分布有十二条上台的阶道,称为陛。唐代文献中是用“十二辰”来称呼的,即子陛、丑陛、寅陛、卯陛等,暗指天上的十二个方位,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比其他十一陛要宽,应是皇帝登坛的阶道。圜丘的外面应该还有三道矮墙环绕。西安天坛外观朴素大方,构筑格局富有特色。唐代规定以天坛为中心,方圆150米以内不能有其他建筑。站在高高的圜丘顶上,四围空旷,视野开阔,仰望苍天,浩渺无际,使人顿生敬畏之情,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算起,直到唐末废弃,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在此进行过隆重的祭天仪式,历时314年,女皇武则天也曾在此祭拜。

图36 西安天坛遗址(尚洪涛摄)

明初建都南京,朱元璋对祭天尤为重视,尚未立国称帝时,就在南京城钟山之南建圜丘,冬至日祭天时同时祭祀风云雷雨诸神。第二年称帝时,正月初四在南郊祭天,并且新定了祭祀的礼节。此后十年,灾异常见,皇帝以为天地分祀不祥,于是在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改为每年孟春正月合祭天地。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仍沿用天地合祀的做法,在都城南门正阳门外按南京规制营建大祀殿。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这就是北京天坛的最早的建筑,不过当时叫作天地坛。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靖皇帝命令天地分祀,在大祀殿的南面又建圜丘,冬至日在此祭天,夏至日到北郊的地坛祭地。四年后,天地坛被改称为天坛。清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时期对天坛进行重修改建后,形成了现在的天坛格局。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的祭天之所,在老北京城南门正阳门外的东侧,属于南郊,后来加建外城时,被包含在城内,天坛的西门与北京城的中轴线永定门内的大道相连。天坛内外有两重围墙,将其分为内坛和外坛,平面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边转角都是直角,北侧转角为圆弧形,象征天圆地方。天坛范围很大,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占地面积约272万平方米,约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没有门,西边开设有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两座大门,两座大门都是三间劵拱、绿琉璃瓦歇山顶式。靠北面的祈谷坛门是明代就开建的,也就是坛西门。内坛墙上则辟有六座门:祈谷坛有西、北、东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也有泰元门、昭亨门和广利门。

图37 北京天坛平面图

从坛西门进入外坛,路南有神乐署和牺牲所。神乐署是专管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牺牲所在神乐署的南面,是饲养祭祀用的牛、羊等动物的地方。往东进入内坛墙上的西天门,路南有一组斋宫建筑,是皇帝祭天前居住、沐浴、斋戒的地方,祭天前皇帝在此清心沐浴,以示虔诚。

举行祭祀的主体建筑在内坛偏东的地方,形成南北中轴线布局。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的三组主要建筑,圜丘坛在最南端,祈谷坛在最北端,两部分之间有一道东西向的墙隔开,它们之间用一条长达360米的叫“丹陛桥”的大道相连。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中心场所,每年祭天时,皇帝从西边的牌楼下桥,步行进入昭亨门,来到圜丘坛。在明代初建时,圜丘坛由青色琉璃筑造,清乾隆改造为石筑坛台,并且加大了圆坛的直径。现在的圜丘是白石平台,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四面各有九级台阶,周边均有汉白玉栏杆围合,栏杆和栏板上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圆坛的外边围有两道蓝色琉璃瓦矮墙,从内到外,第一道墙呈圆形,第二道墙是方形,也是“天圆地方”的象征。两道矮墙的四面各有一座白石造的牌楼门。

图38 圜丘坛

圜丘最上层坛台中央是一块圆形的大理石板,被称作天心石,也叫太极石。以天心石为中心向外镶嵌扇形石,共有九圈。每圈铺的扇面石数量都是“九”的倍数,靠近天心石的一圈是九块,以此类推,十八块、二十七块……直到第九圈的八十一块。中层坛台从第十圈到第十八圈,下层坛台从第十九圈到第二十七圈,三层坛共有378个“九”,用扇面石3402块。站在天心石上面即使小声说话,声音也会格外洪亮,这是因为从天心石发出的声波快速传到坛边的石栏杆以后,会从四面八方反射回来,与原来的声音汇合,音量加倍。每当皇帝祭天时,声音响亮,如同上帝发出的神谕一样,配合祭祀时肃穆的气氛,颇具神秘效果。

图39 圜丘最上层坛面与天心石(www.xing528.com)

从圜丘坛向北,迎面是三座拱券式的琉璃门,中间的门高大,两边的相对矮小一些。穿过大门,就进入圆形的皇穹宇院落,院内是平时供奉存放神灵牌位的场所。皇穹宇正殿在北面,正对着大门。明代始建,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称皇穹宇,是一座重檐圆攒顶式建筑。乾隆十七年重建时,改为现在的样式。皇穹宇的整个外观状如圆亭,坐落在2米多高的汉白玉须弥座上,屋顶是蓝色琉璃瓦单檐攒尖顶式,殿中供奉着“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的牌位。正殿的东西两侧都有配殿,配殿是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五间,分别供奉着日月星辰和云雨雷电等诸神牌位。

整个皇穹宇建筑群被一道圆形的墙围合,墙体用细砖砌成,做工精细考究,围墙内侧弧度规则,壁面光滑平整,两人分别站在围墙的不同地点贴墙讲话时,由于墙体的连续折射,即使说话的声音很小,两人互相看不见,也能使对方清清楚楚地听到,这就是天坛有名的“回音壁”现象。另外,皇穹宇正殿前甬道从北向南数的第十八块石板被称作“对话石”,人站在这块石板上讲话,即便声音不大,位于东西配殿后的人也能听得十分清楚。正殿前从须弥座开始数的甬道第一、第二、第三块石头被称为“三音石”。人站在第一块石板上说话或击掌,可以听到一次回声,如果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可以听到两次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听到的回声是三次。“三音石”又被称为三才石,比喻“天、地、人”三才。皇穹宇院落内奇特的声音现象,都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不过,这种奇妙的声音现象,在祭天的场所,却营造出不同凡俗的“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的神秘效果,告诫人们昊天上帝明察秋毫,人间的一切善言恶行都在他们的眼中,在上天面前,没有什么是可以隐藏的。

图40 皇穹宇建筑群

祈谷坛是明、清时期皇帝孟春祈谷的场所,位于天坛祭祀建筑中轴线的最北边,南面与丹陛桥大道相连,整个建筑群被一道方形的院墙围合。院墙的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劵门,进入南劵门,迎面有一座形体高大的五开间的大门,上覆蓝色琉璃瓦,下有汉白玉基石,这就是祈年门。祈年门内是宽敞的院落,院落东、西各有九开间的配殿一座。主殿是祈年殿,在院落靠北居中,大殿的下面是三层汉白玉石头基座。殿体和基座都是圆形的,与院墙形成外方内圆的格局。明朝初建时,祈年殿是一座方形的大殿,后来天地分祭,才将殿改为圆形,大殿三层屋顶的颜色不一样,从上而下,分别是蓝色、黄色、绿色。乾隆时重修,大殿仍然为三层,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三层瓦顶均为清一色的蓝瓦。祈年殿后面的皇干殿,是一座五开间的大殿,明代初建时叫天库,用于平日供奉存放祈谷坛奉祀的神位。祈谷坛边还有神库、神厨、宰牲亭、长廊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群雄伟壮丽,气势非凡。

图41 祈谷坛建筑全景

天坛的整体布局和设计手法都是为了突出“天”的主题,营造祭天时肃穆崇高的气氛。天坛占地面积大,不过建筑不多,也不密集,大片的地方由青松翠柏覆盖,一进入天坛,四围树木环抱,顿觉清爽宜人,清幽的环境将市井喧嚣阻挡在外,增强了和自然宇宙的亲近感。坛庙内植树,古来就有。“坛为装石之土坛,似植树于其上,祭祀在坛上行。……要之坛必植树,则无疑也。日本太古之祭典,则筑矶城,植神篱,此殆传自中国者。”[4]天坛内有三四千株参天古树,大部分是松柏,也有槐树,明清时期种植的居多,少数是元代种植的。古树盘根错节、藤干相绕的姿态,有助于营造肃穆圣洁、祥和宁静的祭坛氛围。

天坛内的祭祀建筑整体偏东,从坛西门进入后,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到达祭坛,行走的过程,似乎就是在慢慢远离凡尘人间,走进神灵的世界。开阔的视野和辽阔的空间,使人能够感受到上天的伟大与人自身的渺小,对上天神灵顿生崇拜敬畏之情。这种心理氛围的营造在丹陛桥的设计中也有体现。这条长长的大道,南面高出地表约1米,北面高出地面约4.5米。祭祀时,皇帝率领大臣走在大道上,道路由北向南逐渐升高,象征性地体验步步高升的登天之路,在漫长的路程中似乎在慢慢接近上天神灵。

古代工匠们在天坛建筑数字、形象、色彩的应用上,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营造出祭天的建筑意象,满足祭祀者精神崇拜的需要。建筑中的数字也有讲究,从阴阳来说,天为阳,地为阴,阳数中最高的数字为九。九就是最大、最高、无限的意思,古语中说的“九霄”“九天”“九重天”中的“九”就是这个含义。天坛圜丘最上一层的扇面石,都是“九”的倍数,象征九重天,是天地居住之所。圜丘三层平台的台阶,每层的台阶也是九步,处处使用“九”这样的数字,突出了“天”的观念。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也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大殿的柱子分里外三层,据说是按天象列柱的,数字切合天象。里层的四根大柱,象征一年四季;中间的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的十二根柱子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外层和中间加起来二十四根柱子,正好与二十四节气吻合。三层柱子数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的二十八宿。

图42 祈年殿

天坛建筑多用蓝色琉璃瓦覆顶,皇穹宇殿、祈年殿的屋顶,圜丘四周矮墙的墙顶,各个配殿与院门的屋顶都是蓝色琉璃瓦。蓝色是天的颜色,天坛多用蓝色代表天的形象。另外,白色在建筑中运用得也较多,圜丘、汉白玉大殿基座、圜丘的棂星门,都晶莹洁白。大片的白色衬托出了祭坛的空灵和圣洁,给人幽远、开阔、崇高的感觉。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皇帝率大臣们祭天,脚下是一片白色,抬眼看去满眼是与天空相近的蓝色,再加上鼓乐和鸣,香烟缭绕,人们仿佛脱离凡尘,处身蓝天白云间,在天界敬拜神灵。

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天地的朴素认识,天坛内建筑大量使用方和圆的造型。天坛围墙,是上圆下方。圜丘三层是圆形,内外两道矮墙则是内圆外方。皇穹宇殿和围墙都是圆形,祈年殿与三层基座为圆形,院墙是方形。通过圆形和方形的结合与变化,将天圆地方的观念用建筑形象地体现了出来。祈年殿和皇穹宇殿,都是圆顶攒尖,它们的台基和屋檐都是层层内收,形成挺拔入云、与天接近的形象。

图43 天坛主要建筑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