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原名“紫禁城”,辛亥革命后易名为“故宫”,也就是现在仍然完好地保存在首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它的规划设计集中地体现了数千年的礼制宗法思想与文化,“王者居于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宫城规划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其布局、形式、装饰等都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是古代宫城建筑的典范,是无与伦比的宫殿杰作。
明朝北京城的营建始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大规模的修建是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开始的,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基本完成,修建时间持续将近15年。明朝北京城的修建是在改造和扩建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重点营建的当然是皇家宫殿——紫禁城。紫禁城宫殿的布局形制,基本上仿造明南京城,不过,据《明成祖实录》载:“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清朝的都城北京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的形制,在紫禁城中除了更名、重修、增修一些建筑外,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修建时在元大都宫城的旧址上向南移了一些。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公里,内有9000多间殿宇,四周环以10米多高的宫墙。城外开凿了52米宽的护城河,全部用条石砌岸,俗称筒子河。宫城中的殿宇组成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沿着全城一条自南而北全长7.5公里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中轴线北段的终点是钟楼、鼓楼,穿过紫禁城,南段一直到达外城的永定门。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向北按顺序分布着大清门、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前三殿、乾清门、后三殿、御花园、神武门等。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于宫城的左右,符合“左祖右社”的传统。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外朝三大殿纵向排列,是紫禁城前半部分的主要建筑,形象壮丽、雄伟。后半部分建筑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是宫城的内廷,内廷三宫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东六宫和西六宫。坤宁宫的北面还有御花园,园内建有钦安殿,再向北就是紫禁城的北门,原名叫玄武门,清代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为了避讳,改为神武门。出了神武门,正北方向经过护城河,有一座人工堆筑的50多米高的土山,明时叫“万岁山”,俗称煤山,是由拆毁元朝宫殿和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清初改名景山。景山的主峰正好压在元朝宫城中的延春阁旧址上,意思是为了镇压前朝的“王气”,因此也称“镇山”。景山主峰的位置位于全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又在内城南北城墙的中点上,是改建后北京城的中心,这当然不会是巧合,应该是人为的巧妙设计。一个居于中心点上的巍然屹立的山峰,显示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尊严,它的象征意义十分重要。
图23 紫禁城平面图
故宫外朝三大殿共用一个三层的汉白玉石台基,台基高8.13米,整体呈工字形,四周围有雕刻精美的栏杆。最前面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登基、寿辰、完婚等重大典礼举行的地方。明朝时叫奉天殿、皇极殿,是故宫三大殿中面积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殿,也是宫城中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汉白玉台基,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深红色的墙壁、朱红色的大柱,还有彩画装饰的太和殿,色彩明亮抢眼。现在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年间重建的,它面阔十一开间共60.01米,进深5间共33.33米,加上台基总高35.05米,殿顶采用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檐角的脊兽数目最多、最全,有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屋脊的两头安有体型巨大的吻兽。殿前后台基上都有左右并列的三道台阶,中间是专供帝王通行的御道,刻有九条龙纹图案。殿外前方最上面的台基上,摆放着铜龟、铜鹤、石嘉量、日晷等,象征江山永固、万世太平。台基上一排排的铜香炉增添了祥和的气氛。皇帝的御座就安放在宽敞雄伟的太和殿内有七级阶梯的木台基上,宝座后面有高低错落的雕龙屏风,座前摆放着美观精致的仙鹤、香炉等,左右6根蟠龙金柱,光彩闪闪,殿顶是雕刻精细、气势威猛的盘龙藻井。御座整个空间装饰设计大气磅礴,充分地凸显出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威严与尊贵。
图24 太和殿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与保和殿,两殿的建筑形制和级别都比太和殿低。中和殿是帝王举行重大典礼和朝会前做准备和休息的场所,明时叫华盖殿,后来在火灾中被烧,重修后改名中极殿。清代改为中和殿,《礼记·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殿名即取此意。中和殿屋顶采用单檐四角攒尖顶,面阔、进深都是三间。保和殿在中和殿后,原名谨身殿、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叫保和殿,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的地方。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殿顶采用重檐歇山顶,檐角上下各安放九个脊兽。修建时将殿内前檐的金柱减去了六根,空间显得更加宽敞。
图25 中和殿与保和殿(www.xing528.com)
内廷三大殿中,最前面的是正殿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有时皇帝也在这里接见大臣、处理政务。殿内正中设有宝座,两边有暖阁。北面坤宁宫明朝时是皇后居住的正宫,清朝仿照沈阳故宫中的清宁宫改建后,成为萨满教的专门祭祀场所。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是清代册封皇后或者皇后举行典礼的场所,含有乾坤相交、天地和会、康泰美满的意思。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屋顶都采用重檐庑殿式,交泰殿和中和殿一样,采用单檐四角攒尖顶。后宫三殿的台基只有一层,殿堂建筑群总体上没有外朝建筑那样庄严雄伟,符合礼制要求。
图26 乾清宫
紫禁城中的建筑群由于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构成一个个院落空间,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紫禁城就是由一个个院落组成的大型院落,除了主体建筑和围墙廊庑外,几个重要的大门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它们不仅将每个院落作为独立的空间分隔开,同时,又将这些院落贯穿为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了规模庞大、结构规整的宫城。午门是宫城的正门,位于宫城的最南面。午门平面呈“凹”字形状,继承了汉代以来宫阙式大门的形制,中间是正门,高高的墩台上建有巨大的门楼,两边向南伸出很长。午门正面城楼是一座9开间的重檐廊庑式大殿,下面城台中间开有三座门洞,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门洞开在城台里侧,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正面看不出来,似乎只有三个门洞,其实是“明三暗五”,午门北面看来就是五座门洞。左右向南突出的城台上四角都建有重檐四角攒尖顶的楼阁,每边的两座阁楼间由13间廊房相连,两边南段的阁楼左右对称,遥遥呼应。午门的形状像雁翅,因此也叫“雁翅楼”。又因为城台上共建有五座楼,人们又叫“五凤楼”。正面门楼的左右还设有钟鼓亭,每逢皇帝举行大典时,就会按规定敲响钟鼓。古代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其实午门广场只是对官员执行“杖刑”的地方,并不是真正对死刑犯斩首示众的场所。与天安门前的广场相比,午门和端门之间的院落空间显得窄而长。
图27 紫禁城午门
穿过午门,就进入了太和门前的广场。太和门是前朝三大殿的大门,采用重檐歇山顶的殿宇式建筑形式,坐落在2米高的白石台基上,面阔九间,进深四间,殿前有白石栏杆围绕,台阶两侧摆放着形态雄伟的铜狮。从护城河引入的水流经太和门前,形成半月形的金水河,也叫“玉带河”,对太和门形成环抱之势。河上架有五座石桥,叫内金水桥,以和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相区别。整个广场空间,建筑式样搭配和谐,线条柔和,给人相对轻松的感觉。这里曾经是御门听政处,当皇帝在太和门前听政时,百官就在太和门前的广场上呈奏领旨。后宫部分的大门叫乾清门,也是一座宫殿式大门,殿顶采用单檐歇山顶式样,白石台基高1.5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门两侧建有“八”字形的琉璃影壁,门前也有一对铜狮子把门。作为后宫大门,乾清门的建筑等级明显比太和门低。此处也曾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
图28 太和门全景
故宫的主体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从午门直到神武门的这些建筑只是故宫中路的建筑。故宫的西路还有西华门、武英殿、慈宁宫、养心殿等建筑群,东路有东华门、文华殿、传心殿、南三所等众多建筑群。从平面图来看,故宫前半部分建筑分布较为疏朗,占地面积大,以乾清门为界的后半部分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分布密集。前朝建筑庄严肃穆,后面御花园的园林式建筑和布局,总体安排上使得巍峨的前殿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宫苑结合起来,既符合宫城中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合乎礼制要求。在诸多建筑群的精巧布局中不仅体现出皇家的权势和人伦秩序,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设计中的奇思巧构。单拿三大殿台基排水功能的精巧设计来看,就令人叹为观止。三层的石台基,每层都有栏板、望柱和突出的龙头环绕,各有一千多个。这些雕工精细的建筑,其装饰效果自不用说,奇妙的是它们具有排水功能,当天降大雨时,台上雨水就会从栏板和望柱下的小孔流出,然后从龙头排水孔中排出。千龙喷水,真是了不起的壮丽景观,故宫的精妙设计由此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