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楼林立城市空间建筑构建礼制规整布局

高楼林立城市空间建筑构建礼制规整布局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说来,礼制就是决定人和人之间尊卑上下关系的规则,也是辨明是非观念的标准。礼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具体规则,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最终建立别贵贱、序尊卑、体上下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国家统治的稳定性。[5]图4鲁曲阜规划示意图《考工记》所描述的这种规整有序的城市布局模式,对西周以后的都城规划影响更大。

高楼林立城市空间建筑构建礼制规整布局

中国古代统治者以礼治国,礼制的思想最初成形于周代,《周礼》是中国古代礼制思想的基础。《礼记》中说: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诤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具体说来,礼制就是决定人和人之间尊卑上下关系的规则,也是辨明是非观念的标准。礼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具体规则,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最终建立别贵贱、序尊卑、体上下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国家统治的稳定性。礼制文化反映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的都城规划与设计,必然也会受到礼制思想的影响。

历代各朝的都城修建,要么是皇帝亲自选址,营建新城,像早期的诸侯国都城和王城就是这样。要么是在旧朝都城的基础上重修或扩建,如汉长安城即依傍秦朝咸阳城而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明南京城等都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不管哪种情况,都说明,历代都城是在人为条件下修建而成的。要显示皇族的威仪,体现尊卑有序、君臣上下有别的宗法等级制度,维护国家统治的稳定性,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都城规划中的礼制思想,并且采用各种具体方式使礼制思想具有可操作性,在城市的布局、建筑规模、装饰、形制等方面都能够表现出来。即便是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在都城修建上也遵循宗法礼制思想,如辽朝的都城上京临潢府,就是阿保机任用汉人用一百天的时间,模仿汉人的城市建造的。金代前期的上京城,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也是模仿北宋都城汴梁在旧城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扩建而成的。元大都就更不用说了。

《周礼·考工记》中对都城建设的规矩与等级是这样记载的: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应该是正方形,每边长九里,每面的城墙上各设有三座城门,四面总共有十二座城门。城内横竖各有三条大街,每条街都有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在中央大道交叉的中心便是宫城。宫城的前面为朝,后面为市,左右分设祖庙、太社,朝、市每边有百步之宽。有人认为,《考工记》所描述的城市只是理想中的都城布局,是纸上谈兵,当时没有一座城市果真和《考工记》所要求的一样。(www.xing528.com)

图3 《考工记》中的王城图解

周代所有的都城布局是否完全按《考工记》的描述布局建造,不得而知。但是周王城洛邑的规划建设应该是基本符合《考工记》要求的。据说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就选定了洛邑(今洛阳)这块地势险要,又是东南西北水陆交通枢纽的地方,准备营建都城,迁都于此。但是不久武王去世,武庚叛乱,迁都未能实现。周公平定叛乱后,更加意识到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建议成王迁都洛阳,以便更好地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于是周成王派周公、召公营建洛邑,他们先后来到洛阳视察地形、测定城郭、宫室、宗庙朝市的位置,最后营建了两座城,西边一座是王城,东边一座为成周城,在王城以东十多公里的地方。王城大体呈正方形,建筑井然有序,每面三门,共十二座城门,城内有经纬道路各九条,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左边是宗庙,用来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神坛,用于举行国王登基典礼或祭祀天地神灵。朝会群臣的殿堂在前边,市场在后边。[4]由此看来,这座王城的规划和《考工记》描述的基本相似,是按照礼制思想规划的。

曲阜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周成王时,召公在此受封并且修建了都城。根据都城规划者的身份和其与周王朝的关系,这座城市受到周礼的影响很大,实际上是一座典型的按礼制思想修建的城市。因为我国古代的礼制,据说都是周公旦制定的,而周公和召公又参与了成周(洛邑)的营建,可以说是当时的城市规划大师。他们在修建鲁国古城时,按照礼制思想去规划也就顺理成章了。鲁国曲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东、西、北每面有三个城门,南面有两个城门。据古书记载,城门应有十二座,但如今只探测出其中的十一座。宫城位于全城的一个高地上,位置在城中偏东的地方,宫殿区东西绵延约1公里。南门外1公里处修有一个土台,叫作舞雩台,正对着南城门和宫城,一条笔直的道路将三者连通。贯通东西城门的东西大街和南门街道的丁字交叉处,正好在宫城前面。宫城东南方还有一座方正的大型建筑遗址,东西街道与南北向的丁字路口同样和这座建筑形成轴线关系。靠近东南城墙的东西北三面分布着炼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作坊和居民区。城内还有墓葬区等。自然河道沫水绕西北城墙流过,形成天然屏障,东南城墙外挖有人工护城沟。曲阜古城近似方形,宫城居中,建筑布局有序,道路经纬分明,轴线对称的手法已初步形成,古城的做法初步体现了《考工记》所要求的一些规划思想。[5]

图4 鲁曲阜规划示意图

《考工记》所描述的这种规整有序的城市布局模式,对西周以后的都城规划影响更大。从汉末三国时期的邺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开封城一直到金中都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都是按照这种传统形式来规划和建造的。并且是越到后代,都城规划中的这种思想体现得越明显。如果说,唐长安城中只有局部的体现,元大都的体现则更全面,明清北京对这种礼制规划思想的遵循就更为严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