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善教育思想及发展-长善花开:我的实习日记

长善教育思想及发展-长善花开:我的实习日记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长善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内涵“长善”一词源自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之《学记》篇。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力行长善教育理念,成立长善教育课题研究小组,侧重于对长善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探索,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穿长善教育理念。长善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长善教育思想及发展-长善花开:我的实习日记

(一)长善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内涵

“长善”一词源自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之《学记》篇。《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是人类社会对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第一次深入探索,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

《学记》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段话指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四种过失,即“多、寡、易、止”,而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救学生之“失”、长学生之“善”。它明确提出了长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教好学生,使学生成人成才,就要善于了解学生,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让学生“知己”,从而使学生更能自信,朝着明确的目标自觉努力地学习。“长善”一词中,“长”即为发扬、发挥、发掘、激发之意,“善”就是指学生的优点、特长。长善教育就是扬学生之长,长学生之善,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长善教育的思想,引起了历代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经过不断继承和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使在现代,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依然熠熠生辉。

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力行长善教育理念,成立长善教育课题研究小组,侧重于对长善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探索,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穿长善教育理念。目前,学校的长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学生社团活动等各方面都已取得显著成效。

(二)长善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长善教育思想源于先秦时期。(www.xing528.com)

长善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提出“教亦多术”原则,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长其善,纠其偏。荀子提出了“治气养心之术”,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宋元时期长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北宋教育家张载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补充了《学记》中长善教育思想的内涵,提出“失之多,过也;失之寡,不及也”,主张“无过与不及,乃是中矣”的中庸思想。元代思想家许衡提出“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使有所短的学生能长足进步,成为有所长的人。北宋教育家胡瑗第一次提出了在集体教学条件下的长善教育机制,他认为“故好尚经术者、好谈兵战者、好文艺者、好尚节义者,皆以所类群居,相与讲习”,这是对长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明清时期长善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这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长善教育思想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