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设置了4门主干课程,它们的基本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其中,“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基础”“纲要”2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运用,而“原理”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运用中国语言、中国经验写就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结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解读。因此,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各门课的特点,各有侧重,进行有机融合。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理”课的融合
“原理”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介绍。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发挥效用,就必须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就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所谓“新的东西”,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和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根发芽、长出“中国特色”的“土壤”“营养液”和“生根剂”。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注解和支撑。
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专题时,可引入传统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理想社会蓝图一直绵延到近代,被康有为、孙中山进一步阐发。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构建了一个“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理想世界。孙中山则以“天下为公”为一生的追求目标,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主张通过“民有”“民治”“民享”实现“公天下”的目标。毛泽东扬弃了传统“大同”理想中的空想成分,创造性地提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可见,“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之间既有空想与科学之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延续,正如钱穆所言:“今天西方人所想象和追求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是小戴《礼记·礼运篇》里所揭举的大同世界之理想所追求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目标上的共同追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认同。将传统“大同”理念引入教学中,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先哲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同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激发起他们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任。
在讲授“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时,可以引入中国古代哲学中代表性的观点。例如,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张载的“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这些命题都是传统社会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反映。融入这些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在世界观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一脉相承,但也要提醒同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传统社会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外,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和“道法自然”思想都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界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高度契合。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儒家“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观点也有共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困守书斋的空想,而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历代共产党人对艰苦卓绝现实斗争的理论思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设想,更是改造现实的理论指导,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转为行动的能力,实现由“重知”到“重行”的转变。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作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到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儒效》),再到王夫之“知之尽,而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张子正蒙注·至当篇注》),都是对“行”层面的强调,唯有“行”才出“真知”。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躬行”“践履”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内容要素上存在差别,但在关注生活现实并积极“改变世界”的问题上,两者有高度的共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概论”课的融合
“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过程中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就“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道路、理论体系到制度,从总依据、总布局到总任务,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它进行了哲学上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被确立下来。对此,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全面回答。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运用的结果。(www.xing528.com)
可以说,成就非凡的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来源,正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说前者是毛泽东思想得以凝结或升华的来源,那么后者则是其产生的前提或说根基,二者既具有历史纵向上的先后顺序,又具有共时性的交融关系,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两大思想来源。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政治性指导纲领,那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性智慧母体。毛泽东精通中国传统,尤其对历史与军事的领悟与造化极深。当然,毛泽东自述其启蒙教育正是儒家“四书”。仅在《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本人提及孔子不下数十处,并多次引用《论语》中的经典名言,信手拈来,足见其国学蒙学功底之深厚。毛泽东深通历史,并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感悟着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脉动。毛泽东以经典的“四渡赤水、用兵如神”被奉为军事天才,毫无疑问,也是取法于中国传统兵家之道。此外,毛泽东对传统诗词歌赋烂熟于心,从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他对四大名著也情有独钟,并有独到的感悟与见解,书法更是自成一家,如此等等。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文化智慧的源头活水,既是其智慧灵感涌现的肥沃土壤,也是其才华横溢的阳光雨露。因此,在“概论”课介绍毛泽东思想的相关章节中,给学生增加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志气相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文化智慧,既可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活性和文化厚度,又能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教育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课的融合
“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四个专题:成才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在成才观专题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摒弃消极错误的价值取向。对于爱国教育,“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的屈原、“天下之本在国”的孟子、“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筋脉之中,毋须太多理论讲解,学生就能深受感染,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人生观专题的教学中,可以融入儒家见利思义、义以为上、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或者在课程框架内,以“家国情怀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为重点,围绕“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文化与世界”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模块展开,结合小专题形式讲述传统文化中有关忠于祖国、志存高远、自强奋进、仁爱宽容、感恩怀德等内容,让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从博大精深的国学宝库中高度凝练出来,进而成为当下青年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价值明灯。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精神源泉。从国家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国家一统”“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天下文明”“礼尚往来”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患寡而患不均”“天下为公”“公则明”“公则自廉”“隆礼重法”等理念蕴含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想;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夙夜在公”“鞠躬尽瘁”“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等思想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其聚集着历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所表现的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大学生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因此,强化德育教育理应成为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华传统文化极其重视对人们的道德教化,如《孝经》中所说的“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这种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潜在地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如老子认为,最高明的教育方法就是对人“行不言之教”,孔子则提出“身正令从”的教育方法。相比于外力教化,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自我修养,如孔子提倡“见贤思齐”,子思强调“慎独”,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认为“生德相依”、以养生促德育。在此基础上,先贤们还提出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知行统一等教育方法。时至今日,这些方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向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当以身作则,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在养成内在超越、保持精神宁静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纲要”课的融合
“纲要”课主要介绍近现代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前赴后继,努力拼搏并最终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将传统文化融入该课程时,应当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升华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国家为己任的思想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些思想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都有各自的爱国主义内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前人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最终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一道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再次得到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爱国主义热情的感召下,面对诡谲不定的国际大环境,大学生要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诸多传统责任理念,从不同的层面可以给予年轻人以精神支持和信念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