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缘起与课堂辩论赛的实践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缘起与课堂辩论赛的实践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问题一个班级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够回应,大多数都扮演沉默的听众和看客,课堂讨论就变成了老师和少数几个学生冷清的对白,而不是期望中的热烈讨论。偶尔一次看国际大专生电视辩论赛,我深受启发,萌生了把它移植到课堂上的想法。在课堂中引入辩论赛不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对探讨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吗?!我深感课堂辩论赛是一个很有效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缘起与课堂辩论赛的实践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笔者曾在课程设计中针对每一章的重点难点精心设置了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一一向学生们发问,试图展开深入的课堂讨论。很多时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虽然会引发学生们的关注和兴趣,但是希望得到的答案和达到的效果会因学生知识面和理解力的不同而大异,往往是文科专业的班级比理工科专业的效果要好。因此同样讲授一堂课,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授课节奏、更改提问内容甚至提问方式。教师付出的劳动是双倍的,效果却未必理想。有些问题一个班级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够回应,大多数都扮演沉默的听众和看客,课堂讨论就变成了老师和少数几个学生冷清的对白,而不是期望中的热烈讨论。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不禁深思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与文科生的对话要比和理工科的学生更容易进行?为什么有的时候问的问题文科班的学生也会出现冷场语塞的现象?长期的观察和思考让笔者逐渐领会到:文科生在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面本来就比理科生要广泛,在接触一些熟悉的事物和问题时他们自然能游刃有余,而大部分理科生在语言表达和思想深度方面都稍显逊色。

课堂讨论的环节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对涉及的一些问题平时关注的比较少,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课堂上面对老师突然抛出的问题,在短暂的时间内难以把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讨论往往流于表层,就事论事,很少能触及问题的本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于一些需要大学生确立的、对他们成长成才有重大意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若不能让大学生对其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灌输是达不到令其信服和践行的效果的。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深入思考呢?偶尔一次看国际大专生电视辩论赛,我深受启发,萌生了把它移植到课堂上的想法。在课堂中引入辩论赛不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对探讨的问题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吗?!况且辩论赛正、反两方的辩题设计本身就是针锋相对,让辩手在赛前准备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双方的立论和可能选用的论据,这不正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吗?只要设计好辩题,学生们有备而来,何愁课堂讨论不热烈深入呢?(www.xing528.com)

一试果然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赛前辩论双方广泛收集资料,辩论过程中相互攻辩问难,推动大家全面、深入、细致地剖析问题。特别是辩手在辩论过程中一些精彩的过招,一个精心设计让人防不胜防的问题,一句急中生智妙不可言的回答,一个贴切恰当胜于雄辩的举例,往往激起满堂喝彩,笑过之后的心领神会,让同学们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感受到逻辑思辨带来的无穷乐趣。思想的火花点亮了知识之途。辩论在正、反双方你来我往的言辞交锋中让同学们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使学生们既在轻松愉快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理论素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所谓的文科生理科生的差异也因课前的精心准备而消解了。我深感课堂辩论赛是一个很有效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所以,这么多年我坚持在历届学生中不间断使用这一模式,而且屡试不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