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模式强调互动和主动,不仅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因为在现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在问题之中的原理、方法和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临场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另外,现场教学特别强调现场的作用,教学场地脱离了传统的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自由,生动真实的场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1.高校思政课中的现场教学法及其意义
高校思政课中的现场教学法就是选取和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在社会现实环境设置现场教学课堂(即现场教学基地),叠加运用实地参观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专题教学法、背景透视法、情感教学法等多重教学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任务的综合型教学方法。[2]
高校思政课采取现场教学法,有助于青年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历史事实和社会现实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青年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有助于青年学生在多元文化交融中明辨是非,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有助于青年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有助于青年学生深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当代中国发展和时代特征的视野进行思维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因此,高校思政课的现场教学实践无疑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改革尝试。(www.xing528.com)
2.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政课重视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建立了诸多实践基地,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此类实践教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到了现场但并不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带到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诸如参观或者社会调查,这类似于校外学生活动,因此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现场教学。二是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任务不明确,仅仅是走马观花似的转一转,费钱费力费时,出现“转了、看了、听了、玩了——完了”的现象[4],教学实效性差。三是即使进行过现场教学的尝试,但因为受到各种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的制约,很难持续开展下去。
针对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浙江工商大学的思政课大胆地进行了现场教学的尝试。以下仅以“概论”课为例进行相关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