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分科研与教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区分科研与教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大学教师来说,科研与教学是一对矛盾。这个统一指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并且科研促进教学的提高。所以那种认为科研妨碍教学,甚至认为科研不好但教学可以搞得很好的观点是不对的,至少在“原理”课上我认为是如此。还有一个科研与课堂教学纪律之间的矛盾问题。取舍的范围就是: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于中央已经做过结论的重大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能发表相反的意见;在理论上不能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每个教师都需要搞科研,思政课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对大学教师来说,科研与教学是一对矛盾。不少人把科研与教学看作单纯的对立关系,似乎两者只能取其一;其实不然,它们也有统一的一面。这个统一指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并且科研促进教学的提高。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编写有了很多改进。这个改进主要是吸收了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篇幅限制,这些成果在教科书中的表述只是寥寥数语,如果教师不了解、不熟悉这些成果,就讲不深、讲不透,学生也不知所云。所以那种认为科研妨碍教学,甚至认为科研不好但教学可以搞得很好的观点是不对的,至少在“原理”课上我认为是如此。从另一方面来讲,现在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但如果教师自己都毫无创新意识,搞不出科研成果,又怎么能教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呢?学生看教师,也很注意这方面,他们会上“知网”等查询任课教师有没有发表论文,发表了什么样的论文。如果教师在这方面什么都没有,学生也不会看得起你。如果教师科研成果丰富、级别高,学生会很崇拜;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学生也会很佩服。例如,何丽野老师在讲“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时,一直以多年前(1996年)发表在《浙江社会科学》上的一篇《关于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思考》为例,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有的还找了他的文章来看,要与他商讨这个问题。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个科研与课堂教学纪律之间的矛盾问题。学术研究有不同的观点意见,在学术界很正常,但是在课堂讲学尤其是思政课的讲学中,教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意见要有一个取舍,不能为了追求所谓新奇的效果什么都讲,尤其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把一些地摊文学的东西、境外媒体的东西弄到教学中来。坚持学术无禁区、讲课有纪律。取舍的范围就是: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于中央已经做过结论的重大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能发表相反的意见;在理论上不能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两个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地发挥,可以概述目前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得痛快,甚至把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不正确的思想带到课堂里,灌输给学生,美其名曰“独立思想、自由精神”。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www.xing528.com)

我们的学生很可爱、很纯朴。他们爱自己的祖国,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教师首先是教育者,不能为了追求学生打高分而做学生的迎合者。我们应该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一个幸福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