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成果展示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成果展示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工商大学在博士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并领衔开设“课说浙江”选修课,针对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开设“国情教育”。“形势与政策”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协助开设和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教材,这些教材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不足。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成果展示

1.优化课程和教材使用

除大学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外,扩大思政选修课的课程开发,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等课程。浙江工商大学在博士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并领衔开设“课说浙江”选修课,针对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开设“国情教育”。“形势与政策”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协助开设和管理。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课程教材纲要,研究编制党史、国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课程。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好的教材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其价值和影响完全不亚于一部学术专著。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教材,这些教材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不足。例如,很难兼顾到各地的实际,如果老师不注意,在使用时容易脱离实际,特别是不能紧密联系当地活生生的改革开放实践。建议全国统一编写教学指引或大纲,规定教材的必备内容和基本观点,各省再根据指引或大纲,结合本省实际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研究会或有条件的高校编写教材。这样既保障了教材的统一性,又给各高校留有一定的余地,便于各高校组织教学研究,形成各自的特色。适时进行交流评比,形成几本好教材。教材编写要选拔有研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与,由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统筹把关,吸纳大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在教材运用方面,浙江工商大学侧重于讲准、用活统编教材,提倡教师自主编写辅助教材和教学案例,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师教学实践,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好、讲准、用活。为了便于教师把握课程体系、准确理解和讲授课程内容,浙江工商大学根据统编教材,组织编写了四门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如王来法教授主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已发放到全省本科院校。在用活教材方面,一是推广使用省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补充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进行教学;二是把校内优秀师生事迹集《商大故事》《寻找身边的感动》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案例库。这样把教材和教学、理论和实际、课堂和课外、全国和浙江有机结合起来,教材就用活了。

2.鼓励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法。总结梳理“一化三改”教学改革成果,申报省教学成果奖。坚持和完善“‘读写议’教学法”“基于作业的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利用超星平台探索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室”,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体验中心”,积极申报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中心。(www.xing528.com)

3.推出优秀精品课程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增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获得省、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4.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实施“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攻坚计划,明确各门课程的大纲、教材、教案、评价等修改任务。牵头建设好“课说浙江”课程思政示范课。增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数量,逐步实现所有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编写“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宣传推广优秀教案和先进教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