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教育目标。因此,在常见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本质上是一种归纳式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供典型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出某些规律,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案例应具备3个要素:一是真实性,案例是一种真实情景的再现,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可能真切经历过的或观察得到的;二是典型性,案例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表现出的行为特点,能代表生活中的一类问题或事件;三是启发性,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启发思维,增长生活经验,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法以案论理,以理解惑,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领会、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又可称为“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者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现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进而起到增进学生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角色扮演特别适合青少年,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应角色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状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具有较好的示范感染效果。但由于角色扮演是一种面向观众的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这对于性格内向、心理防御性强的学生来说,相对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安排角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角色,对明显表现出抗拒的学生可以分配其他任务,直到他们主动参与。②避免过度指导: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组织学生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症结,达到角色扮演的目的,但这个过程教师要因势利导,注重调动参与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避免过度指导。
角色扮演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哑剧表演、角色互换、空椅子、小品、角色辩论会、相声等。教师在教学中需根据教学目的、学生需要和教学条件而选择,以学生和扮演者得到最大益处为原则。
(三)心理测验(www.xing528.com)
心理测验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科学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组织学生开展测量,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水平。在选择使用量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量表的科学性,在各类的测量中,心理健康量表、适应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经常被使用到。心理健康量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适应量表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适应情况,生活事件量表可以了解对学生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为查找学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方面的困难提供依据,同时为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注意量表的题量不宜过大,以免学生因做题疲劳而影响测试效果。
(四)故事讨论
故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很自然的文化活动,每一种文化都以寓言、神话与传说来传递价值和伦理观念。故事治疗师们认为,故事就像是潜意识的窗口,包含了直接的言语和隐喻的沟通,富含心理动力的意义、重要的主题和冲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选取讨论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一般可以采用阅读聆听、趣味改编、互动讨论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五)多样化的音乐运用
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刺激形式,音乐的特性使得它在生理、心理、环境方面对个体会产生一定影响。在生理方面,音乐可以引起各种生理反应,促进人体的内稳定,减少紧张焦虑,促进放松。在心理方面,音乐治疗师认为音乐对情绪有巨大作用,能最终影响人的认知体系。在环境方面,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在于它的非语言内涵,它能在较短时间内为个体营造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为个体提供一个能够通过音乐和语言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为团体成员创造一个在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的平台。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音乐类型,在教室中组织学生聆听音乐,引发不同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情绪的来源。或者组织歌曲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想象、感受、体验、思考和讨论,达到心理教育所要实施的具体目标。
(六)心理电影赏析
心理电影赏析,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通过对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剖析,揭示其心理内涵和深层次的生活启示,从而推动参与者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学会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的自我探索的基础上完善自我,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欣赏电影,剖析电影中的角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升,并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达到知、情、意合一。教师在使用心理电影赏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影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电影只是一种媒介,对电影中人物的分享和讨论,他人的焦虑、彷徨和困扰,他们的喜悦、抉择和成长,如何引发我们情感的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教师在选择心理电影赏析这类教学形式之初需要准备充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